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店河故事三题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hdengm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果 子 干
   程梅山一口酒嗓子。
   程梅山好酒。喝酒多,越唱越喝,却不伤嗓。烈性的白酒,酒量很大,唱必豪饮。下场,进“入相”门,就直奔衣箱,那里有尚秋云给他温的酒,温乎乎的,暖融融的。嘎吱一口,很享受。
   程梅山唱旦角,唱了一辈子,喝酒却没有一辈子。他是在尚秋云结婚后不喝的。
   在此之前,程梅山还抽烟,烈性雪茄。尚秋云老劝他,抽这样的烟,喝如此的酒,会坏嗓的,得戒。程梅山淡然一笑,说:嗓子不好的,不抽烟不喝酒也好不了;嗓子好的,抽烟喝酒也坏不了。
   尚秋云就不再劝,只是试着吸了一口,呛得半晌说不出话来。
   喝多了,容易话多,程梅山也不例外,就劝尚秋云嫁人。
   尚秋云瞪他一眼,用的舞台上霸王的眼神。
   ——很有意思,程梅山演旦角,舞台上婀娜得很,下台就能走出生活,男步,大嗓;尚秋云演生角,舞台上下,都是男性感觉。程梅山就没少说她,多在酒后:“你得出戏啊,不然,谁娶你?!”
   尚秋云就低了头,给程梅山弄下酒菜:一碟花生米,几块豆腐干。如此,程梅山就闷头喝酒,喝得有滋有味,配着绿茵陈。
   绿茵陈是药酒,通透碧绿,有点像薄荷。茵陈是袁店河畔的一种野草,绿白两种,初春出嫩芽,正月里叫茵陈,到了二三月便只能称蒿了。
   尚秋云采绿茵陈,加白干泡制成酒,专门给程梅山在夏天喝,一来消夏去暑,二来杀水去湿;伏天里喝了绿茵陈,立秋之后还不闹脚气。尚秋芳还到街巷深处给他买素炒豌豆苗,配绿茵陈,称为“翡翠双绝”。看过去,很有些摆谱,也很有诗意。
   其实,大家都明白,尚秋芳有心,用心。
   大家说程梅山和尚秋云也有双绝的意味,在背后,悄悄说,整个班子上下。
   为什么悄悄说呢?
   怕程梅山恼。
   程梅山比尚秋云大,大十三岁。舞台上,化了戏妆,妻啊夫啊,姐啊弟啊,兄啊妹啊,爹啊儿啊,不嫌。台下,程梅山说,秋云多好的小妮子啊,水灵灵的。我,不配。
   这样说的时候,程梅山一脸的红,窘迫得很,转身就钻袁店街的胡同旮旯,找大酒缸。大酒缸的门脸都不大,两三张桌子而已。酒缸半埋地下,接了地气,酒柔和就不上头。半圆对拼厚木盖,或红或黑,盖着缸口,便是饮酒桌。程梅山也如他人,不再有角的谱,站着,吱上一二两。这样豪迈,更不像舞台上的小女子了,如虞姬,桂英,秋香,梨花,等等。
   尚秋云也不急着嫁,有人求,有人说媒,无动于衷,只要能和程梅山对戏,恩恩爱爱地唱,情投意合地唱,她就心满意足。
   为了能和程梅山对戏,尚秋云在吃喝上讲究。这也不吃,那也不吃,辣的不吃,酸的不吃,白酒不吃,黄酒也不吃,怕坏了嗓子。
   就这样,他和她配戏,配了二十多年。
   二十多年里,不论人马怎样换,他俩不换。大家说程梅山和尚秋云是“绝配”,在背后,悄悄说。
   与尚秋云只演生角不演旦角相比,程梅山还能演生角。这个时候,多因着尚秋云身子不舒服,或者头疼发热喉咙哑。程梅山就反串,如《翠屏山》的石秀,《酒楼耍刀》和《杀僧》两场,演得煞气横飞,观众看得空气里都是酒气,心里无比紧张。然而此时,程梅山是不喝酒的。
   程梅山说,云老板好歇歇,不用给我温酒。
   也算有意思,程梅山就只喝尚秋云给温的酒。
   就这样,二十多年过去了,戏班子散了。人们不喜欢看戏了,戏班子就养活不下去了。
   程梅山就唱不成了。
   尚秋云就唱不成了。
   程梅山喝了一通大酒,酒意间,恶声恶气:小妮子,你就嫁了吧?!听话,趁还算年轻;再不听话,我就去跳袁店河!
