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温室棚空葡萄倾斜式棚架栽培技术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ke_zh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前,我国日光温室空地大多闲置或种植经济价值低的作物,造成了大面积耕地的浪费。利用日光温室棚空区开发葡萄倾斜式棚架栽培,并结合配套相应的栽培技术,可达到有效利用耕地和增加收益的目的,为日光温室棚空地带的有效利用提供借鉴。
  关键词 日光温室;棚空区;葡萄;倾斜式棚架;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63.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14-0087-02
  Abstract At present,most open space between solar greenhouses is idle or used to grow low economic value crops,it is a waste of arable land.Using the open space between solar greenhouses to develop slope greenhouse grape,and with suitable cultivation technique,the slope greenhouse could achieve the purposes of the effective use of arable land and the increasing of revenue,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effective utilization of the open space between solar greenhouses.
  Key words solar greenhouse;open space between solar greenhouses;grape;inclined shelving;cultivation technique
  日光溫室是节能日光温室的简称,又称暖棚,是我国北方地区独有的一种温室类型,作为我国设施农业产业中的主体,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尤为迅速。日光温室棚空区即日光温室间的闲置空地。2016年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统计数据表明,我国日光温室总面积为66.14万hm2,一般北方型日光温室的阳隙地南北宽度在5~8 m,如按长度80 m的日光温室计算,温室间空地面积在400~640 m2,约占土地面积的37%[1],按此类推,全国棚间空地约22.47万hm2。目前,大部分日光温室棚空区一般种植经济价值较低的叶菜、大葱或低矮豆类,甚至闲置,种植模式混乱,土地单位面积产出一直较低,利用率不高。
  目前,国内学者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日光温室的高效应用,对棚间空地研究较少,仅有少数学者为提高土地利用率对此区域种植模式进行探讨。谢臣和屠岩峰[1]对永宁县设施园艺阳隙地的利用现状、农民种植技术习惯及效益进行了调查,归纳总结出阳隙地作物种植模式、阴阳结合型日光温室阴棚种植菌菇模式等,并提供详细的种植计划和效益分析供生产者参考,但相关模式并未被大面积推广;于翠萍等[2]对日光温室间隔区开展葡萄适栽品种选择试验研究,筛选出露地栽培的适栽品种为矢富罗莎、皇家秋天、乍娜和红地球,但对种植技术要求较高;肖家彪[3]在温室内南缘定植丝瓜,摸索出了一种既可充分利用温室空间,提高经济效益,又可美化环境的丝瓜栽培模式。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改善,葡萄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最受欢迎的水果之一。葡萄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富含大量的维生素,能够补充人体所缺的营养物质[4]。近20年来,我国葡萄面积、产量均呈迅速上升趋势,根据《中国农业统计年鉴》的数据,2015年全国葡萄栽培总面积(不含港、澳、台地区)已达1.8万hm2,产量达1 367万t。葡萄栽培模式也已从传统的露地栽培模式发展到设施促成栽培、设施延迟栽培、避雨栽培、一年两收、休闲观光高效栽培等多种模式,截至2015年底,设施葡萄面积已达18.7万hm2 [5]。葡萄设施栽培较其他经济树种具有结果早、丰产稳收、便于管理等优点[6]。张国军等[7]研究了北京地区日光温室葡萄一年两季栽培中的温室设施结构特征和配套生产技术,筛选适合于日光温室小环境特点和长生育期,以及利于葡萄树势调控和果实品质提升的水平棚架和倾斜棚架,采用大树体结构整形管理模式下的综合栽植管理技术。但目前关于温室间空地利用设施栽培葡萄的研究较少。
