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微-纳流控芯片的制备及在蛋白质电动富集中的应用

来源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ltc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展了一种以"二次刻蚀"技术制备玻璃微-纳流控芯片的新方法.首先,采用紫外光刻和化学湿法刻蚀技术在玻璃基片上加工微米深度的微通道;去除剩余的光胶后,在刻有微通道的基片上旋涂一层新的光胶;再通过二次紫外光刻和湿法刻蚀在该基片上加工深度小于100 nm的纳通道;最后,采用室温键合技术,将带有微纳结构的基片与盖片封合制成玻璃微-纳流控复合芯片.利用本方法可以在普通化学实验室以简易的设备制得具有微-纳米复合结构的玻璃芯片.将此玻璃微-纳流控复合芯片成功地应用于以电动离子捕集技术富集荧光素钠异硫氰酸酯(FITC)标
其他文献
图书馆是大学生们学习、查阅资料、获取知识的渠道,图书馆内有着丰富的书籍资源供读者借阅,如今的人们重视自我的培养,去图书馆学习成为学生群体的一种学习方式。为了方便书
研究了氟烷磺酰氟/双氧水/氢氧化钠/丙酮体系与6个苄醇衍生物的氧化反应,其中氟烷磺酰氟包括HCF2CF2OCF2CF2SO2F,n-C4F9S02F和n-C8F12SO2F.最优反应条件为n(苄醇衍生物):n(氟烷磺酰氟):n(
研究了双核金属多重键配合物Cp2 MM'(μ-C8 H8)( MM'=ScMn, TiCr, ScCo, TiFe, VMn, VV, CrCr)的结构和成键模式。计算结果表明,对于28价电子体系, Cp2 V2(μ-C8 H8)基态为含V-V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