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韵译”视野里的《屠场》译文研究

来源 :郭沫若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bin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郭沫若在"附白"中首次使用"风韵译"一词,《批评意门湖译本及其他》给予了详细阐述,从"字面"、"意义"和"风韵"等层面提出了"完美的译品",并付诸翻译批评实践。《郭沫若学刊》2015年第4期张慧教授《"风韵译"再探索》一文从"风韵译"的角度探究郭沫若所译《屠场》,有多处不妥当处。翻译的"风韵"与译者个体的主观追求有关,不同译者追求的"风韵"及其具体表现形式各异,不能设想存在非此不可的某种特定的"风韵"标准。
其他文献
针对中俄在“领土”政策上的合作,日本在东北亚战略上对于美国的意图过于迟钝。如今,不仅是中俄两国,韩国也开始“侵犯”日本的固有领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