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的呐喊

来源 :雕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y130064670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起挪威,人们总是會想到村上春树的著名小说《挪威的森林》、易卜生的戏剧《玩偶之家》、还有那震撼人心的蒙克作品《呐喊》,这个人口仅500万的小国屡次获得全球人类发展指数第一的排名,以《呐喊》为代表的挪威艺术品也在国际艺术市场中树立了优良的口碑,并在国际艺术市场中价格屡创新高,是什么使得这个小国的艺术不断震撼人们的心灵,笔者试图来一探究竟。
  一、大自然的艺术,静谧的生态美
  挪威是一个森林王国,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处处充满了大自然的恩赐。挪威人热爱森林,法律规定不管公有私有,只要砍伐了树木限期内必须补种,挪威人去森林就像我们平时晚上去广场乘凉。挪威的森林深处往往會建有一间小木屋,门口有一个信箱,过夜的人把钱投入信箱就可以住下,离开时游客都會把房间打扫干净,再采上一束野花迎接下一位客人。挪威首都奥斯陆市全市已开发建设的面积仅占总面积的1/3,大部分地区仍处于自然状态。市内没有林立的摩天大楼,街道两旁大多是六七层的楼房,建筑物周围是整齐的草坪和各色的花卉,在金色的阳光照耀下,绚丽多彩。穿行在奥斯陆,你會觉得这里有着乡间小镇的风光与景致。
  二、源于自然,直达内心的挪威艺术设计
  优越的自然条件赋予了挪威人热爱自然,善于创造的特性,这一特性使得挪威创意十足的艺术设计层出不穷。这里的人们生活舒适,仿佛置身在梦境般的国度。从上到下、从里到外,挪威人的生活和工作所到之处均有艺术设计,且大多为原作。在这样浓厚的艺术氛围当中,挪威整体国民素质高,艺术鉴赏力强,因此需要不断更新的创意设计。
  1.环保低碳,创意十足的挪威设计
  一位挪威设计师希望通过钟表的形式将时间与看得见的实物联系在一起,于是设计了“织毛衣”的钟表。随着时针的转动,毛线會慢慢地被编织成圆形的围巾,以此让人们更加真切地感受时间流逝的痕迹。这块钟表每年能编织出一条2m长的围巾,十分有趣。
  挪威的家具设计师Amy Hunting设计了创意木块书架Block Shelf,整个书架就5块木板,剩下的就是一些小木块和两个粗绳子,这样环保低碳又极具创意的家具非常符合现代年轻人的品味。
  挪威Tromso附近的夏日岛,有一家很有名气的玻璃店,这里原先是一所被废弃的学校建筑,一对搞艺术的夫妇将它改建成了玻璃店、住宅和客栈,改建后的建筑有石头垒成的浴室、玻璃组成的窗帘,还有琳琅满目的玻璃制品,充满了原生态和大自然的气息,创意设计使这个废旧建筑重新拥有了生命力。
  2.与自然接轨的挪威设计
  挪威设计素以与自然密切联系而著名。优秀的挪威建筑师擅长在不同的地形上建造与之和谐的建筑,其结果往往富有诗意,乡村别墅从布满岩石的地面拔地而起,布于风景之中,如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Detour Vandreutstilling是挪威国家级旅游路线的一部分,一大批国内外的著名建筑师、景观设计师参与其中,设计师们为这个项目设计了各种精致的观景平台、精美的休憩区域以及精巧的服务设施。它代表了挪威自然风光之精粹,点燃了人们对旅游的巨大热情,并为人们提供了原生态的自然体验。