   尚秋云就嫁了,嫁给袁店街“隆达”号的小掌柜。“隆达”号的小掌柜一直喜欢尚秋云。结婚那天,两人都是眼泪汪汪……
   程梅山没有哭,喝了两人敬的一杯酒:小妮儿啊,好好生活!
   程梅山就不再喝酒,滴酒不沾。去了汉山寺,剃了光头,坐看山脚下的袁店河流水。
   只是,每年秋深冬初,程梅山就把晒好的柿饼送下山,放在尚秋云家的货柜上。尚秋云爱吃:柿饼掰开,冲开水,再放杏干和鲜嫩的藕片。润嗓。
   这道甜食,名为汉山“果子干”。
  中 药 铺
   柳林泉,喜读书。没有考上大学,还读书。人说读傻了,成“书迷子”了。
   袁店河语境中,“书迷子”不算一个好词,喻某人读书到了痴呆、不可理喻的地步。对此,柳林泉一笑,依然读,特别是多方寻找医书来读。读着读着,成了医生。医生被敬称为先生。袁店河人发音轻软,多儿化音,先生读为“先儿”,还有仙的意味,意味医术高。
   柳林泉是在四十岁左右被称为“先儿”的,柳先儿。被选去县里参加了赤脚医生培训后,大队部的中药铺就也有了他的一席之位。
   中药铺很有些年头了。高台基,大方砖,直筒瓦,花棂窗,正屋顶上一牛皮亮窗。阳光洒下来,柜明,案亮,药香。柳先儿坐堂,不闲说,没有病人的时候,还是看书。多是一本又一本厚厚的医书,宋版,竖排,双页对折,字如指肚儿;打开书,如蝴蝶展翅于案头。俗称“蝶装”。有人来看病、拿药,他不急、不抢,等王先儿先行。要是病人冲他来,他就放下书,点头,一笑。
   王先儿也是一高手。中药铺本就是他家的,好几代了,就在村子中的高台上。现在归了公,王先儿也就成公家人了。成公家人后,王先儿有些不经心,就是上班、领工资的感觉,少了以往的心劲儿。
   柳先儿不,柳先儿觉得给人看病是好事,经心经意。
   这样,医术就有了高下,慢慢地,人们发现。
   某日一早,一男孩匆匆来药铺,手执二分钱高举,言拿肉桂皮,说是姥爷给炖鸡肉吃。王先儿接钱,給肉桂皮,记账。王先儿自言自语:这小孩儿是来走亲戚的吧,谁家的?    快中午,有了答案,小男孩是李家的外孙。从药铺回去后,烧锅,炖鸡,吃鸡肉。又玩上一会儿,就在院子里,小男孩喊肚痛,翻了白眼,嘴唇乌紫。王先儿看了,热敷,针灸,无济于事。王先儿就有些挠头,“不会是受了惊吓吧?”推荐去找神婆儿叫叫魂。
   看着李家人下了药铺台阶,柳先儿放了书,“我出去解个手。”
   柳先儿一绕,到了李家,说:“先别慌,到中药铺找王先儿要点甘草,回来煎水,喝上半碗就好了。”柳先儿特别交待,不要告诉王先儿是他说的。
   果然。
   几天后,王先儿问柳先儿缘故。柳先儿说,您忘记了,就是您教我的:空心头(肚)忌入中药铺。那孩子一早没有吃东西,想吃炖肉,跑来,呼吸急促,就中了百草之毒。甘草,可以和谐百毒。
   王先儿脸红了。只是老脸有些黑,看不出来。他自己能感觉到,很烫。晚上,对着祖宗牌位,他很是叹息了一番:我没有教过他,人家给我的面子呀。第二天一进药铺,王先儿就把自己正对门口的凳子移了一些,有些侧。
   柳先儿还坐在自己的位置,只是找他看病的越来越多。过去认准王先儿瞧病的人,也找个理由,等柳先儿。有时候,王先儿太不好意思,就坐在一旁切药。一片,一片,一片,很轻,很慢。
   柳先儿就定了个规矩,写好,贴在显眼处。意思是,两个医生轮流看病,轮到谁,谁瞧。
   就这样,望闻问切,日子如袁店河的流水。
   不过,静下来的时候,与柳先儿的读书相比,王先儿记笔记,就是当天的医案。包括柳先儿诊治的过程、用药,他都悄悄地记下。今天记,明天记,一本子又一本子,很厚。回去,自己看,给孩子看。大儿子、大闺女不喜欢学医,说这有啥用?中医没有西医快,机器一照,针一打,病好了。望闻问切,太费心神。
