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海运对航道生态环境的潜在影响分析

来源 :极地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452490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北极快速升温和海冰储量迅速下降,北极航道的适航性已大幅提高.北极生态环境脆弱,北极海运活动增加对当地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问题备受国际社会关注.海运对生态环境影响包括溢油、排污、噪声、引入外来物种以及船体对海洋哺乳动物的直接伤害等多种因素.本文对北极近年生态环境和航运活动现状和趋势进行概要分析,对影响航道生态环境的指标进行逐项分析,并结合层次分析法对影响指标的风险系数进行评估,显示风险系数最高的影响指标为废气排放、废水排放和燃油/有毒化学物质泄漏.在海运活动不断增强的背景下,未来应重点加强对污染防控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本文同时从可持续利用北极的角度,提出了北极航道利用需要同步推进的研发污染防控技术、构建生态功能区划、建立综合监测评价体系和加强穿极航道相关研究等建议.
其他文献
对钯含量分析方法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将6个国家标准、12个行业标准所使用的钯含量分析方法按照方法原理分成5类,分别对重量法、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质谱法、差减法、滴定法、原子吸收光谱法适用的测定范围、优缺点及方法改进进行了概述及评价.在实际工作中,需综合考虑试料中钯含量的范围、检测所需的试剂和试料量、检测时间、检测精度等方面,选择合适的钯含量分析方法.探讨了电位滴定仪法、X射线衍射光谱法等新方法测试钯含量研究进展,为相关分析检测人员在做钯含量分析方法研究时提供借鉴.
为探究珠江口盆地开平凹陷构造沉降特征以及主控因素,以2条地震剖面的最新解释成果为基础,在地震剖面上共选取43个虚拟井进行构造沉降史计算,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表明:①开平凹陷裂陷期(49~30 Ma)构造沉降量较大,各洼陷构造沉降差异性较大;裂后期(30 Ma至今)构造沉降量相对较小,各洼陷构造沉降差异性较小;②开平凹陷文昌组沉积期(裂陷一幕,49~39 Ma)为最大构造沉降期,恩平组沉积期(裂陷二幕,39~30 Ma)构造沉降速率显著减小,漂移期(30~17.5 Ma)和新构造运动期(17.5 Ma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