  Krill Architecture建筑事务所近日公布了位于挪威Valer的美丽的环形木制教堂设计方案,该方案提出城镇旧教堂的翻修采用开放式环行结构,并利用太阳能提供能源,将自然条件与设计主题进行了合理的融合,同时解决了社区公共空间的开放性与神圣教堂的私密性之间的矛盾问题。
  3.捕捉心灵,人性化的挪威设计
  挪威Dovrefjell-Sunndalsfjella国家公园内的“挪威野生驯鹿观测站”建筑造型设计独特,从外观看,玻璃立方体盒子跟里面的木质曲面造型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目的是将庇护与暴露的冲突感觉予以戏剧性的呈现,玻璃隐喻被自然侵蚀的岩石或冰,建筑空间内部欢迎游客刻字留言,希望人们在此都能留下美好的记忆。
  挪威建筑团体Gartnerfuglen设计出一个折叠避难所,让想在冰上钓鱼与自然接近,或是逃离数字网络的人,可以随时支起这个折叠木架,用冰来当窗户板子,放上一床毯子,一盏灯,进入完全与世隔绝的自我空间。这个设计并不會量产,设计师希望能激发人们离开网络,建造自己理想中的小冰屋,以此回归自然。
  环保低碳,将自然与生活合二为一,充满人性化的挪威设计将实用艺术潜移默化地融入到人们的生活当中,深受大众的喜爱,而挪威的实用艺术与纯艺术,两者发展密不可分并相互影响,贴近人心的挪威设计艺术(实用艺术)拓宽了挪威当代艺术(纯艺术)的发展界限,并孕育了挪威当代艺术家以自然为养料,勇于打破传统、敢于跨界、不断创新的创作习惯。
  三、善于发现,震撼心灵的挪威当代艺术
  丰富的自然条件赋予了挪威人爱护自然,善于发现自然,创造新生的勇气,这一特征不仅影响了舒适十足的挪威生态艺术设计,同样也产生了以“震撼人心”为特征的挪威当代艺术家。
  1.大自然是挪威艺术家灵感的来源
  挪威艺术家托杰?斯琼伯格(Torgeir schjolberg)的大多数作品是用水彩画的形式描绘挪威最北部地区的罗弗敦群岛,而挪威北部的风景特点已成为他的水彩画不变的主题,尤其是表现在夏季和冬季从这里呼啸而过的特殊光线。
  挪威艺术家艾鲁?尕里埃尔森(Rune Guneriussen)是一位概念艺术家,生于1977年,居住和工作在挪威东部。作品大多被安装在野外,通过人工创作与大自然的对话反映艺术家的思维,其中大部分作品是通过拍照的形式在网络上进行展示。
  挪威艺术家Christopher Jonassen的摄影系列作品《Before We Begin》捕捉了一些在思考与动作之间的静止瞬间,作品集中展现了人们凝视的天空和空中鸟瞰人们躺在大地或者水上的刹那间,将这个时间符号化的呈现,对大自然的美妙进行了很好的艺术再现。
  2.对材料应用的敏锐,善于点石成金的挪威当代艺术
