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篼局长”

来源 :当代党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bo525525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穿着一身不怕沾泥沾灰的迷彩服和一双解放鞋,背着一个背篼,里面装满了电信器材,他就这样日日穿梭于乡村农户之间。
  渴了喝口自带的水,饿了吃点自带的方便面或馒头,偶尔在农民家吃碗面条或炒碗冷饭,他也一定要付5元伙食费。
  这样一个衣着朴素,“比农民还像农民”的人,就是涪陵区电信局龙潭支局局长谭明和——当地人亲切地称他为“背篼局长”。
  谭明和1993年从部队转业到涪陵区电信局,干了12年的小车驾驶员。2005年1月,企业改制,小车班被解散,开了十几年小车的他被调到完全陌生的电信局客户服务部门,从事营销工作。一个陌生的工种,一次艰难的挑战,谭明和告诫自己:绝对不能打退堂鼓。
  用什么打动顾客呢?用心!没有任何营销经验的谭明和,决心用自己的真诚开辟市场。一次,一位叫张萌的顾客不满意营业厅营业员的生硬态度,气冲冲地走了。在一旁的谭明和看到后,立即追出门去。足足追出200米,他才追上顾客。诚恳的道歉,真诚的微笑,执著的态度,张萌硬是被他请回来了。
  有位顾客打电话说自己想办理一笔业务,却没有时间到营业厅。谭明和立刻承诺:“你下班只管回家,我上门来给你办。”当天下午,谭明和为了让顾客放心,早早来到他家门口。谁知顾客因事晚归,他在门口过道上足足等了一个小时。
  当顾客看到手拿资料的谭明和时,感动不已,立即签下产品使用协议。
  好的服务带来好的业绩。短短半年,谭明和销售小灵通264部,成了公司上下闻名的业务能人。
  2005年12月17日,谭明和被选派到马武镇电信支局任局长。上任的第二天,一个叫杨觉明的老头,拄着拐杖来到电信支局门口投诉,说家里的电话不通,反映了十几天都没人去修理。谭明和了解情况后,摸出10元钱,塞给杨大爷,说:“大爷,你腿脚不方便,先乘车回去,我保证今天就给你把电话接通。”
  杨大爷刚到家,维护员就到了。此后,杨大爷逢人就说:“现在来的这个电信局长才好哦,我上午去说,他下午就派人来给我把电话修好了,还自己掏腰包给我车费。”谭明和是个好局长的名声,就这样慢慢传开了。
  农村电信用户居住分散,给农户上门服务需要携带话机、话线、脚扣、天线等通信器材,手提肩扛,都不方便行走。怎么才能方便省力?谭明和脑袋一拍,想到了用背篼背。他专门买来背篼,装上各种备用电信器材,日复一日地走家串户,上门服务。翻山坡、趟河沟、走田埂,风里雨里,多了一个背背篼的身影。慢慢地,“背篼局长”被农民叫出了名。
  农民宁中明看到谭明和的背篼烂了,专门编了个结实的新背篼给他送去。
  背篼背出了一种服务理念,也背出了业绩。在马武工作的7个月里,谭明和领导的支局给农民新安装电话1800门,完成了相当于两个支局的业务量。2006年8月,工作业绩突出的他被调到龙潭支局主持工作。
  谭明和带着他的背篼,开始了新的打拼。
  “老乡,在栽秧呀,你们这里有人安装电话没有?我是龙潭电信支局的,你们农忙不得空上街,我来看你们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在明家乡明月村,背着背篼的谭明和向田里的老乡打招呼。
  “老乡,你有几个子女哦?平时都怎么联系?安部电话嘛,这样可以方便联系。”在龙潭镇团田村,背着背篼的谭明和碰到赶集的农民,在路边拉起了生意。
  “你家具体在哪个位置?我马上过来。”在明家乡龙会村,背着背篼的谭明和一边赶路一边接电话。
  …………
