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的美好初恋

来源 :现代妇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zi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跟董申生于1945年4月相识,当年秋天,我们的恋爱就结束了。这真像一场美丽的梦,但初恋的感觉影响了我一生,让我觉得人生是一个美好的存在。
  有一次,我买了音乐会的票,约董申生到兰心大戏院听音乐会。我提前到场入座,右边的空位是留给董申生的。乐曲前奏快开始时,穿着一身白衣的董申生像天使一样走进来。我们那晚听的是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其中一个乐章是《死亡进行曲》,讲述的是至死不渝的爱情。我沉醉在音乐里,身旁坐着我的天使,幸福感使我眩晕。
  不敢说“我爱你”,我该怎么表达我的感情呢?我写在日记里,然后把日记拿给她看。
  有一两次,我到她家去,在门外透过窗户看到董申生在阅读。她低着头在看我的日记,淡红色的发结散发出异样的光彩。我看到她在笑,觉得那笑容像蒙娜丽莎的微笑一样。

  有一次,我写了一张字条给她:“我想拥抱你,亲吻你一下。”字条是装在信封里的,我散步时交给她,让她回家看,但第二天见面时我就不敢吻她了。那真是一种遗憾!我85岁时还觉得那是一种遗憾,但当时的青年就是这样的。
  还有一次,我约她到文庙玩。文庙是祭祀孔子的庙堂,庙堂里有水池,水池中有高低不平的石头。我走在前面,她跟在我后面踏着石头前进。她走到中间,石头在晃,我走过去想要扶她,她却已经跨过来了。我没有扶住她,她也没有倒在我怀里。我为什么害怕身体上的接触呢?大概是怕唐突了她吧。
  我到今天仍有刻骨铭心的感觉,因为和董申生的初恋,让我第一次感觉到女性的美。
  我和董申生最后一次见面是在古今书店。那是1945年的秋天,我跟麦秆正在谈书的事,董申生来了。我和她没有说话,因为已经确定分手了。她身穿一件黄颜色的大衣,站在书店门口。阳光在她身后照着她飘动的头发,发梢是金黄色的,她被裹在一种圣洁的金光中。我看到她眼中宁静、平和的神色,也包含着无奈、惋惜。她没有进书店,而是微笑着说:“再见。”然后她就走了,这个“再见”就是永别。
  一直到我妻子妙英于1998年去世后,我才跟董申生恢復通信。妙英临终前跟董申生的妹妹董龙生讲,她走后希望我跟董申生结合,希望我有一场黄昏恋。我做好了准备,如果与董申生结婚,我愿意放弃写作,不再做翻译,只和她做伴,共度晚年。我跟孩子们说了,他们都表示理解和支持。可是董申生在美国,她不愿意回来,我也不愿意去美国。此后,我们再没有通过电话。
  2005年,董申生去世,但我对她的记忆永远定格在那遥远的年代:1945年,我21岁,董申生17岁。
其他文献
查阅文献,从改善学习记忆、抗氧化损伤、抑制Aβ淀粉肽聚集、调节神经递质平衡和代谢、抑制胶质细胞激活、抑制炎症反应、抑制神经细胞凋亡、调节神经营养因子表达8个方面对
今天为什么有这么多女汉子?  因为很多女人被男人带偏了,她们以为世界上只有一条向外打拼的道路,所以非常辛苦地把自己变成了以成败论英雄的“女战士”。“女战士”多了,天使的翅膀变样了,她们像男人一样争强好胜,非常强势而带有侵略性,用头脑而不是用心去连接世界。  当一个女人是积极而富有侵略性的时候,她就丧失了某种非常美、非常优雅的东西,甚至她就不再像一个女人。  “妇女能顶半边天”这句话,让广大女同胞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