   王先儿脸一暗,望了祖宗牌位。
   正读高二的小女儿说,我看。就看了,很认真。高考,报了省里的中医药大学,就考上了……
   现在,袁店河有两家中药铺。柳先儿的大孙子就在大队部中药铺坐堂。没牌没匾,依旧老案老柜,铮亮。
   还有一家,在镇上。药案、药柜的式样和大队部的一样。王先儿的外孙子坐堂。匾额为:王氏中医,始于1896。
   王先儿呢,柳先儿呢,没有啥事,就下棋。有时在大队部,有时在镇上。下着下着,为了一步棋,争得脸红脖子粗。
   只是都老了,脸的红色,更看不出来了。
   ——还有一件事:每到年三十傍晚,两家中药铺都会烧掉一些老账。既然这么长时间不来清,那确实是没钱,或者忘了,烧掉算了。
   这是王氏中医的老规矩。
  大 领 导
   邵曲明是个讲究人。
   关于他的讲究,直到今天,袁店河上下还有不少流传。
   其一,出门自带枕头。可以在外面吃住行,只是得用自己的枕头。枕头也一般,蓝印花布缝制,夏秋装绿豆皮,冬春柏壳,干爽爽,哗哗响。有次遇匪,人家以为是钱的声音。枕头装箱内,随身带。箱子藤质,一条条老藤编制,有些年头了,老漆油亮,包浆泛溢。每每出行,邵曲明还要在箱子里放上几本书。他说,有书,去汉口的路程也就不长了。
   其二,吃饭上,邵曲明也有讲究。讲究不在于吃什么,在于吃时的做派。清水一碗置于手边。夹菜后,先在水中涮上一涮,如此才入口中。他说,这样去油,对身体好。别人不以为然。饭罢,那碗水油汪汪的。他说,出门儿在外饭菜大油大盐,还是清淡为好。
   作为“四季通达”布行的采买,邵曲明在盘点好货品后,也会在柜上忙活,特别是在袁店镇逢集的日子里。
   与周边赵河镇、柳河镇单、三集相比,袁店镇逢集的日子为双日。那时候人们讨好得很,图吉利,红白大事赶双集。人很多,包括“四季通达”布行。邵曲明洗手,挽袖,上了柜台,一条软尺搭肩。来客相中了布品,说了尺寸——那时候不讨价还价——邵曲明就开量。在他的尺下,布品扽得不紧不松,略有宽裕。顾客喜欢他的这一量法。还有,量好尺寸了,邵曲明不用剪,双拇指指甲对划,出一线缝,双手一扬,巧劲儿一使,刺啦一声,布匹分开,如蝶翅逸飞,齐整得很;接着,胳膊一打,三折两合,叠好;不抬眼,拉过额顶的纸绳,俗名经子,左绕下绑,十字捆,漂亮得很。
   邵曲明如此,来他柜台前买布的人就多,仿佛看一场戏。集罢,他会对其他伙计说:啥活儿都能做好,用心的话。布行老板就对其他伙计点头,听到了吧,都多点悟性,量布看似松,送利买家,其实在给我们“送利”。
   邵曲明一笑。心说,终于悟到了老老板的水平了。
   采买、站柜之余,邵曲明无他事,会上香到汉山寺、丰山寺。汉山寺在袁店镇北罗汉山顶,丰山寺在袁店镇南丰山脚下。都是古寺,各有灵验。邵曲明举香过头,三拜,插香,下跪。掌心向上,连同脚心、背心,即“五心上拜”——那天,邵曲明如此纠正了一个上香人,就在丰山寺前的那棵古槐下。
   邵曲明是在上香离开时,看到了那人的上香过程,虽然虔诚,跪姿不对。
   邵曲明就随意地给那人说道了一番,说这里面谐音“五心”。那人很感谢,一个劲地点头、鞠躬。
   邵曲明却差点死在了那人手里。
   那人是当时驻县城的日军少佐,横二。
   横二不几天就找到了“四季通达”布行,要邵曲明做维持会会长。
   邵曲明不干。
   老板也来劝说。理由是,日本人给“四季通达”布行更好的布源,进价更低;邵曲明每年可以另有二百元大洋的进项。