  挪威艺术家特丽妮?莫里茨(Trine Mauritz)是斯堪的纳维亚地区的顶尖纺织艺术家之一,将日本绞缬染织引进了挪威,并使绞缬染织成为了当代挪威艺术领域中的一个专用词汇。莫里茨将染织原理和艺术表达融为一体,其目标是通过大规模和严格的创新,以取得纺织品与建筑基本原理的融合。莫里茨的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各类展览,作品已被多家博物馆收藏,包括挪威国家美术馆、挪威建筑与设计博物馆、日本名古屋绞缬染织博物馆等。   挪威艺术家Ane Graff出生于1974年,毕业于Vestlandet’s Art Academy,主要工作在奥斯陆和柏林。她的组合装置作品《直立之水的池塘》以树木与丝绸为主的综合材料构成,是对自然持续不断的观察活动的一次延续。她用模拟自然的基本构造法,检验来自材料内部运动的随意性,提供了对材料的弥漫与流动的主观解读。作品的雕塑形态介于生物性与几何性,以此回应材料本身介于运动与静止、具象与抽象的不稳定状态,形成了清晰的类似自然的外貌,同时又规避了对材料的既定解读。
  挪威艺术家Kjell Varvin是一位擅长创作极简主义雕塑的艺术家,其不断探索艺术形式和组成,每件作品的组成包括各种常见的材料,如将木材和金属安排在看似无尽的阵列中不断地进行组合,Varvin认为这些材料组成装置作品应被理解为一种艺术实验,而不能被当作艺术完成品来看待。
  3.传统艺术继承下的现代主义表现风格
  挪威艺术家佩尔?翁格(Per Ung)生于1933年,是挪威当代最重要的雕塑家之一。他创作了大量既具有古典主义精神又具有现代表现主义神髓的作品。他曾经为挪威各地创作了许多著名的纪念性雕塑,他的作品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直击观者的内心,扭曲的人体、夸张的动态、极具表现力的写实功底,仿佛赋予了冰冷的雕塑作品以灵魂,活灵活现地诉说着人世间的喜怒哀乐。主要作品有《Johan Halvorsen》《LlggendeMan》、《Crucifixion》等。
  挪威艺术家奥德?纳德卢姆(Odd Nerdrum)生于1944年,他的绘画作品中具有当代人的思想和精神状态,他坚持古典主义写实风格,以作品中流露出的哲理和超越现实的方式,来反抗现代主义的新之崇拜,他坚持融写实与意象、传统与当代为一炉,守护着自己独特的画风。他曾经在美国洛杉矶和纽约举办过大型个人作品展,以娴熟的写实技巧和如同一个哲人或预言家般的视角,来审视当今世界,主要作品有《母亲》《荒凉景观中的婴儿》等。
  挪威艺术家惑空。古尔沃格(Haakon Gullvaag)出生于特隆汉姆,是当代挪威最著名的肖像画家,作品经常引起评论界的争议。古尔沃格是一位经常在旅行中获取绘画灵感,不断闯荡世界各地的艺术家,他的绘画作品诉说了动荡和搜寻的不安。他既为贵族名流画像,也为普通民众和自己画像。他的作品既被悬挂在挪威首相办公室、最高法院、国家大剧院和挪威国家博物馆,也悬挂在寻常百姓家。在当今绘画领域处于旨在使表现主义重新恢复昔日传统的时刻,他以鲜明的个性站了出来,并翻开了表现主义新的一页。主要作品有《Sonja》《H.M.King》等。
  4.精神的救赎,探索人性关怀的挪威当代艺术
  挪威艺术家巴德?布莱维克生于1948年,生活和工作在挪威、瑞典和中国。布莱维克不断探索大众与材料和形状,结构与规模之间的关系,以及作品中内在潜力的发掘。布莱维克的结构概念可以被理解为重载艺术家自己经验和回忆的一个容器,他的展览遍布欧洲及纽约的画廊与博物馆,对于他的代表作品《听》,布莱维克解释说:“耳朵总是让我很感兴趣,它们的形态展现了我们原始的神志,它们完全独特的形态也许和指纹一样独特。对我来说,用雕塑去勾画出它的形状和象征是极有意思的。”
