北京口语中非指人的“他(它)”

来源 :方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ing_wi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指人的“他”与非指人的“它”在书面语中写法不同,在北京口语中音都是t(?),本文都记作“他”[-H]字,在引例时,我们保留作者的写法。一般语法书都认为,口语里主语位置上的“他”只能指人,不能指物(如朱德熙,1982,82页;王松茂等,1983,12页);即使指物,也是在极特殊的场合,如寓言故事等。这种看法大概是基于一种信念的,即语言中的施动者从理论上讲大部分应是进行语言活动的“人”,而不是“物”。主语位置上的NP虽不等同于施动者,但具有SVO或SOV语序的
其他文献
水溶性大豆多糖(soluble soybean polysaccharide,SSPS)是一种从大豆子叶中提取的水溶性酸性多糖,分子量范围在5000~1000000之间。它具有多方面的优良性质,可以作为高膳食纤维,具有
教师是教育活动中的关键因素,教师的地位影响着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主动性,决定着师资队伍的稳定性,制约着教育活动的成败。信息技术教师作为教师中的新成员,其地位值得关注。
无机化学中如何合理地把实验教学和理论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介绍了如何利用演示视频来诠释身边的化学知识、解释化学概念以及弥补
<正>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中国与西方的交流日益频繁;不论是互联网的普及还是交通条件的便利,我们早已经处在一个"地球村"里,然而我们与另一端村民的交际,往往不是那么顺
长期以来,农村贫困一直是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话题,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比较深入,涉及经济、政治、管理等很多学科,基于地理学视角下的农村贫困问题相关研究较少,起步相对较晚
对我国当前工程建设监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 ,并对解决主要问题的对策做出初步探讨。
应用达朗伯(D’Alembert)原理和欧拉-柏努利梁(Euler-Bernoulli)假设,建立了多个车辆-桥梁系统相互作用的理论模型。利用模态分析方法,使车辆-桥梁系统方程解耦,基于广义坐标
目的观察大肠经的能量代谢特征。方法通过大肠经深部组织氧分压、微循环血流灌注量、温度变化,观察电针前后及电针合谷穴时的反应。结果电针前深部组织氧分压单独和联合测试
以最少的能耗,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居住、工作和活动的空间,并保护大气环境,这正是绿色建筑对暖通专业的要求。现就暖通空调技术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具有
<正> 上篇我决定重写《鲜血梅花》,大约是在八九年前。这念头首先吓了我自己一跳。那是我第一次读到这篇小说,大概在《小说选刊》上,但也许是在《小说月报》上,我记得不是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