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儿科门急诊的抗过敏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其使用的合理性,以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过敏药物。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惠州市惠城区水口人民医院儿科门急诊含抗过敏药物的处方,分析不同种类抗过敏药物的使用情况、不合理现象以及儿童药物利用指数等,进而判断该院儿科门急诊抗过敏药物使用是否合理。结果抗过敏药物中孟鲁斯特纳的销售金额最多,为6434 378.97元;盐酸西替利嗪的使用频次最多,为945 324次;氯雷他定、复方甘草酸苷、异丙嗪和盐酸苯拉海明的金额频次比均为1。抗过敏药物主要应用于过敏性鼻炎、哮喘、荨麻疹和支气管炎,其中过敏性鼻炎应用最多,占33.00%。10种抗过敏药物中,6种药物利用指数大于1,其中盐酸西替利嗪最大为1.75,氯雷他定最小为0.89。35 479张处方中,共有7450张不合理用药,占21.0%;不合理用药原因包括用药剂量错误、不符合适应证或患儿年龄以及频繁给药,其中不符合适应证和年龄的不合理用药现象较多,分别为6.24%和6.67%。结论该院儿科门急诊抗过敏药物中盐酸西替利嗪使用较多,患儿疾病以过敏性鼻炎、哮喘、荨麻疹和支气管炎为主,不合理用药情况主要见于用药不符合适应证和患儿年龄,需要进一步指导和监察抗过敏药物的使用,避免不良现象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