  挪威艺术家Elisabeth Helvin擅长雕塑、绘画、摄影等。Helvin认为艺术对心灵受伤的人们有治疗效果,最具代表性的雕塑作品《天使》是通过一只天使捧着盛满蓝色晶体的器皿,在那儿安详地仰望。艺术家对此件作品解释说:“你知道吗,那是人类苦难的泪水,被纪念在天上。”除了创作雕塑,艺术家致力于帮助失去了父母的儿童和已经失去孩子的父母,通过用谈话的艺术帮助失意的人们重新找回自我,艺术家认为这个工作大于艺术作品本身的意义。
  挪威艺术家玛瑞安通过置换艺术展现自己的个人观点。她创作的《女秦俑》系列作品在世界各地进行了展览,她亲手制作的女秦俑,特意使用了陕西的胶泥和刻刀,反映了妇女在战争中的创伤。玛瑞安的《女秦俑》系列作品是将男性置换为女性,以象征和隐喻的手法来揭示女性所遭受的战争苦痛,同时将中国特有的“文化符号”秦俑转换成了“生命符号”,艺术家希望能为世界和平做出点贡献。
  5.艺术形式的跨界,注重参与性与互动性的挪威当代艺术
  挪威艺术家Borre Sathre的作品中,空间、回廊、暗角、填充的动物是经常出现的元素,加上仔细控制的灯光和声响,如奇幻迷宫一样把观众带到另一个世界。与其让已经对多媒体免疫的观众惊奇一下,艺术家更情愿吸引观众进入和参与到他所创造的梦境中。主要作品有《Beauty’s SummerDead》等。
  挪威绿色剧团是一个总部在奥斯陆的艺术团体,该团体由来自装置艺术、表演艺术、音乐艺术等的多类艺术家组成,是目前挪威最具创意的艺术团体之一。绿色团体作品的特色是将看似互不相关的技术和材料之间构建起一种微妙的联系,以独特的方式将先进技术和传统工具相结合,以此展开一场封闭式的对话,从而产生出结构复杂和具有空间感的艺术作品。该剧团已经在世界上的各类艺术活动中展示过其作品,如绿色剧团在2010上海双年展就展示了大型装置艺术《问号大合唱》,并举办了一场表演艺术音乐會,受到人们的好评。
  挪威艺术家艾琳?梅尔伯格是一位很有影响力的装置艺术家,擅长于通过装置艺术来表达自己的心声。如图所示的梅尔伯格的装置作品是一个从外面看来不起眼的大木箱,当你进入内部空间,里面挂满了珠子、闪亮的照片和马赛克瓷砖,唯一的光源来自于一个旋转的圆筒金属灯,地板和天花板装饰着六万块小镜子,让观众成为中心,梅尔伯格想要表达的心声是书籍的好坏不应该只凭封面来判断内容。
  6.摆脱固有创作模式,挪威当代艺术的多元化形式表现
  挪威艺术家摩藤?威斯卡姆(Morten Viskum)出生于1965年,被认为是当代挪威最具争议的艺术家之一。1993年,本是一名兽医的他被奥斯陆美术学院接收为学员,1995年因《老鼠/橄榄》活动引起人们的关注,成斯卡姆活跃于各类国内外重要艺术展,其作品《从未停止绘画的手》是他用一只死人的手所画的第一批画的标题,手是许多威斯卡姆作品中非常重要的符号。用这只手所做出来的画,特征十分明显:短促有力的线条、垂直效果、多层次多色调,让观看者感受到一种节奏感。通过使用一只死人手作为画笔,威斯卡姆将人们的关注引到了创作的过程。威斯卡姆用这只手所创作的作品更具观念性,画作背后的意义远远超过了画面本身,这是威斯卡姆运用观念进行艺术创作的代表性作品;他的另一类作品是《字母组合》系列,此系列所有作品都跟美国艺术家罗伯特?劳申伯格最有影响的《字母组合》作品有关。   挪威艺术家阿尔弗雷德?维加斯瓦德(AlfredVaagsvold)是一位实验艺术家,擅长使用多元的媒介来创作。他的装置作品总是呈现或反映着正在发生中的社會事件,他的雕塑则着重于创作各种新的形状和造型。他不想模仿大自然,想制造直接生动的东西,不希望观众能从作品中看到任何具体的提示或比喻。希望观众从作品中看到姿态、运动、书法般的笔触,以此激发观众内心的生命和希望,主要作品有《道路》等。
