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隆颏术后骨膜下成软骨一例
【机 构】
:
430014 武汉市协和医院整形外科(现工作单位武汉市中心医院整形外科);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整形外科,430014 武汉市协和医院整形外科;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整形外科
【出 处】
: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发表日期】
:
2015年21期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颈部及耳后联合扩张皮瓣修复面部大面积瘢痕的效果。方法2007年1月至2011年5月,对8例面部瘢痕患者进行治疗。根据面部瘢痕面积以及颈部和耳后供区大小不等的特点,选择大小合适扩张器,将扩张器同时置于颈部及同侧耳后,注水扩张3~6个月,充分扩张后皮瓣相连呈"鱼鳔样",在扩张区域设计超长皮瓣向面部转移修复同侧面部瘢痕。结果用颈部耳后联合"鱼鳔状"扩张的方法修复面部瘢痕患者8例。1例扩张皮瓣的远
目的评价釉质微打磨联合威十漂白治疗氟斑牙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口腔科就诊氟斑牙Dean4级患者共40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完全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20例患者采用釉质微打磨联合威十漂白进行治疗,B组20例患者仅用威十漂白进行治疗。对治疗前、治疗后Vita值及敏感度进行评价。结果A组疗效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96,P<0.05),A组患者治疗后敏感度为20.0%
目的探讨基质血管组分(SVF)与自体脂肪混合填充隆乳术的临床效果。方法15例受术者于局部麻醉下,采用SVF与自体脂肪混合填充隆乳术。分别于术前、术后行能谱宝石CT胸部三维重建,测量乳房皮下厚度,观察术前、术后乳房轮廓改善和并发症。结果脂肪颗粒注射2次3例,其余均注射1次。术后6个月对注射效果表示满意13例,比较满意2例。乳房皮下厚度术前右侧(11±4) mm、左侧(11±6) mm;术后6个月右侧
目的探讨缺损区邻近穿支皮瓣修复小面积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23例皮肤浅表肿瘤的患者,术前便携式多普勒超声仪在病灶周围探测穿支,供术中参考。尽量在皮肤松弛的部位进行探测。切除病损后皮肤缺损面积1.5 cm×2.0 cm至5.0 cm×4.0 cm,均采用缺损区邻近的穿支皮瓣修复创面。结果23例皮瓣全部成活,切口Ⅰ期愈合。术后随访3~6个月,外观满意,肿瘤患者在随访期间未发现复发。结论缺损区邻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