  谭明和不骑摩托车,也不乘客车。下村,他全部靠走。“坐在车子上,‘呼’地一声就过去了,哪里看得到农民?”他说,“只有走路,才听得到农民的反映,才能够发现电信服务的问题,也才能推销产品。”2007年1月3日,谭明和到设在巨宝乡政府所在地的电信机房处理完事务后,已是下午了,他本来可以乘客车回单位,可是,他偏偏要走。那是一条跨越3个乡镇、超过20公里的路。往回赶的路上,他边走边和路上碰到的农民聊天,收集用户意见。当了解到莲池村8组有通信障碍时,他立即改变回家路线,背着背篼赶到莲池村8组。处理完4户电话用户的通信障碍后,他背上背篼又接着走。经过王家坝时,天快黑了,听说路边的一户农民家的电话打不通,谭明和毫不犹豫搁下背篼检查故障。农民的问题解决了,谭明和却必须摸黑走泥泞的山路回单位。等他回到单位时,已是晚上10点多了,鞋子和裤脚上糊满了泥浆。几十分钟的车程,他走了整整5个小时。
  2007年3月10日,为了扭转涪陵区新妙支局四合维护点近乎瘫痪的工作局面,谭明和被组织抽调到新妙支局协助“整治烂摊子”。12日早晨,逢四合场赶集,谭明和专门拉条板凳,坐在四合维护点收费室门外的坝子上,听取用户的意见。
  资费不明白?“好,我马上打电话给你查。”
  电话不通畅?“你叫什么名字?住哪个村哪个组?保证3天内排除故障。”
  连续3个逢集日,谭明和都坐在收费室外的露天坝,接待群众的投诉。对于群众的投诉,能解决的他就当场解决;不能当场解决的,许诺3天内解决。
  不逢赶集的日子,谭明和带领临时抽调的三名维护员,背着背篼,一户户地上门兑现承诺。短短的十几天,谭明和带领同事共排除112门电话故障。
  从马武镇电信支局到新妙支局,谭明和在一年半的时间里,用双脚走了1.5万公里,平均每天背着背篼要走30公里以上的山路。但走路的收获也是巨大的。谭明和用背篼背出去了3000多部电话机,背回来了成千上万户用户的满意。
  3月27日,茶树村76岁的冉龙芝专门到支局反映家里电话不通。谭明和听完后,背起背篼,就跟着冉婆婆去她家维修。电话通了,冉婆婆对这个农民模样的局长很感谢,端出几十个鸡蛋,硬是要往他的背篼里装。谭明和赶紧告辞,一路小跑。
  “等到,等到!”冉婆婆气喘吁吁地追出门去,边追边喊,“把鸡蛋拿起去……”
  “我不要,我不要,你自己留着吃……”背着背篼的谭明和,边跑边回答。
其他文献
渝中区人民路小学探索“共享教育”模式,让农民工子女与城市孩子共舞。    “一个也不能少”的尴尬    又到人民路小学新生入学时,负责招生的老师忙开了。  “你们收了那么多农民工的娃儿,我的娃儿怎么能在那里念书?”辖区内有的居民对上门劝说的老师说。  与此同时,人民路小学教育研究部部长程晓杰正为一组数字担忧。统计表明,自2004年人民路小学成为农民工子女定点学校以来,辖区内适龄入学的城市学生数目从
当下,浮躁的国人在苦累之余,也偶尔慨叹一下“人生”。来到万里之外的澳大利亚,我却有所发现。  卧龙岗附近的南天寺悬挂着许多格言警句,据说是在这里打拼的华人写下的句子。内容有:“放下名利不烦恼,心生欢喜不觉老”;“人生如行船,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张满信心的风帆,人生如战场,无论是危是安都要鼓舞奋发的斗志”;“平心静气心情自然好,虚心谦下人缘自然好”……没想到在遥远的南半球能见到这些佛家的格言警句。我想,
午后,丰都县地税局副局长杨小明正在办公室给人教科科长周庶民安排工作。  突然,杨小明猛烈咳嗽起来。他用手捂住嘴,一股鲜血从指间渗出。  “杨局长出事了!快来人啊!”惊恐的周庶民冲出办公室,尖叫起来……  那天,是2010年5月10日,楊小明生命倒数第23天。    一只上满发条的“钟”    2010年5月11日,丰都县人民医院。  病床上,杨小明打开笔记本电脑,审核一家企业申请减免税的资料。  