   邵曲明看了老板好大一会儿,“学一学老掌柜,你爹!”
   老板一愣,脸色通红,虽然灯下看不分明,但明显多了层黑……
   横二就来了。大洋马,东洋刀,很有些吓人。
   邵曲明不怕,回应了横二的问题:“死不可怕,怕后人戳脊梁骨,这是我们中国人的大讲究。”接着,邵曲明端起盖碗茶,“先生倒是想一想,大老远,跑到我们袁店河,不怕有个啥意外,回不去老家?”
   就在“四季通达”布行后院客厅里,邵曲明与横二各坐太师椅,隔着八仙桌,目语。不大一会儿,横二觉着膝盖以下一点点地凉起来;凉意森森,一股股地从脚底上行。
   横二一惊!
   横二就告辞了,上马时很有些晃悠,放弃了要杀掉邵曲明的想法。
   后来,在横二驻袁店河的那一年多里,两人没少交流,谈吃喝,谈风土,谈民俗,谈文化……有人评说,邵曲明如此,在当年,保护了袁店河上下。
   可是,再后来,邵曲明差点因此而死。多亏了一位大领导说了保护的话。这是后话。
   还有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夏天,西瓜下来,“四季通达”布行每天给邵曲明特供一个西瓜,解渴,降温。邵曲明不吃独食,和伙计们一起吃,切得一牙一牙,如月。
   其中一個伙计,后来当了大领导。
   责任编辑/董晓晓
其他文献
摘 要: 王维诗歌以空见奇绝玄妙,主流研究划分其的思想以四十岁为界,前儒后佛,王维诗中充斥空寂隐逸,但通过对其人其诗“空”的特质的分析可以看出,虽然如此概括王维无可厚非,但要深刻认识王维的“空”,应该从复杂甚至相反的多方面观摩。  关键词: 王维 空 精神思想 诗意  王维的创作中一份空寂贯穿始终,从“诗画之境空”,但凡仔细看看,就能体会其蕴含于内的“禅宗的心空”,如果结合诗人本身,再深深
一  冬天到来的时候,我决定找一个人同居,只为了让这个冬天不再那么寒冷难耐。  常去的酒吧叫做“城市部落”,很喜欢这个名字,总觉得它有一种落魄漂泊的沧桑感。  酒吧一如既往地喧嚣,尖叫声混杂在疯狂的爵士中,有一种堕落的快感。酒精的刺激,烟草的迷醉,混浊的空气,失去控制的人们。  独自坐在吧台边,一杯接一杯地喝酒,很投入,很用力,似乎要连杯子也一口吞下去。旁边的男人递过来一支香烟,我便很快让烟雾把自
摘 要: 伴随高考改革,“历史”成为两门重要选修科目之一,历史课程在中学学习中将引起更大的关注。如何才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是每一所中学都应思考的问题。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第一初级中学将地方历史特色与各种比赛和展示活动有机融合在一起,凸显教育教学手段的更新,在有效开展课外活动的同时积极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取得课堂教学、课外活动、考试成绩、学生素质同步增长的突出效果,值得借鉴推广。  关键词:
作者简介:  李力,西安市作协会员,现居古城西安,嗜美食未成厨师,耽旋律五音不全,好读书不求甚解,喜笔耕不问收成,著长篇小说两部、中短篇小说百余篇、现代诗数百首。长篇小说《沸都》获中国作协副主席贾平凹先生题字鼓励。  “王老汉不见了!”  “啥?”  “王老汉寻不着了!”  “老爷岭的王老汉?”  “就是的。”  刘胖子的电话让我头嗡地大了起来,额头的汗涔涔往外冒。  挂掉电话,我心急火燎,两步跨
