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气副词和语气词的区别主要表现有三:(1)语音上,语气副词的音节及其成分属于音系,声调是本调,语流里可与调尾同步;语气词具有超音系性,声调几乎都是轻声,语流里位于句调的调尾之后,参与语气结构.(2)句法上,语气副词能作定、宾、补、谓及全句状语,也能作话题和零句,但不参与语气结构;语气词不能作任何句法成分,只能可选性附着述题,强制性与语调或疑标构成语气结构,分工合作表示对述题的“语气+口气”综合值.(3)语义上,语气副词属于情态范畴,是言者指向,表示主观性及其程度;语气词属于语气范畴,是言者/听者指向,表示
现代汉语的“至于”具有两种情态功能,分别为认识情态(必然或可能)和道义情态(必要).表认识情态时主要为否定式“不至于+(S)VP”,亦有反诘式“何至于”,出现的句子有未知未然事件句、违实性虚拟句两种.表道义必要时主要为疑问形式“至于+(S)VP+吗”.无论哪种句式都带有负面评价意味.
本文对比分析现代汉语“果然”和与之相应的韩国语汉字词“()”.研究发现,二者都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但还有很多不同之处.可以说,二者在各自的语言系统中有着不同的发展路径.前者的语义逐渐缩小,而后者的语义基本保持不变并有所发展,导致前者语义单一、后者语义丰富,形成严重不平衡的格局.然而,韩国语“()”丰富的语义并非凭空而来,大部分可以在汉语发展史上找到其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