重庆迈向国家中心城市的发展,必须由空间脱胎换骨的转型来支撑。因此,现阶段的核心任务,一方面是要大力完善功能构架,构筑高度弹性和承载力的空间结构,承接面向国际和面向区域的核心功能;另一方面是要积极拓展空间尺度,做好战略性、前瞻性安排。  为此,重庆需做好六大发展策略:缔造多元化高层次的职能体系;调整空间格局,扩大都市区功能统筹范围;强化中心,打造双核双基地多节点的空间格局;拓展腹地,以卫星城为依托促
一只憨厚可爱的卡通大熊猫,从重庆红到北京,又从北京红遍全国,成为寥寥可数的国产卡通品牌之一。  可爱的大熊猫叫“乐乐熊”,而一手缔造它的,就是重庆享弘数字影视公司董事长张炼红。  在《乐乐熊》被孩子们所熟知的同时,张炼红也理所当然地成为重庆动漫的掌门人。  问起成功秘诀,张炼红说:“多一点点就成功。”    ■ 多一点调查,从市场空白中找商机    1995年,張炼红的享弘数字影视公司成立时,她还
2011年7月,三伏天,南川区石墙镇楼岭村。  “早该退休了,可就是舍不得离开这片森林。”59岁的石墙镇国有林场护林员刘安容,头戴草帽,顶着烈日,拿着柴刀正在修复防火隔离带……  从接手800多亩国有山林的那一天开始,她的身影就穿梭在这片森林中,为子孙后代守护着这片绿色。    临危受命    1982年,一个阴雨绵绵的日子。  刘安容全家人沉浸在悲痛之中,老公公张德君因修建房顶不慎摔下,意外身亡
儿子出国留学,写下“借条”获企业老板“资助”十万元;把贿金交妹夫帮忙“投资”,再入股分红……重庆市北碚区原副区长赵文锐企图用这些“魔术”手腕,把“黑钱漂白”。  但机关算尽仍难逃法网。2月1日,重庆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以受贿罪,一审判处赵文锐有期徒刑12年,并处没收财产20万元。    官运亨通,仕途一帆风顺    1963年2月出生的赵文锐,现年47岁,大学文化,案发前为副厅级干部。  他生于合川
1981年,杰克·韦尔奇成为通用电气董事长和CEO,但此时的通用,由于人才老龄化导致对市场反应迟钝,正在走下坡路。  为此,韦尔奇急需招聘一批创新人才,为公司补充新鲜血液,而且由他亲自面试,并承诺应聘上公司部门主管、副总裁的人将分别获得50万和100万美元的年薪。  但意外的是,如此高薪,却没迎来应聘者。  这天,终于来了一个叫比尔·兰恩的人,他来应聘演讲撰稿人这一职位。  当问其有什么演讲经历时
2012年2月,巴南区李家沱。  由于兴奋,26岁的唐成果有些拿不稳手机。  “大姐,我买了新办公室,公司要搬新家了!”  “恭喜!”听筒里,一个浑厚的女声响起。  “谢谢大姐!”唐成果突然有些动容。  没有“大姐”,就没有他今天的成功创业……    “宣传员”    唐成果嘴里的“大姐”,即李家沱工商所党支部书记、所长王书琴。  2010年,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发展微型企业的政策。  李家沱地区下
主持人:黄佳渝王一敬  基层党内民主的三大抓手  (主持人语)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集中统一是党的力量保证。”这是十七届四中全会对党内民主的最新表述。  为保障党员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郑重提出:“以落实党员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为重点,进一步提高党员对党内事务的参与度,充分发挥党员在党内生活中的主体作用。”  其实在四中全会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