靳阳把车开往八里湾的方向,甚至没来得及给自己找一个借口,打了一把方向盘,车子立马就径直往前驶去。新铺的路面光滑整洁,阳光像洗发水一样毫无吝啬之意地撒在上面。透过前挡玻璃,前方好像起了雾,一团一团,密集而粘稠。   因为水库还没有正式启用,公路两侧的指示牌和绿植还在酝酿中,这条路显得冷冷清清,那一团一团的岚气便给这里加重了神秘的气氛。直到车拐了一个很突然的弯,反光镜清晰地显示出一条仓皇出逃的蛇,靳阳
一  连雨使出浑身劲,拼命往前跑。记得上中学时,学校每周都有几节体育课,那1000米的长跑,每次她都跑得气喘吁吁,只觉要断了气般。为了超过同学,她每天很早起床,家离学校近,她先到学校绕着操场跑几圈再回家,一段时间后,她成为班里的跑步健将,在塑胶跑道上独领风骚。今天看来,她昔日的训练没有白费,远远地把咏文抛在后面。  现在她跑的,是坂仔村的一条土路。坂仔村号稱柚子村,家家户户种植一片柚子树,时值收获
作者简介:    王启瑞,四川成都人,现居苏州。成都市蒲江县作家协会会员。   阿平的肚子上有一条长长的疤,隔远了看,就像一条白色的大蜈蚣扒在他的肚皮上,阿平不爱洗澡,露出的身体是黑黢黢的,所以那条白蜈蚣分外明显。我第一次见他光着膀子时,就被这条白蜈蚣吓得不敢靠近。听村里的人说,阿平的肚子上原先是没有这条白蜈蚣的——这简直是废话,那是他小时候放牛,躺在林子里睡着了,蚂蚁从他的肚脐眼里爬了进去
《短篇小说》是远在东北吉林的期刊,却受到西北偏僻县份的读者的持久青睐,不是没有原因的。二十多年前,出于对文学的狂热爱好,我隔三差五往“邮政报刊零售”跑,买喜欢的期刊阅读。报刊零售的存货有限,遇喜欢的人多了,某种报刊会很快被买光。《短篇小说》常位居热销之列,好几次我去得晚了,没能得手,只能辗转向文友借阅。  因为地处偏僻,经济不够发达吧,小城当时的风气相当文艺,无论哪位文友有新作发表,理所当然被看为
摘 要: 基于豪斯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以许渊冲《诗经·桃夭》英译本为语料,结合原译文从语场、语旨、语式和体裁四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该译文质量很高。本研究能够验证豪斯模式在中国古诗词文体中的可行性,为《诗经》等中国古诗词的研究和再译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 翻译质量评估 豪斯模式 《诗经》 对比分析  作为翻译研究的重要分支,翻译质量评估涉及翻译的本质和标准、翻译文本的质量及翻译者的翻译能
摘 要: 随着国家发布《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我国西部大开发将进入一个新阶段。对于我国景区而言,更需要借着这个机遇,更好地吸引外国游客,如何规范景区的英语翻译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生态翻译学的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结合海龙屯景区翻译的一些译文作为例子,对景区公示语的翻译研究提出相应的策略,为类似的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 生态翻译学 公示语 翻译策略  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