  挪威艺术家格瑞塔?莱夫萨(Grete Refsum)出生于1953年,她在从事视觉艺术研究的同时把研究结果反映到她的艺术作品中,并把这些结果发表到国际性的刊物和参与到国际学术研讨之中。格瑞塔的作品总是和哲学、精神性以及宗教相关联。格瑞塔探索出一种个人化的用金属捆绑半透明状碎片的技术,并把它们织成网状以支持她的创作主题。她的灵感来源于现代主义、手工艺以及各种哲学和科学。格瑞塔把自己的艺术定义为将女性与冥想传统相结合的方式,其作品反映了她对环境和伦理的关切、生态学的可持续发展、和平的关注。
  挪威艺术家A K Dolven的实践艺术包括电影、录像、摄影、绘画、装置等。她的创作将人体作为承载了人类情感和心绪的器皿,从以人为本的立场考虑个体存在的本质条件,以及这些条件潜在的哲学立场在美学标准中所具有的反映和意识。Dolven的影像作品《寻找平衡点》是围绕挪威罗浮敦群岛的极端景致的创作实践,将这里冬季与夏季两种极端的气候当作背景记录下来,以反映出同城市环境对照而言更为纯净和简单的现实存在,自然环境中粗糙和简单的透视成为她的创意温床,当她抛开人类的经验之谈,回归到基础和本质,就拓宽了长久以来所形成的固有视觉艺术范畴。
  挪威艺术家Simen Johan毕业于纽约视觉艺术学院,出生于1973年,善于应用新科技手段进行艺术创作。他经常在自然保护区内拍摄当地的动植物,并用雕塑及数码技巧将之与他所创造的环境相融合。主要作品有《Until the KingdomComes》系列作品等。
  从自然出发的挪威当代艺术,坚持大胆的创新,在多种艺术形式的跨界中没有流于形式主义,对于材料与科技的应用、传统艺术的继承、实践艺术的开展方面都有了众多突破。善于应用艺术语言直击心灵的艺术特征、关注社會各个阶层的人性化创作理念,使风格独特的挪威当代艺术不仅吸引了众多藏家,也受到普通民众的关注和认可。
  四、健康的市场环境,自然形成的挪威艺术市场
  挪威是个人口仅五百万的国家,这里平均生活水平高,贫富差距不大,随着生活的富有,人们把越来越多的钱投资在艺术上。挪威艺术品市场影响力最大的当属爱德华,蒙克(Edvard Munch),在挪威的艺术品拍卖交易中,作品最多也是最吸引人的。蒙克将挪威艺术推入了世界人民的视野,并积聚了人们对挪威艺术的优良口碑。尽管如此,挪威的艺术史是在蒙克之前就已经存在了,也不會因为他的去世而结束。直击心灵的挪威艺术在健康的市场环境推动下,自然地形成了艺术市场。
  1.挪威大众对艺术的喜爱和理性认知
  挪威人十分喜爱艺术,被戏称“海盗后代”的挪威人,从来不把维京时代的文物私自往外出售,几乎是一种全民族的自觉,根本不用法律的监督。挪威人对艺术欣赏很普及,无论商场、饭店、旅馆、办公室、个人家庭,甚至连医院与政府机构都能看到墙上挂有艺术品,而且那些艺术品几乎都是原作,商品画在挪威没有什么市场,艺术作品不會因为艺术家的职位而有特别的市场价值,挪威大众对艺术有自己的理性认知,单靠炒作的艺术家在这里很难生存。
  2.艺术媒体的发达
