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俯卧位机械通气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120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1、观察组2、观察组3以及对照组,每组30例患儿,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不同时机的俯卧位通气治疗,各组均采用相同的优质护理方式。比较各组患儿各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Sa O2、Pa O2、Pa CO2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各组患儿治疗前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观察组1 Sa O2从(80.25±4.95)%升高至(95.32±5.12)%,Pa O2从(5.83±3.04)k Pa升高至(9.14±3.25)k Pa,对照组Sa O2从(79.98±5.12)%升高至(92.15±5.02)%,Pa O2从(5.87±2.95)k Pa升高至(7.55±3.20)k Pa,而观察组2与观察组3的各项指标较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程度小于观察组1;在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1有4例颅内出血、3例相关性肺炎,而观察组2与观察组3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30.00%与33.33%,3组观察组患儿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但就预防程度而言,接受全部俯卧位机械通气的观察组1患儿不良反应的出现情况最少,预防效果最优(P<0.05)。结论:俯卧位通气能有效改善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的氧合,提高氧分压,降低二氧化碳分压,并发症较少,安全性较高,临床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