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据挖掘的中医药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用药规律

来源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fjx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中医药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用药规律。

方法

检索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重庆维普)2000年1月-2020年4月有关中医药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研究文献并建立数据库,采用Excel 2019、SPSS 25、SPSS Modeler 18对药物进行频率分析、聚类分析和关联分析。

结果

纳入文献175篇,包括201个处方、186种中药。使用频率较高的前5味中药分别为黄芪、当归、川芎、牛膝、红花;性味归经以性温为主,味甘为首,肝、心经为多;活血化瘀药使用频率最高,补气药、补血药次之;关联规则分析提示黄芪、当归、川芎为最常见的药物组合。

结论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治疗以活血化瘀、补益气血为主,辨证兼施祛风散寒、温阳通络、化痰除湿、养阴清热之法。黄芪、当归、川芎为核心用药,可联用牛膝、地龙、赤芍、丹参、桃仁、红花提升疗效。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耳穴压丸联合大黄穴位贴敷在结肠镜检查中对肠道准备度和肠道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19年5月-2020年2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肛肠科门诊需进行结肠镜检查或治疗的22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55例。对照组单纯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Ⅳ),耳穴压丸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耳穴压丸,贴敷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大黄穴位贴敷,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耳穴压丸与大黄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