  挪威的艺术媒体很发达,人们从各种媒体上都能看到各种艺术讲座和各地展览的信息。人们经常阅读英语杂志《艺术评论》《艺术平台》《艺术报纸》,或是德语刊物《艺术》等,以获取艺术方面的信息。每天的报纸关于艺术界和艺术品市场的信息,以及艺术文章的版面很多,如Aftenposten、Dagens Norungsliv、Klassekampen。在Morgenbladet周报上,也有各种艺术的评论文章,以及一些艺术家彼此交流的观点,甚至于黄页都可以作为了解艺术品市场最新动态的来源,在黄页上有自蒙克之后挪威重要艺术家的排名。
  3.收藏家对挪威艺术的推动
  挪威的本土艺术收藏者分为两类,一类关注古典艺术,一类关注当代艺术。这两类收藏家都很偏爱自己国家的艺术品,但是目前也有古典艺术收藏家购买当代艺术品。挪威艺术品收藏界最重要的人物当属Hans RasmusAstrup,他所有的藏品都放在Astrup Fe arnley博物馆中,Astrup购买了许多如达明?赫斯特创作初期的作品并把它们放在奥斯陆展出,Astrup成功地把大众的限光吸引到艺术上来。挪威船王家族掌门托马斯一奥尔森是著名的蒙克艺术收藏家,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希特勒憎恨以蒙克为代表的表现派画家的作品,将蒙克绘画定义为“病态、疯癫”,奥尔森得以从纳粹手中低价收购了30多幅蒙克作品。其他挪威的主要收藏家有广告商罗尔福?霍夫、经营性用品连锁店的商人杰克?赫尔格森、出版商厄灵?卡集、投资商克里斯滕?斯外厄斯等。此外,挪威的大型企业也收藏艺术品,诺尔迪阿银行收藏了一大批重要的挪威和国外的当代艺术品,电力企业海德鲁也收藏了许多挪威艺术品。对于本土藏家而言,有些人不管保值的问题,只要自己喜欢,价格合理就會买,但基本上大多数藏家是出于既能欣赏又有收藏价值的观点去购买艺术品。
  国外的挪威艺术品收藏家,大多数来自美国和德国,他们在购买非当代挪威艺术作品时主要是针对蒙克的作品,而对于挪威当代艺术的购买现在也越来越多,他们时常通过布罗姆奎斯拍卖行、GWPA拍卖行、Berntsen经销商购买想要的作品。
  4.拍卖行、美术馆的经营现状
  在挪威的艺术品销售市场中,布罗姆奎斯特拍卖行和Grey Wedels Plass AukSjoner(GWPA)拍卖行,同时也是经销商的他们占据了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2002年,网络拍卖行Fine Art开始在WWW.fineart-no.KaareBentsen这个网站上拍卖艺术品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这三家拍卖行都是以挪威艺术品为拍卖重点,而蒙克作品的拍卖收入仍占据他们营业额相当大的一部分。苏富比拍卖行和克里斯蒂拍卖行在挪威都开设有分行,但是并没有在挪威举办拍卖會,这两家国际拍卖行在挪威艺术品经营投资领域扮演着比较重要的角色。   挪威艺术品市场的主要市场参与者有K美术馆和Riis美术馆,这是其中比较著名的两家,此外还有christianDam、Fotogalleriet、Standard、MGM等几家美术馆。国内外的藏家对这些美术馆的评价很高。在K美术馆中,除了有挪威艺术品,还有许多著名的外国艺术家作品。Standard美术馆的创始人是Furnevik,Standard美术馆是一家专门为国内外年轻艺术家展出作品的艺术机构,据Furnevik说,现在的收藏家们对挪威当代艺术品的兴趣在过去几年中空前的上涨。
