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抚顺盆地始新世古气候定量研究

来源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fazhan1978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德国科学家Mosbrugger和Utescher在1997年提出的共存分析法对辽宁抚顺盆地始新世古气候进行定量重建。通过共存分析获得的抚顺盆地始新世古气候参数为:年均温度为14.3~19.8℃(中值为17.05℃),最热月均温为24.1~27.7℃,最冷月均温为2.5~10.9℃,年较差为17.7~22.7℃,年降雨量为803.6~1113.3mm(中值为958.45mm),最大月降雨量为179.4~268.1mm,最小月降雨量为10.2~12.7mm。与现代气候对比发现:始新世时气温较现在(7.8℃
其他文献
2010年4月10日, 中国青年报上刊登了一篇名为《一位来自田间的教师呼吁:农村教育最需要全科老师》。这位教师来自安徽省固镇县某校,他说出了这样一个事实:“当地政府2005年贷款给一所小学建了电脑教室,有25台电脑,结果到2006年夏天,一台电脑都打不开了。为什么?因为没有人会使用。所有电脑主板因为受潮全部报废,现在电脑教室已经变成了储存室!”  2005年,当地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启动。2
依据作者2005年在野外布设并实测的黑龙江省东部当壁镇—宝清县(简称DB02)地球物理(主指重力与电法)剖面资料,分析了研究区的地球物理场特征。根据重力欧拉反褶积计算成果并参考电性资料,DB02剖面内可划分出9条断裂、7个构造分区,并对沉积基底及油气远景区进行了计算和预测。结果表明:勃利盆地东部电性中低电阻率区不利于生油,而是一个寻找煤层气的有利地区;宝清坳陷上部有推覆构造,下部低阻区是寻找油气藏
利用自行改装后的三轴蠕变仪对海相沉积的营口软土进行蠕变试验,获得了在不同围压、不同偏应力条件下的剪切应变与时间关系数据。分析表明:(1)固结不排水蠕变中没有体积变化,不同偏应力下剪切蠕变可用对数形式表达;(2)固结不排水剪切蠕变在低应力水平下表现为线性粘弹性,而高应力水平时则具非线性的特性。由此,提出了描述软土蠕变规律的Singh-Mitchell经验模型和五参数的广义Kelvin模型,并确定了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