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方法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df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新课程标准对学生课外阅读量作了具体的规定,这就是把学生课外阅读提到了一个重要的位置。然而,学生阅读的水平并不乐观。读书是语文学习的一种很好的方法,教会了学生读书,也就教会了学生自主学习语文。以下就阅读教学中应重视的几个问题,结合我的学习及教学实践浅谈自己的一些认识。
  —、重视阅读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
  1.丰富阅读教学内容
  阅读教材丰富多彩的内容,是学生扩展视野、获得知识、培养能力的信息资源,是增长知识的宝库,为学生的能力形成提供了充足的营养。这正是叶圣陶先生说的“语文教学无非是一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举一反三”。
  当然,《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阅读总量的规定,充分说明学生的阅读不仅仅局限于语文教科书。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必须阅读大量的课外书籍才有助于知识面的拓展、视野的开阔、能力与素养的真正提高。因此,拓宽学生的阅读面,在读物的选择上,采取教师推荐、学生自选、生生互换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阅读自己喜欢的读物是非常有必要的。
  2.改进阅读教学的方法
  (1)课前预习。这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检测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这一步中,教师要给出预习提示,使学生的预习有目的地进行,使预习行之有效,这是教师教学中的“牵引”。学生通过认真预习可以知道自己缺什么,是字的音形义不懂,还是无法理解片段的意思。对于不懂的字、词,学生可以利用工具书来查询、学习,以此提高自己的素质,同时帮助理解文章。如此一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便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学生也能在短短四十五分钟内将文章的中心抓住,领会全文的重点所在,掌握文章的重点知识。
  (2)课堂教学中疑和问的设计。疑和问是一切学习的基本支撑。课堂中的疑和问恰是学生求知欲强烈的体现,也是教师教学的引线和技巧。这一步的实现,是提升学生自身能力的最佳方法。以提问的形式理解文章,让学生在阅读中思考,在阅读后归纳并回答,不仅能使学生口述能力得以提高,而且有助于学生对文章主旨的把握,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自己能尽快地掌握文章的中心。
  (3)课后复习和课外阅读。首先,课后复习的回读是对文章中心的进一步理解。通过课前、课间、课后三步反复阅读,才能真正进一步理解文章的意义,了解自己对文章的掌握情况,知道自己在学习中的不足和易疏漏的地方,引以为戒。那么,在下次的学习中就会得心应手,正确寻找出学习一篇文章的捷径。其次是课外阅读。这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发展,同时也是对教师在教学中是否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的检验,是达到“不教”或“放”的一种检测。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各项能力的最有效的途径。扩大阅读量,不仅有助于学生了解这个世界,而且也有助于学生知识的积累和写作能力的提高。
  二、重视阅读教学中的合作与交流
  1.学生与文本的交流
  学生与文本的交流是阅读教学的根本,通过交流弄懂课文主要内容以及蕴含的思想感情,透过语言文字,穿越时空与作者进行心与心的交流。《语文课程标准》提到:“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讲究的是“读”和“悟”,而“悟”是一种以“读”为基准的逻辑性特强的心理过程。因此,在课堂上要保证学生独立、充分、深入地与文本交流。让学生充分地感知并进行理性思考,通过形式灵活多变的“读”,使学生的认知层面深入到课文的“内心”,真正达到学生与课文的融合。
  2.学生与学生的交流
  学生与学生的交流的意义在于:他人的信息为自己所吸收,自己的既有知识被他人的观点唤起了,这样就可能产生新的思想。在同他人的交流中,正是出现了与自己完全不同的见解,才会促成新的意义的创造。课堂上,学生总认为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所以在听同学发言时往往只注意到谁在讲,而忽略了讲的内容。所以,我在课堂上首先要求学生听同学发言时要弄明白他讲了什么,为什么会这样想。其次,不要急于发表自己的观点,要等同学讲完再发言。这不仅表现了你有礼节,也是对他人的尊重。最后,如果有不同的观点或理解,不轻易否定他人意见,可用“对某某的回答我有补充……”或者“我认为……”等方式参与交流。这样良好的交流舞台使学生保持理解的心态,无拘无束,思维的火花不时迸发,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3.教师与学生的交流
