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索一种治疗膝骨性关节炎较为有效的药物疗法。方法:选择2002-05/2005-03在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就诊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127例,均同意接受分组治疗。按应用的不同药物疗法分为3组,双氯芬酸钠组43例,透明质酸钠组45例,混合用药组39例。①双氯芬酸钠组单独服用非甾体类消炎止痛药双氯芬酸钠75mg,1次/d,共4周。②透明质酸钠组在患者关节腔内注入透明质酸钠2mL,1次/周,4次为1个疗程,前3天加服双氯芬酸钠75mg,1次/d,共4周。③混合用药组在患者关节腔内注入透明质酸钠2mL,1次/周,4次为1个疗程,前3天服用双氯芬酸钠75mg,1次/d,同时加服硫酸氨基葡萄糖2粒,3次/d,共4周。各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4,8和12周进行膝关节综合评分(36~0),包括静息痛、运动痛、关节压痛、肿胀、活动度、行走能力6项,分数越高症状越轻。结果:纳入患者127例,分为3组,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落。①各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4,8和12周的膝关节综合评分比较:双氯芬酸钠组患者用药后2周膝关节综合评分最高为23.14±2.33,随后4,8,12周评分有所下降,至12周膝关节综合评分降至9.90±2.62。透明质酸钠组患者用药后2周膝关节综合评分达到24.16±2.76,用药后4周最高为30.10±2.49,12周降至22.90±3.10。混合用药组患者用药后2周膝关节综合评分已达到25.13±3.47,4周达31.03±2.25,8周和12周膝关节综合评分一直保持在高水平30.84±2.33和30.04±2.18。混合用药组患者用药后4,8,12周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同期双氯芬酸钠组和透明质酸钠组(P<0.05~0.01)。②各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双氯芬酸钠组治疗过程中8例患者出现明显胃肠反应,透明质酸钠组和混合用药组无明显胃肠反应。结论:双氯芬酸钠、透明质酸钠和硫酸氨基葡萄糖联合应用,可以减少由于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消炎止痛药所引起的不良反应,获得近期及远期的满意疗效,是较为理想的药物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