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针对要与自然和谐的水利工程项目管理研究,分析了自然和谐与水利工程项目的关系,探讨了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需要时间的考验,提出了水利工程项目施工与自然和谐的要求,要强化与自然和谐理念,发挥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的作用,要加强水利工程项目与自然和谐管理,把水利工程与自然和谐办好。
【关键词】自然和谐;工程项目;管理研究
0.引言
在我国历史上就提倡和谐水利,都江堰就是我国著名的古代水利工程,这一水利工程养育了中华儿女,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立下丰功伟绩,它位于成都平原西部的都江堰市灌县城西,距历史文化名城成都约59公里,处于岷江从山区泻入成都平原的地方。在都江堰建成以前,当地的岷江江水常泛滥成灾,使人民饱受键熬。都江堰建成以后,它发挥了防旱治涝的作用,目前,灌区已达30余县市,灌溉面积现已达到7000平方公里。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都江堰工程包括鱼嘴、飞沙堰和宝瓶口三个主要组成部分。鱼嘴是在岷江江心修筑的分水堤坝,形似大鱼卧伏江中,它把岷江分为内江和外江,内江用于灌溉,外江用于排洪。飞沙堰是分水堤坝中段修建的泄洪道,洪水期不仅泄洪水,还利用水漫过飞沙堰流入外江水流的漩涡作用,有效减少了泥沙在宝瓶口前后的淤积。除了引水,还有控制进水流量的作用。都江堰水利工程以独特的水利建筑艺术创造了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水利形式。它创造了成都平原的水环境,由此孕育了蜀文化繁荣发展的沃土。都江堰不但是世界上惟一具有2000多年历史,且至今尚在发挥重要作用的古代水利工程,同时它还是集政治、宗教和建筑精华于一体的珍贵文化遗产。
1.自然和谐与水利工程项目的关系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在我国经济建设发展过程中,中国也会面临世界性的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的局面,应该如何落实这一理念,采取哪些措施?近几年来,水利工程为统筹城乡,大胆探索,勇于实践,走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治水之路。在中国辽阔的国土上,坚持对水资源的生态保护与生态治理相结合,在我国山区建设生态防线;在我国平原建设生态自然河道;在我国城区建设生态景观河道;使我国常年无水河道变为有水蓄水,使我国无水绿化变为有水绿化;使我国常年有水河道截污治污,还清水质。改革开放以来,高科技的发展,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思想多元化、经济市场化、管理民主化成为当今中国的主流,所有这些导致水利工程项目管理环境产生重大变化。而另一方面,水利工程项目的规模大,专业分工复杂,又处于开放的环境中,导致环境的变化对水利工程项目管理的影响是巨大的。第一,由于现代水利工程项目规模大,专业分工复杂,加之项目组织的一次性、临时性等特点,项目管理的内部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如工程项目易变更,项目组织人员易变动,专业分工边界的模糊性以及项目人员的临时性等。这些都给制度化、标准化等“硬”性管理带来较大困难,需要以人性化为主的“软”的灵活的管理方法作为必要的修正和补充。第二,水利工程项目社会性强,一般都是处于一个开放的系统中,与外界各方面都会受到影响,它与所在地区有许多系统的接口配置,与外部周边组织(政府机关,村民委员会,周边居民等)及其他相关者有着多多少少的联系,或需要地方有关部门协作配合,如施工场地租用问题,乡村道路的占用问题,水电等地方资源的利用问题等;或因施工对地方产生一定影响而改变其行为和习惯,造成地方群众生活不便,这必然对他们的行为、心理产生一定影响,从而产生对抗情绪,如施工造成的出行道路不便,施工噪音、污染问题等;如有时地方上想控制项目资源问题,最常见的就是地方上要求供应材料,提供机械设备,提供人力资源等。而有些问题目前法律规定不是很明确,没有成熟的解决方法,以“和谐”为重要思想,重视协调、强调以人为本的和谐管理理论是应对项目外部复杂环境的重要的思想方法。
2.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需要时间的考验
水利工程项目一般结构比较复杂,施工工艺技术难度较大,建筑结构通用性差,对施工队伍来说专业性要求高,给项目管理来了很大困难,是水利项目管理不可忽视的重要风险。水利工程施工一般都有水的困扰,有时地表水、地下水是施工的主要难点,不但增加了施工难度,而地下水的影响又是不好预测和控制的;更为主要的,由于地下水位以及汛期的影响,水利工程项目施工工期,对季节比较敏感,一年四季中只有春秋季节是施工的黄金季节,冬雨季一般不便于施工。所有这些,增加了水利工程项目管理的难度,加大了项目管理的风险。水利工程项目建筑结构和施工技术复杂、通用性差,施工工种多且杂,不但增加了项目施工的技术工艺难度,而且不易采取专业流水作业,很难锻炼经验丰富、技术力量强的专业劳务作业队伍。
3.水利工程项目施工与自然和谐的要求
水利工程项目与自然和谐是一种全新的理念,与自然和谐需要具有较深理论的支持,在水利工程项目管理中引入并进一步深化和谐理念,其理论和方法值得研究。水利工程项目管理引入和谐理念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强化与自然和谐理念意识