  在提高日光温室间空地的土地利用效益上,既要兼顾日光温室空地间的温度、湿度、日照等不均匀的气候条件,又要考虑其成本及收益,是较为困难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介绍了一种将传统的葡萄避雨栽培设施改进为倾斜式棚架栽培设施,并配套相应的栽培技术,既节约成本,又可达到节约耕地、提高日光温室棚间空地综合效益的目的。
  1 葡萄倾斜式棚架设计
  葡萄倾斜式棚架与传统的葡萄避雨栽培设施不同,传统的葡萄避雨栽培设施,一般是建在一片空地中,前后左右均无遮挡物,而葡萄倾斜式棚架是在2个日光温室之间的空地上,有日光温室后墙的遮挡,并且空地面积有限,倾斜式棚架设施在此基础上进行建设。
  棚架的东西向相邻日光温室北墙并与其同长,避雨棚面和栽培架面呈南高北低倾斜式平面,棚架四角和长边上有立柱支撑,相邻2道立柱间用钢管横梁连接,棚架长边每3.5~4.0 m立1道立柱。避雨棚面宽度比日光温室间距小1.6~2.0 m;避雨棚面前高2 m,栽培架面前高1.5 m,避雨棚面后高2.5 m,栽培架面后高2 m,栽培架面与避雨棚面上下呈一体,由支柱连接,保持平行。棚架四角柱用内倾式顶柱稳固,所有立柱底部用混凝土柱墩固定,避雨棚面由横向和纵向铁丝构成棚膜支撑网络,形成坚固美观的架体结构。
  棚架前立柱上有2根铁丝在东西方向连接各立柱,用于葡萄枝蔓攀爬上架,架面上东西方向连接有7根铁丝。前立柱上连接的下层铁丝距地面50 cm左右,上层铁丝距离架面上最近的一根攀爬铁丝的垂直距离约为50 cm,使苗木成45°弯角爬上架面,改变葡萄下段的生长势,使葡萄可在距离地面40 cm直至上架段均可留结果母枝着生葡萄,改变过去上架与架面成直角弯,下部成空杆的设计弊端。   2 栽培技术
  2.1 品种选择
  不同葡萄品种对土壤、气候条件要求差别较大,选择适宜的品种与适合的栽培方式,是栽培成功的根本保证[8]。由于日光温室棚间空地特殊的环境,除了考虑产量和品质外,宜选择抗逆性和生长势强的葡萄品种,目前表现较好的品种为黑芭拉多和夏日阳光。
  2.2 栽植方法
  由于葡萄无主根,对坚硬的土壤根系穿透力差,吸收根属肉质根状,大部分都集中在50~60 cm的范围,采取挖定植沟的方法定植,每条定植沟内均匀撒施无土栽培废弃基质和鸡粪有机肥1∶1的混合物,撒施量为85~90 kg/m3,以利于改良土壤,提高肥力,扩大吸收根区肥土面积。
  苗木栽植时向西南方向倾斜45°,有利于葡萄上下架防寒埋根颈部打弯,接口部分不易断裂,浇水先浇透根区即可,然后逐步分期浇水,以避免定植沟局部下沉,高低不平,苗木出现东倒西歪现象。苗木定植后需及时叠后埂、整线沟,可有效解决葡萄安全越冬和集中肥水管理问题。
  2.3 整形修剪
  葡萄倾斜式棚架苗木幼苗阶段采取双主蔓整枝,3年成型后改造成单主蔓整枝。
  2.4 肥水管理
  生长期追施速效肥,4月中旬至6月中旬生长季节前期以氮肥为主,6月下旬至8月上旬生长季节中期以氮、磷、钾肥为主,8月中旬至9月中旬生长季节后期以钾肥为主。一般15~20 d追施1次速效肥,定植第1年每次施50 g/株,第2年施100 g/株,第3年以后施150~200 g/株。
  葡萄埋土前及出土后要及时浇水,旱季视墒情每隔7~10 d浇1次透水,结合追施速效肥进行。雨季一般基本可满足葡萄生长结果的需水量,但要根据墒情灵活浇水,雨涝时要及时排水。
  2.5 病虫害防治
  采取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综合防治技术措施。葡萄常见病虫害有炭疽病、霜霉病、白粉病、螨类、蚜虫等,这些病虫害一旦大面积暴发后将很难防控,因而在发病高峰期,要密切关注田间情况,实现在发病前施治,以防治为主;冬季清园时,及时喷施石硫合剂,清除过冬虫卵、病菌等。
  2.6 越冬防寒
  北方葡萄栽培地区,冬季葡萄枝蔓一般需下架防寒埋土,要采取分期埋土。北京通州地区,第1次要在立冬时修剪浇足水后开始埋土;第2次在小雪前,地面开始冻结时,将定植沟内全部加一层厚为8~12 cm的土层;第3次要在小雪后大地封冻前,往沟面加厚度为40~50 cm的土层,要显现出苗根处略高的土堆状,以免出土时挫伤苗根,并将定植沟埋成前边略低、后边高的缓坡形沟面,有利于冬天太阳直射沟面,减少冻土层厚度和安全越冬。冬季防寒埋土不宜过早或过迟,过早不利于枝条营养充分积累,过迟枝蔓易受冻害,特别是在新定植苗木遇上早霜冻来临早的年份,葡萄根颈部易受冻伤,影响苗木萌芽和成活率。
  3 结语
  中国日光温室的面积增加迅速,日光温室间空地大量浪费,而葡萄避雨栽培是我国设施栽培优质葡萄的主要形式[9]。本文将传统的葡萄避雨栽培设施改进为适合日光温室棚空区建设的倾斜式棚架,节省材料、节约成本的同时,又可增加葡萄结果面积,结合相应的栽培技术,实现了提高耕地利用率和增加效益的目的。
  4 参考文献
  [1] 谢臣,屠岩峰.北方型日光温室阳隙地种植利用模式[J].北方园艺,2011(5):70-71.
  [2] 于翠萍,刘志虎,王国玉,等.日光温室间隔区葡萄适栽品种选择试验研究[J].落叶果树,2008(4):25-26.
  [3] 肖家彪.丝瓜室内定植室外上架温室间空间利用技术[J].北方园艺,2017(20):219-221.
  [4] 李翠荣.山东地区大棚葡萄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研究[J].农民致富之友,2017(24):126.
