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二帝四书于一身的《石台孝经碑》

来源 :七彩语文·写字与书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13148108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的西安碑林中体积最大、形式最独特的一座碑刻,当属刻成于唐朝天宝四年的《石台孝经碑》。这座碑刻立于西安碑林整个建筑的中心,民族英雄林则徐题写的“碑林”两个大字赫然于碑亭之上。
  这座碑刻,石质莹润如玉,造型奇特精美,碑头顶部呈山岳形,上加方额,还刻着灵芝云纹的双层花冠,碑身由四块青石相合而成。碑底有三层石台,刻有精致的云彩、狮子、花瓣、蔓草……所以被称为“石台孝经碑”。
  不过,它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集两位帝王和四种书体于一身:长方柱体的碑身四面都刻着字,正文是唐玄宗李隆基亲笔抄录的孔子《孝经》原文,为隶书,用笔端庄雍容、大气华美、结构庄重,展现了开元盛世的雄风;碑额上,写着“大唐开元天宝圣文神武皇帝注孝经台”十六个字,是当时的太子,后来的唐肃宗李亨撰写的,为秦小篆,字迹清秀;碑侧,还刻有唐玄宗的行书亲笔批注,飘逸灵动,自然流畅;碑身上最小的字体,则是当时参与镌刻这方石碑人员的名字,用唐楷书写。《孝经》是中国古代的儒家经典,唐玄宗之所以亲笔书写《孝经》,并且亲自做研究和注释,也许是希望能“以孝治天下”。
  更为奇妙的是,《石台孝经碑》是由四块青石拼接而成,1973年8月的一天,西安碑林的工作人员在对它进行修复的过程中,竟然在石缝中发现了两个卷轴!一件是失踪多年的《怀仁集王圣教序碑》的拓片,是迄今流传于世唯一的宋代全碑完整拓本;还有一张,是珍贵的《东方朔盗桃》的年画。这又为《石台孝经碑》增添了几分传奇色彩。
  而今,这座碑刻并没有像其他石碑那样被放在展室中陈列,而是矗立在专门为它建造的一座壮观的碑亭中,绿栏红柱,双层飞檐,是西安碑林的标志性建筑,《石台孝经碑》,也就成了这碑石之林的迎客第一碑。
其他文献
一  《弘治十二年进士登科录》中记载了王阳明的行状,有一条:“弟守义、守礼、守智、守信、守恭、守谦。”其中守义和守智是王阳明伯父王荣的儿子,守礼、守信、守恭是他叔叔王衮的儿子。这个时候,王阳明亲弟弟王守俭才四岁,没有被写上,守文和守章还没有出生。  《大学》中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齐家,能力小就齐小家庭,能力大就要齐大家族。王阳明作为守字辈长兄,像个领头雁一样,负有榜样的作用。对“正”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