水利工程项目管理要把和谐理念作为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内部管理方面,在加强项目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等“硬件”建设的同时,要坚持以人为本,确保制度的人性化和可操作性,重视和谐的组织建设;在应对外部环境上,要树立辨证观、系统观,善于换位思考,灵活运用各种管理方法,争取与各利益相关者达到“共赢”和“共享”。要大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和团队建设,努力创造有利于创新、有利于最大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内外部环境,力争使我国水利工程项目管理在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方面有所突破。
3.2发挥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的作用
项目经理是项目管理的核心地位,是影响项目管理水平的重要因素。由于水利工程规模大、结构复杂、施工条件艰苦,对管理者提出专业技术要求高,所以习惯选用专业技术型、专家型人员担任项目经理,这是许多工程项目管理失败的重要原因。如果项目经理既是技术专家又是管理内行当然好,但往往这样的全才不多。在两者的选择中,应以管理为主,应选择精于管理、善于协调、有一定业务知识的管理型人才。
3.3加强水利工程项目与自然和谐管理
沟通管理是管理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由于项目组织的临时性、一次性,沟通是项目管理者有效激励的基本途径,同时,沟通与协调也是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管理职能的有效保证。水利工程项目的环境开放,利益相关方多,面临着繁重的对外沟通与协调任务。由于我国受社会转型期利益的影响,项目管理面临复杂的社会问题和矛盾,给项目沟通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结语
要与自然和谐的水利工程项目管理需要制度化的“硬性”管理与项目和谐管理强调的“软的”管理思想和方法,这时水利工程项目管理的关键。制度管理和谐化,一方面要求在制定规章制度时,要充分考虑和谐因素,要考虑人类与环境的和谐,要考虑水利工程与环境的和谐,使水利工程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优势。只有这样,使水利工程项目管理在与自然和谐中融合、相互补充中得到螺旋上升式发展。 [科]
【参考文献】
[1]王柏涛,刘爱民.基于和谐理念下的水利工程项目管理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06):245.
[2]黄晓辉.基于生态和谐理念的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研究[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09,(3):133-134转138.
【关键词】自然和谐;工程项目;管理研究
0.引言
在我国历史上就提倡和谐水利,都江堰就是我国著名的古代水利工程,这一水利工程养育了中华儿女,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立下丰功伟绩,它位于成都平原西部的都江堰市灌县城西,距历史文化名城成都约59公里,处于岷江从山区泻入成都平原的地方。在都江堰建成以前,当地的岷江江水常泛滥成灾,使人民饱受键熬。都江堰建成以后,它发挥了防旱治涝的作用,目前,灌区已达30余县市,灌溉面积现已达到7000平方公里。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都江堰工程包括鱼嘴、飞沙堰和宝瓶口三个主要组成部分。鱼嘴是在岷江江心修筑的分水堤坝,形似大鱼卧伏江中,它把岷江分为内江和外江,内江用于灌溉,外江用于排洪。飞沙堰是分水堤坝中段修建的泄洪道,洪水期不仅泄洪水,还利用水漫过飞沙堰流入外江水流的漩涡作用,有效减少了泥沙在宝瓶口前后的淤积。除了引水,还有控制进水流量的作用。都江堰水利工程以独特的水利建筑艺术创造了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水利形式。它创造了成都平原的水环境,由此孕育了蜀文化繁荣发展的沃土。都江堰不但是世界上惟一具有2000多年历史,且至今尚在发挥重要作用的古代水利工程,同时它还是集政治、宗教和建筑精华于一体的珍贵文化遗产。
1.自然和谐与水利工程项目的关系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在我国经济建设发展过程中,中国也会面临世界性的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的局面,应该如何落实这一理念,采取哪些措施?近几年来,水利工程为统筹城乡,大胆探索,勇于实践,走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治水之路。在中国辽阔的国土上,坚持对水资源的生态保护与生态治理相结合,在我国山区建设生态防线;在我国平原建设生态自然河道;在我国城区建设生态景观河道;使我国常年无水河道变为有水蓄水,使我国无水绿化变为有水绿化;使我国常年有水河道截污治污,还清水质。改革开放以来,高科技的发展,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思想多元化、经济市场化、管理民主化成为当今中国的主流,所有这些导致水利工程项目管理环境产生重大变化。而另一方面,水利工程项目的规模大,专业分工复杂,又处于开放的环境中,导致环境的变化对水利工程项目管理的影响是巨大的。