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HSCT)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自然杀伤/T细胞淋巴瘤(NKTL)患者的疗效及预后差异。
方法选择2007年6月至2017年6月,于国内8家三级甲等教学医院住院并接受auto-HSCT或allo-HSCT治疗的37例NKTL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接受的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类型,将其分为auto-HSCT组(n=17)和allo-HSCT组(n=20)。auto-HSCT和allo-HSCT组患者的中位年龄分别为34.0岁(27.5~43.5岁)和33.0岁(25.8~41.3岁);男性患者分别为10和17例;女性分别为7和3例。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组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并且分析其疗效及预后。对2组患者的随访截至2017年12月31日。2组NKTL患者的临床分期、受累部位及移植前化疗方案种类构成比等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对于呈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如患者年龄、单个核细胞(MNC)及CD34 细胞输注量等,2组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2组NKTL患者的累积复发、累积移植相关死亡率(TRM)、总体生存(OS)和疾病无进展生存(PFS)曲线,并且对2组上述指标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比较。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对NKTL患者OS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修订版《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并且与所有受试者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
结果① auto-HSCT组17例NKTL患者中,移植前处于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疾病稳定(SD)和疾病进展(PD)的患者分别为12、4、1例及0;allo-HSCT组分别为4、11、1及4例。2组患者骨髓受累、移植前疾病状态、预处理方案种类的构成比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χ2=12.087、P=0.016,χ2=23.632、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