  5.画廊、协會组织的健康发展
  挪威的画廊大多免费向艺术家提供办展场地,包括印宣传册及联系媒体,然后售出作品的40%左右作为提成,如果没有卖出画,画廊就没有收入。不同画廊经营不同风格的作品,有些画廊拥有自己的固定客户,有些只接受固定艺术家的作品,轮流地替他们办展。画廊一般都是提前一年安排好展览节目。在挪威有各种自发的协會组织,會员每年交一点点會费,就可以享受办展的优先权,通常这样的协會组织都有自己的活动场所,定期举办绘画训练班、采风活动、画展等。协會组织都是一种非盈利目的的社會活动组织,经费通常由會员们自己筹备。各色的协會组织在挪威很受欢迎,人们与相同的爱好者聚集在一起学习交流,是一种很健康的艺术组织形式。
  6.活跃于世界的艺术品展览与交流
  挪威当代艺术活跃于世界艺术舞台,画廊、协會组织、政府每年都會在世界各地举办众多的展览与学术交流。挪威的众多当代艺术家如威斯卡姆、Grete Refsum、ElisabethHelvin、玛瑞安等都通过与画廊或协會组织合作在世界范围内举办了众多的展览与学术交流,提升了自己的影响力。挪威政府也举办了很多艺术交流活动,如在2011年12月挪威驻华使馆组织中国一些美术机构的负责人进行了为期一周的“中国一挪威,行走在艺术之路上”之旅。通过举办这种诸多的艺术交流,促进了挪威与其国家艺术机构的紧密合作与项目开展。
  健康的艺术市场环境,推动了挪威艺术市场的发展,注重国际交流的挪威艺术在国际艺术市场中逐步地走向成熟。
  五、从震撼心灵到震撼艺术市场。挪威艺术市场的成熟
  源于自然,关注心灵的艺术作品是极易引起人类共鸣的话题。随着在全人类经济迅速发展中自然生态的严重破坏,抑郁者与心灵受创伤的人群迅速增长,人们逐渐把目光集中在对于自然和自身问题的关注中,而好的艺术作品对于生态环保问题和人类自身问题具有精神治愈的显著作用,于是当代艺术作品中的自然题材与关注心灵的创作就极易引起人们的共鸣。
  震撼人心的艺术同样震撼艺术市场。在美国东部时间2012年5月2日晚7点,纽约苏富比印象派及现代艺术专场拍卖會上,挪威艺术家蒙克的经典作品《呐喊》作为第20件拍品登场,最终以1.19亿美元成交,创造了有史以来国际艺术品拍卖的最高价格纪录。对于这幅作品《呐喊》,蒙克曾经这样描述:“我和朋友一起去散步,太阳快要落山时,突然间,天空变得血一样的红,一阵忧伤涌上心头,深蓝色的海湾和城市,是血与火的空间。朋友相继前行,我独自站在那里,突然感到不可名状的恐怖和战栗,大自然中仿佛传来一声震撼宇宙的呐喊。”蒙克的作品带有鲜明的主观性和悲伤感,他的艺术风格启蒙了20世纪众多国内外艺术家成为表现主义大师,并直接影响了今天挪威当代艺术中核心精神的形成。蒙克的作品《呐喊》创造了艺术拍卖的奇迹,标志着关注心灵的艺术受到国际艺术市场的认可。
  美丽的森林和挪威人以自然为本的生活理念,使得挪威艺术家在关注自然的基础上去更进一步探索人们心中的森林。通过艺术作品与观者建立心灵沟通的桥梁,透过自然将人们心灵的世界开启。挪威艺术(包括实用艺术与纯艺术)正因归于人心,所以受到了民众与藏家的共同认可,并伴随着健康的国内艺术市场氛围,以及活跃于国际舞台的艺术交流,使其艺术市场走向了成熟。一幅《呐喊》引发了全世界的人们对挪威艺术市场的新一轮关注,而极具感染力的挪威当代艺术也必将在国际艺术市场的发展中继续呐喊着!