第一,由于现代水利工程项目规模大,专业分工复杂,加之项目组织的一次性、临时性等特点,项目管理的内部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如工程项目易变更,项目组织人员易变动,专业分工边界的模糊性以及项目人员的临时性等。这些都给制度化、标准化等“硬”性管理带来较大困难,需要以人性化为主的“软”的灵活的管理方法作为必要的修正和补充。第二,水利工程项目社会性强,一般都是处于一个开放的系统中,与外界各方面都会受到影响,它与所在地区有许多系统的接口配置,与外部周边组织(政府机关,村民委员会,周边居民等)及其他相关者有着多多少少的联系,或需要地方有关部门协作配合,如施工场地租用问题,乡村道路的占用问题,水电等地方资源的利用问题等;或因施工对地方产生一定影响而改变其行为和习惯,造成地方群众生活不便,这必然对他们的行为、心理产生一定影响,从而产生对抗情绪,如施工造成的出行道路不便,施工噪音、污染问题等;如有时地方上想控制项目资源问题,最常见的就是地方上要求供应材料,提供机械设备,提供人力资源等。而有些问题目前法律规定不是很明确,没有成熟的解决方法,以“和谐”为重要思想,重视协调、强调以人为本的和谐管理理论是应对项目外部复杂环境的重要的思想方法。
2.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需要时间的考验
水利工程项目一般结构比较复杂,施工工艺技术难度较大,建筑结构通用性差,对施工队伍来说专业性要求高,给项目管理来了很大困难,是水利项目管理不可忽视的重要风险。水利工程施工一般都有水的困扰,有时地表水、地下水是施工的主要难点,不但增加了施工难度,而地下水的影响又是不好预测和控制的;更为主要的,由于地下水位以及汛期的影响,水利工程项目施工工期,对季节比较敏感,一年四季中只有春秋季节是施工的黄金季节,冬雨季一般不便于施工。所有这些,增加了水利工程项目管理的难度,加大了项目管理的风险。水利工程项目建筑结构和施工技术复杂、通用性差,施工工种多且杂,不但增加了项目施工的技术工艺难度,而且不易采取专业流水作业,很难锻炼经验丰富、技术力量强的专业劳务作业队伍。
3.水利工程项目施工与自然和谐的要求
水利工程项目与自然和谐是一种全新的理念,与自然和谐需要具有较深理论的支持,在水利工程项目管理中引入并进一步深化和谐理念,其理论和方法值得研究。水利工程项目管理引入和谐理念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强化与自然和谐理念意识
水利工程项目管理要把和谐理念作为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内部管理方面,在加强项目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等“硬件”建设的同时,要坚持以人为本,确保制度的人性化和可操作性,重视和谐的组织建设;在应对外部环境上,要树立辨证观、系统观,善于换位思考,灵活运用各种管理方法,争取与各利益相关者达到“共赢”和“共享”。要大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和团队建设,努力创造有利于创新、有利于最大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内外部环境,力争使我国水利工程项目管理在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方面有所突破。
3.2发挥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的作用
项目经理是项目管理的核心地位,是影响项目管理水平的重要因素。由于水利工程规模大、结构复杂、施工条件艰苦,对管理者提出专业技术要求高,所以习惯选用专业技术型、专家型人员担任项目经理,这是许多工程项目管理失败的重要原因。如果项目经理既是技术专家又是管理内行当然好,但往往这样的全才不多。在两者的选择中,应以管理为主,应选择精于管理、善于协调、有一定业务知识的管理型人才。
3.3加强水利工程项目与自然和谐管理
沟通管理是管理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由于项目组织的临时性、一次性,沟通是项目管理者有效激励的基本途径,同时,沟通与协调也是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管理职能的有效保证。水利工程项目的环境开放,利益相关方多,面临着繁重的对外沟通与协调任务。由于我国受社会转型期利益的影响,项目管理面临复杂的社会问题和矛盾,给项目沟通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结语
要与自然和谐的水利工程项目管理需要制度化的“硬性”管理与项目和谐管理强调的“软的”管理思想和方法,这时水利工程项目管理的关键。制度管理和谐化,一方面要求在制定规章制度时,要充分考虑和谐因素,要考虑人类与环境的和谐,要考虑水利工程与环境的和谐,使水利工程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优势。只有这样,使水利工程项目管理在与自然和谐中融合、相互补充中得到螺旋上升式发展。 [科]
【参考文献】
[1]王柏涛,刘爱民.基于和谐理念下的水利工程项目管理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06):245.
[2]黄晓辉.基于生态和谐理念的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研究[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09,(3):133-134转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