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程序设计》教学心得

来源 :快乐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_dan11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是大中专院校计算机相关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很多学校对这门课程很重视,但效果却不理想。学生反映难理解,细节太多易遗忘,理论与实践脱节等问题。本文就C语言的特点,再结合一年来教学工作,谈谈教学中的体会。
  【关键字】C语言 程序设计 教学探讨
  一、由实验入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往往是是学生所接触的第一门计算机编程方面课程,所以很多老师采用理论教学,学习完理论基础后开始上机实践,从介绍C语言的语法、算法开始,然后讲程序的书写,最后再学习程序的调试。这样复杂且抽象,这就导致部分学生在上课初期就反映C语言难懂、难学。在教授C语言之初,教师应注意教学的方式方法,要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先体验C语言程序设计的乐趣。第一次上课最好定为实验课。通过给出几个简单且学生熟悉的数学问题以及它们所对应的C语言程序源代码,边介绍程序运行平台的操作边指导学生自己编辑调试,观察运行结果。当程序成功的输出结果时,学生对这门课的学习兴趣自然产生了。第一堂课通过实验教学,完成从数学逻辑到计算机语言程序的转变,从而逐渐培养学生对程序设计的兴趣。
  二、教学中应避免过分强调某些容易引起副作用的知识细节
  由于C语言牵涉到的概念比较复杂,规则繁多,使用灵活,容易出错,所以在C语言教学过程中,要遵循由易到难,抓主要矛盾的原则。介于C语言中有些细节牵涉到的副作用问题很多,教学时应把教学精力放在最基本、最常用的那些部分,等学生有一定基础后再深入到一些非主要的细节上。
  三、阶梯性举例
  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大部分教师在C语言教学过程中,都不一味地按书本去讲,而多举实例来巩固学生所学习的知识点。笔者在一年来的C语言教学实践中采用阶梯性举例方式,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阶梯性举例是指在课堂上把同类型问题归结出来,让学生从理解最简单的例子开始,按照由易到难的顺序依次理解所学知识点。
  例如,在讲述C语言中求若干数中最大值的知识点时,举出:第一层问题:2个数的最大值求法,采用简单if语句解决;第二层问题:3个数的最大值求法,采用简单if-else复合语句解决;第三层问题:4个数的最大值求法,采用条件语句加上if语句解决;第四层问题:n个数(4个数以上)的最大值求法,采用一维数组比较方式解决。
  这样通过阶梯性举例教学,学生对同类问题的解决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其主要特点是升级适度,符合学生的心态,使学生有成就感,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四、强调程序语法规则,淡化程序算法设计思想
  C语言语法规则繁多,且使用灵活,很容易出错。这样使得学生调试程序过程变得更难。因此,教师在C语言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强调C语言中语法细节问题,把一些经常会犯的错误总结出来。例如,在C语言里,赋值运算符是“=”,而“==”是关系运算符的相等比较,如if (a = 1),因为“=”是赋值操作,括号中的条件则会永远为真,程序在编译时不会提示有错,可以编译通过,但这明显不是所要的结果。教师在授课时一定要强调语法细节,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错误。
  五、传授编程技巧,养成良好编程习惯,培养学生独立调试程序能力
  C语言是一门实践性相当强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应该传授学生一些编程技巧,例如一些典型数学问题的运用等,让学生学会如何熟练应用C语言编程。由于C语言语句书写灵活,教师在实验课上应重视学生书写程序规范问题。例如,强调变量命名应顾名思义,一行只书写一条语句,每一小段程序要有中文注释等。养成这些良好的编程规范对学生今后编程解决问题是很有帮助的。此外还应引导学生多读程序,多编程序,多上机调试程序。教师在实验课中,应该把一些常用的程序调试方法总结出来,教给学生。只有通过反复上机操作,自行找错纠错,才能对C语言有更深、更全面的认识和理解,逐步提高实际操作和学习的能力。
  六、采取多元化的考核方式
  为了保证课程的教学质量考核是必不可缺的,可以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方式,针对C语言中不同的知识类型采取不同的考试形式。如:考查C语言中常识性的知识可以采用闭卷考试形式;考查学生知识转化能力、应用能力等可以采用开卷考试形式;考查学生的程序调试、改错等可以采用上机考试。
  七、结束语
  以上是笔者近年来学习和讲授C语言课程中的一点心得体会,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还是有很多的,但是关键在于对 “教什么”和 “如何教”的合理组合,是否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中,只要教师能理解C语言本身的特点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与教学手段,一定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谭浩强. C程序设计(第三版)[M].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蒋清明.C语言程序设计[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
  (作者单位:广东省核工业华南技工学校)
  编辑/李文亮
其他文献
对用于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反应的Ni基催化剂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详细分析了Ni金属结构形态、载体、助剂及制备方法等方面对Ni基催化剂活性、稳定性及抗积碳性能的影响。
本文介绍一种实用的IEC61850-9-2过程总线构架,适用于变电站的保护和控制。这种结构能较好的解决交流输入采样同步和数据共享两大问题,对于促进智能变电站的实现有一定的参考
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农机智能化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已经成为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农机智能化可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推动农业生产向更高智能化方向发展,对于我国的农业现
针对实际工作中常见的一类试验数据,研究了产品的结构可靠度的置信下限。对于无失效数据及只含一个失效数据的重要情形给出了计算置信下限的有效方法。
煤与瓦斯突出严重影响煤矿的安全生产,突出事故的发生会造成人员伤亡和井巷机电设备被毁,破坏矿井通风系统,甚至引起瓦斯爆炸和火灾等更为严重的次生灾害.针对峰峰集团瓦斯含
根据国家新颁布的《合成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458-2013)的要求,对我公司循环水实施无磷方案的可行性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实施建议。
DNA设计合成是推动生命科学及其相关领域发展的关键共性底层技术。常规的遗传操作技术仅能对已有的DNA序列进行有限的改造,而DNA合成技术则可从头“书写”生命信息,从另一高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主要是让学生初步学会计算机的使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那么新课改理念下的信息技术教学如何开展高效课堂教学呢?本文谈谈新课改下信息技术教学
为切实加强农机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南江县农机局以“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组织系统监理人员对全县48个乡镇的乡村道路的安全管理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