  要使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更为有效,需要教师的指导。教师适时的点拨、启发、鼓励,有助于学生由表及里领会作者的情感,把握文章的主旨,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
  三、重视阅读教学中环境氛围的创设
  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和谐的教学氛围,在这种民主平等的环境前提下,学生就会敞开心扉,各抒己见,个性得以张扬,创造力得到发展,师生双方才会敞开心扉。
  良好的课堂氛围,必须以平等、民主、亲善的师生关系为基础。教师没有理由小瞧任何一个学生。
  总之,丰富阅读教学内容,改进阅读教学的方法,重视阅读教学中的合作与交流,为学生创设宽松的阅读氛围,拓宽学生的阅读面,让学生积累大量的好词佳句、精美篇章,不断充实自己的语言库存,并从阅读背诵中领悟体会作者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匠心所在,悟得表达的真谛,使学生终身受益。这正是阅读教学应该注意的问题,也是新课程实施所追求的教学目标。
  (责编陈剑平)
其他文献
文章对研究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及其与微观企业行为之间互动影响的相关文献进行述评,期冀对未来深入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并为政策制定当局在制定货币政策时提供有效建议。
为了提高学生的作业质量,课研组针对本校学生的作业情况进行了调研,以找出问题出现的原因和解决方法。下面,我对课研组调查、了解到的信息与情况进行分析。  一、农村学生作业质量的现状  小学生作业质量存在的问题很多,以下是最严重、最普遍的问题。  1. 作业完成率和正确率不高。课研组曾对6个教学班的264名学生同一天上交的作业进行调研,发现有89个学生没把当天的作业做完就交上来应付老师,而全部做对的学生
我校是一所农村实验小学,率先在市范围内实现了“一校制”,其中有大约三分之一的住宿学生。随着多年的摸索及实践,我校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住宿学生管理体系,大大降低了班主任工
在发达国家的大学,学术休假是一项基本制度,这一制度给教师一段“休假”时间,既可以一定程度缓解职业倦怠感,又可以自由支配这段时间做自己感兴趣的研究,近年来,国外一些学者就利用学术休假时间来我国内地高校做访问学者,共同开展研究。 我国政府部门也早已认识到学术休假制度的积极意义。《2002-2005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实施学术休假制度。2012年,教育部下发《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家里孩子7个月,一周前脸上开始出现湿疹,特别痒,有渗液。孩子撓破的地方好像有点儿化脓,可以直接用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吗?有渗液和挠破的地方还能直接擦药膏吗?孩子挠破的疹子化脓是不是感染了?需要吃或者擦抗生素吗?感染的地方,应该怎么擦药?孩子目前这种情况,擦药多久破溃和湿疹能见好?  湖南 罗女士  罗女士:  湿疹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瘙痒性皮肤病,其患病十分常见,我国一般人群患病率约为3%~5%,儿
羊传染性脓疱也称为“羊口疮”,其病原是传染性脓疱病病毒,该病毒不仅能够感染羊只,也能够威胁到其他的动物,甚至能够传染人。羊传染性脓疱病虽然发病率不是很高,但是分布非
英语教学,兴趣为先。“兴趣”一词由于在小学英语领域被老师、家长、教育管理者以及社会各界人士频频提及而变得耳熟能详,似乎人人深谙小学英语趣味教学之道。然而,种种教学现象和客观事实表明,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的兴趣培养遭到严重误读已非短期时日,甚至相当一部分一线英语教师陷入了兴趣培养认识的误区而全然不知。  误区一:把兴趣培养等同于玩闹  1.现象  我们的小学英语课堂充斥着五花八门的游戏和活动,这恐怕是
一、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概念  小学生课外阅读是指学生根据社会发展、生活实践、学业需要、个性特点等,自主选择内容、自由采取方式而广泛吸收与积累学校课程之外的信息资源。它是学生自主地、有选择地获取大量信息的学习活动,近似于生活中的自然阅读。它是为需要而阅读,为获取信息而阅读,为实用而阅读,为兴趣而阅读的,它关注的是文章的内容而不是文章的形式。主要体现以下几个特点:(1)灵活性和开放性;(2)自主性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