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制度伦理看养老并轨难在哪里

来源 :决策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zheng3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段时期以来,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与企业职工养老金“双轨制”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所谓“双轨制”是指不同用工性质的人员采取不同的退休养老金制度,特指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采取的不同的养老制度。据了解,企业人员是单位和职工本人按一定标准缴纳,机关事业单位的则由财政统一筹资。支付的渠道也不尽相同:企业人员由自筹账户上支付,而机关事業单位则由财政统一支付;另外,享受的标准不一样,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标准远远高于企业退休人员。随着公众对养老金问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双轨制”的弊端也逐步凸显出来。人社部官员已明确表示并轨是方向。既然方向已定、目标明确,那么,当下就该下真功夫、出实招,从制度层面走向并轨。
  并轨难在哪里
  第一,并轨的最大难点在于群体间的利益协调。并轨就是要改革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碎片化”,建立一体化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就会触及众多事业单位人员的利益,要让这些人像企业员工那样在职时掏腰包,退休时少拿养老金,自然会引发不满,产生抵触情绪。为什么前几年试点省份大都持观望态度而逡巡不前?从改革方案的难产即可窥见一斑。
  第二,并轨的最大瓶颈是事业单位人员担心待遇会降低。“双轨制”形成后,事业单位人员退休后按退休前工资的一定比例发放,并与在岗者工资增长挂钩。多数退休者退休金一般不低于退休前在岗档案工资的 70%,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者大多在80%以上。并轨后,很多人预期的养老金将会出现三六九等,养老待遇降低。
  第三,并轨的新旧制度衔接较难。这种由权力设计出来的养老金“双轨制”,保护了权力设计者自身的利益。况且,改革后,特别是事业单位人员将与企业职工一样缴纳养老保险费,统账结合,部分积累。那么改革前所欠的那部分养老金如何解决?并轨后又面临多大的资金压力?
  第四,并轨的体制性障碍,难以一碗水端平。从前几年试点省份的改革看,公务员养老体制不并轨,事业单位并轨;大部分省市不并轨,几个省市并轨,使得试点改革不仅面临着利益壁垒,也面临着公正性的质疑。从单位性质上看,许多事业单位直接承担着国家授予或委托的公共职能,有的还直接承担社会管理职能、社会服务职能,还有的承担文化传承与创新职能,性质上、职能上与许多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并无二致。如果真要改革,只将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向企业去靠拢,而不同步改革政府机关及公务员,难以做到公平公正。
  并轨如何突破
  第一,并轨首先要破除“权力自肥”机制。目前,中央正在积极推进政府职能改革,限制政府权力,这为养老制度改革创造了有利氛围。改革的着力点就在于打破这种固化利益群体的限制,而其中的关键之处就在于政府需要有“壮士断腕”的勇气,要舍得牺牲自我利益。
  第二,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职工养老金一并并轨。人社部官员曾表示,所谓“并轨”并不是简单地把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制度“并入”企业养老保险制度,而是朝着一个共同的方向改革和推进,最终取消“双轨制”。既然目标明确,那么,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必须一起进行,实现缴费义务平等、制度结构相同、待遇计发办法一致,单独进行改革是行不通的。首先将制度并轨,在统一制度的规范下实现养老保险的起点、过程实现公平;其次是缩小差距,缩差应该是采取渐进、稳妥改革和增量改革的方式,机关事业单位的现有养老金水平不降,但其增速将会控制,同时把企业养老金逐步合理地调上去,逐渐缩小两方面不合理的差距。
  第三,加强顶层设计。顶层设计的关键性任务就是确立新理念、排除体制性障碍、优化制度安排。进一步明确公平、正义、共享的建制理念,维护法定养老保险制度的统一性,提升制度的公平性与互济性,真正形成养老保险多层次化,保障这一制度的可持续性。在制度优化中,关键是要合理确定法定养老保险制度的统筹层次与均衡责任负担,同时理顺与之相关的管理体制、财政体制。必须明确的问题是顶层设计到底由谁来操作,有无具体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改革既需要顶层设计,亦需脚踏实地,打破一方得益、一方受损的惯性思维,找寻各方都能接受的最大公约数,真正朝着一个共同的方向改革和推进,最终取消“双轨制”,走向并轨。
  关于养老金制度的改革,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处在探索之中,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可作以参考和借鉴。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SNHG12在肾透明细胞癌(ccRCC)中的意义,并对SNHG12进行靶基因预测,为SNHG12在ccRCC中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借鉴。方法:利用UALCAN数据库分析ccRCC
在追求和谐发展的今天,高校办公室要拓宽办公室职能,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围绕学校中心,承担好收集信息、辅助决策、沟通协调、传播信息、提供服务等职责.
自2015年起,湖北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进“一项建设、三大工程”。科技成果大转化工作作为三大工程之首,力争通过多方主体协作联动,将湖北建
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灵魂,是企业管理精神中最核心的部分。在国内经济从高速增长向次高速增长调整转型的重要时期,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我们必须坚持“文化兴企”的理念,积极推进“文化强企”战略,对企业原有的文化进行整合、创新,营造和培育先进的企业文化,努力用先进的文化力,提高企业的创新力、形象力和核心竞争力。  一、明确发展方向,深刻认识文化软实力的意义  (一)引领企业发展的导向力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
高粱是全球第五大谷类作物,具有抗旱、耐盐碱、耐瘠薄等特点,是重要的粮食和饲料作物。本文从高粱食品、酿造原料、畜禽及养殖饲料、生物燃料四个方面详细阐述了高粱深加工产
论文以2005—2010年5年期间16种体育类核心期刊刊登的田径论文645篇论文为研究对象,利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等方法,总结田径科研中取得的成果,找出问题与不足,从而更好地指导田
为了研究弱光条件对南方鲜食枣果实活性氧代谢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以‘罗江调元枣’为试验材料,在花后约45 d对其进行遮阴处理[不遮阴(T1)、轻度遮阴(T2)、重度遮阴(T3)],期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