其他文献
幽灵是什么?  简单地说,指那些神出鬼没的东西。  那么,所谓的“幽灵”飞机、“幽灵”船又是什么?  自近代以来,人类蒙受神秘灾劫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飞机与船只的失踪。其实,这类失踪事件已非稀奇,稀奇的倒是失踪后的飞机与船只完好如初的重新出现。这些无人驾驶的飞机与船只,就像一只幽灵一般从另外的时空返归到了地球上。  1985年,一架失踪了差不多半个世纪的双引擎客机,在新几内亚的一片森林沼泽内被发现。
  
文:罗伯特·沃德(英国利兹大学教授) 译:梦佳    艺术与设计教育的“开放进程”    非常奇怪,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艺术教育发展的种子竟然萌芽于英格兰北部。常常被忽视的基础设计课程的发展为艺术院校开拓了新的创造性的可能,使得人们从复古主义的泥淖中跳脱出来。如果没有教学方法的改革,享誉全球的新英国雕塑是难以企望的。而这个变革由维克多·巴斯摩尔和哈瑞·都柏朗发起。  包豪斯学派的创意设计课程在
青木源林海是一个天然林场。野生蘑菇布满有着青苔的洞穴,林子的上方隐隐约约可见富士山的轮廓。   在过去30多年里,日本人每年秋季都会有一次搜寻自杀者的活动。警察、自愿者以及媒体记者一起进入林中。这种每年一次的大搜查始于1970年。开始的几年,“收获”的尸体稳定地保持在大约20具左右,可10年前,这个数字却大大增加。1994年发现57具尸体,到1999年,已达创纪录的70多具尸体。   每20分
继2009年之“城市绿洲.海市蜃楼─香港国际雕塑创作营”后,第二届香港国际雕塑创作营将以“木换境移”为主题,于12月17日开始举办一系列国际雕塑交流活动。  香港雕塑学会副主席莫一新向新闻界介绍,此次活动邀请到16位来自中国内地、香港以及海外的艺术家参与为期13日的现场雕塑创作示范,并以退役火车路轨枕木再创造出圆雕、群雕、浮雕或图腾作品,赋予了枕木新的生命和意义。  他还说,以“木换境移”为本届雕
(承上期《雕塑》道教造像专栏)    三、西魏:地方官吏对道教造像的支持    1、现知最早有道像的石窟:福地水库石窟  建于商魏政权第一年,即大统元年(535年),原位于陕西省宜君县福地水库中心小岛的水边,20世纪90年代被有关管理部门砸毁,造像数块运到县文化馆仓库堆放,难以复原。窟高1.5m,四面造像,正壁为佛教,造像左右分为三部分:中间为佛龛,龛左为长篇发愿文,龛右为像主像。佛龛中央为坐佛,
作为一部硬科幻电影,《流浪地球》涉及不少科学知识,其中有的比较引人注目,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电影中那几个有趣的科学故事吧!  太阳什么时候会灭亡?   占有太阳系总体质量99.86%的太阳,诞生于大约45亿年前的一次星云坍缩。太阳是一颗黄矮星,它释放的能量来源于其中心氢气的聚核反应,如同大量氢弹在内部不断爆炸。黄矮星的这种聚核反,应大约能持续约100亿年,由此推测,太阳大约还能再燃烧55亿年左右。
毕业于英国伦敦国立密得塞克斯大学艺术学院,获得艺术硕士学位。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会员,中国雕塑学会会员,海南省雕塑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海口市文化艺术传播研究中心创研员。  1991年起先后先后在广州美术学院、广州雕塑院、海南大学、海口画院学习和工作多年。2000年创办海南凌博雕塑艺术有限公司,任艺术总监。雕塑作品曾经参加中国美协主办的“14届新人新作展”,中国今日美术馆主办的“首届
记:现在有个现象。从设计转而从事雕塑或当代艺术的艺术家往往能做出非常精彩、有思想的作品,中国纯艺术专业培养的很多雕塑家却往往做不了设计,对于新材料、新技术、新的社会动向往往不如设计界敏感,整体趋于沉闷。这样下去,我心里颇有些替中国的学院雕塑担心,“雕塑”专业出来的学生还有什么特色,还有什么竞争力呢?您是纯雕塑领域出身。现在又在城市设计学院任职,可以说是从纯艺术走入了设计,我想听听您对此的看法。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青城古镇民居墀头砖雕装饰的形态特征、表现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研究,阐述了青城古建筑装饰艺术的特色及其文化背景,对于甘肃地域艺术资源体系的构建、青城古镇的保护和开发、开拓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视野,均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青城;墀头;砖雕装饰;艺术风格  青城古镇位于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北部的狭长黄河谷地,历史上曾是重要的屯兵要塞,后以盛产优质水烟而闻名全国。明朝中期,在水烟贸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