  [5] 劉凤之.中国葡萄栽培现状与发展趋势[J].落叶果树,2017,49(1):1-4.
  [6] 王海霞.葡萄设施栽培技术[J].中国果菜,2012(7):26-28.
  [7] 张国军,王晓玥,孙磊,等.北京地区温室葡萄一年两季结果栽培技术[J].中外葡萄与葡萄酒,2017(5):49-55.
  [8] 北京中研报告信息中心.2010—2013年中国葡萄酒市场发展前景及投资战略咨询预测报告[R].北京:北京中研报告信息中心,2009.
  [9] 苏武玫,杨仕春,郑全会.重庆市江津区葡萄避雨栽培技术[J].南方农业,2016,10(7):27-29.
其他文献
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给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契机和挑战.当前,教育系统正掀起一场声势浩大的教育信息化革命浪潮,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既是信息技术教育开展的需要也是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必然抉择.现就信息技术在各学科领域的渗透与运用作如下探索.    一、信息技术教育理论探索    1.确保信息教育理念的落实  在实施信息技术教育过程中,我们应该明确立足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促进其信息社会化进程.只有这样,才能发挥
摘要 食品防腐剂可以抑制由微生物引起的腐败变质,但由于其安全性,在食品中添加具有一定的限量要求。在现阶段的研究中,逐步利用防腐剂复配使用,或者利用其他安全性较高的物质复配作用来提高防腐性能。硝酸及亚硝酸盐对肉制品具有防腐作用的同时,还可以起到很好的护色作用。  关键词 食品防腐剂;肉制品;应用  肉制品因其独特的感官性质以及丰富的营养价值,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但同时也容易受到微生物的污染。被微生
摘要 通过对比试验,研究不同耕作方式下便携式播种器播种对玉米产量及产值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灭茬起垄播种的耕作方式种植玉米,其产量、产值及纯产值均高于灭茬播种、原垄播种,增产增收效果显著,可推广应用。  关键词 玉米;耕作方式;便携式播种器;产量;产值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14-0012-01  在桦甸市开展不同耕作方式下
随着多媒体教学的不断普及,随着网络上提供的课件资源越来越丰富,随时随地的走进生物课堂,都能听到一节画面华丽、内容精彩的多媒体解说课.现代的生物课堂越来越依赖于多媒体,但随之而来教学的缺陷也暴露的越来越多.意外停电或多媒体出了故障,许多生物教师便会束手无策,不知如何是好.传统教学手段日渐受到冷落,甚至淡出生物课堂,尤其是简笔画.简笔画以简单的点、线、面组成,勾勒出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生命活动
上海教育出版社组织编写的初中物理新教材重视学生发展,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重视科学探究及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重视学科渗透, 注重科技新成果的纳入.  我们在实验教学中的着力点定位于:展示物理来自自然、来自生活,唤起学生对物理的亲近感及浓厚的兴趣;展示物理知识来自科学探究,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怀疑态度,良好的思维习惯,强烈地创新意识;褒扬科学家孜孜不倦的科研精神,也使学生对科
摘要 水资源平衡分析是进行土地整治的前提和基础,只有摸清整治土地的水资源状况,才能因地制宜地对整治土地科学规划有效实施,确保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最优与协调统一。以定边县郑寨子村土地整治项目为例,通过计算项目区域地下水补给量、排泄量、地下水可开采量、需水资源、可供水资源,定量模拟分析了该区域水资源平衡状况,结果表明,项目具有可实施性。实证分析的水资源平衡计算方法,为区域水资源均衡分析评价提供了可推
一、理论背景    近来拜读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有一句话让我刻骨铭心:“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  关于对这句话的理解,各位同仁自有高见.对此,苏州大学博导朱永新教授的阐发也许可以对我们进一步地理解这一教育的真谛起到帮助.朱教授认为,从一定意义上说,读书就意味着教育,甚至意味着学校.学校就是提供了一个读书的空间,一个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读书的空间.而学生读书的兴趣与水平又直接受
人们认识到,除知识体系外,生物教学中更为重要的是获得知识的途径和方法.此外,还包括科学工作者在研究科学过程中的特殊情感、态度和心理体验.因此,在生物教学中,如果仅向学生传授一些生物学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在教学中调整好自己的教学方法.  一、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道德、行为、人生观、世界观及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加强在生物教学的各环节中渗透德育.生物学是自然科学
摘要 本文分析了高校微生物操作传统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应用型本科院校食品质量与安全專业实践性和应用性强的特点,针对实践教学的课程性质进行改革,构建了层进式实践教学模式,设计出一系列实践项目,按照层进式教学模式完成实践教学,以期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 层进式实践教学模式;微生物操作综合技能;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课程目标”中提到“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这意味着“小组合作”,必将成为新课程改革之后课堂教学的重要组织形式.新事物的出现与流行固然令人欣喜,但是,作为一线教学实践者,笔者深切地感受到很多教师(也包括自己)对合作学习这一教学组织模式的理解出现了偏差和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