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洋泾浜式英语学习思维与教学中的对策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zwiz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母语文化内核及语言教学角度,分析了洋泾浜语言学习思维现象的成因与机制,并针对成因提出了从心理角度彻底去除此思维方式的解决办法,以消除此给英语学习带来的影响,促进纯正英语学习。
  关键词:母语文化;学习思维;心理机制;听说读写训练
  我们都知道,语言是一种工具,它是思想的载体,所以,学习一门语言,若是不能对该语言所代表的文化有相当程度的了解,这门语言是怎么也无法掌握的,只会流于“皮相”。因此教师教授语言,要从语言发源文化特性出发,针对学习者的学习思维模式找出教学对策,然后实施对应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洋泾浜式英语指中国人在学习英语中出现的一种中文英译“中式英语”,称为“pidgin English”。英语作为现在世界比较通用实际的国际语言,不同母语的人群在应用它沟通和学习时必然会产生很多地方变异,形成地方版本,除了“Chinglish”(洋泾浜英语),还有“Singlish”(新加坡式英语)、“Koglish”(韩式英语)等多种地方性变异。然而,从教学角度出发,这种语言学习思维方式,需与之作持之以恒的斗争。本文从语言教学角度,分析了这种现象的成因,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法。
  一、洋泾浜式英语产生的原因与机制
  中国学生学习英语过程中,常出现的一个问题,就是“洋泾浜英语”,这个问题表面上是学生采用了和自己母语文化最融合的捷径学习,但在那语言背后,还是服从汉语表达习惯和语序不肯遵守英语愈发的“中式洋泾浜学习思维”。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外国人打电话是如下对话:
  Could I speak to Mr. Smith?
  Speaking,please.
  对于在电话上“我能和斯密斯先生讲话吗?”的问题,中国人常常不习惯,我们的习惯会回答“我就是”,因此我们也希望听到的回答是“I am.”,对于“Speaking”的回答,就措手不及有些懵了。
  又如当听到西方人对我们的赞美或感谢,第一反应就是“No, no...”,这完全是中国文化在起作用,自然而然地谦抑。我们理智上知道,面对赞美,正确的回答是“I do”或者谦虚回答“I try”;面对感谢,标准答案则是“You are welcome”。“文化内核”的不同有时让我们做出条件发射的回答。
  所以鉴于洋泾浜式英语的成因,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必须依托母语,以母语为参照物,去“比附”外语,才能达到对外语的理解,这也是成人学生外语学习必然的过程。至于学生在二语习得过程中所犯的错误属于发展性的错误,是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自己创造的一种向规范英语过渡的“中介语言”或“过渡语”(inter-language),它会随着学生对目的语的熟练掌握及对目的语文化的深入了解逐渐减少,并最后完全消除。
  二、洋泾浜英语的应对之策
  如前所述,洋泾浜式英语应该只是学习过程中的暂时现象,理想的结果将是,随着英语学习的深入,摆脱洋泾浜英语,最终掌握无论发音、语法都是纯正的英语的目的。然而,很多人都一直停留于这个阶段,发音有口音,语法一样有烙印,无法摆脱洋泾浜英语的束缚。洋泾浜英语本来只是如同孩子学自行车时,所用的保护轮,是越早去掉越好的东西,而很多学生,却在学习外语中,牢牢抓住母语,而不肯放手,造成无法真正掌握外语。
  认识到这是学生英语学习根本性的束缚与障碍后,可以针对成因,采取了以下一系列的教学对策来逐步放开束缚和扫清障碍。
  1.建立晨读制度。在任何时候,都鼓励学生大声读出来,而非默默阅读。我们都知道,每个人对自己的声音,听到的与别人听到的,是不一样的。为了让学生熟悉、习惯自己的声音,要求他们在大声朗读英语时,将自己的声音录下来,再应用语音软件进行对比。这样,他们才能发现自己发音上的问题,并从整体上改进口语上的轻重、节奏及语调等,培养良好的语感。
  2.不但读,还要背。让每个学生选择他喜欢的英语短文,每天朗读,化为血肉,完全記住。因为语言学习中,背诵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甚至可开启我们的右脑思维,增加学生的创造性。
  3.建立学生的信心。鼓励学生丢开母语,无论听力、阅读,尽早达到纯英文思维模式。这看似很难却完全可做到,只要建立安于部分听懂或看懂的心理非求全机制心理机制。比如听力、阅读中,都尽量用简单的英语解释英语。
  4.训练听力、阅读剧本。借鉴幼时学习母语的经验,它的过程是听说读写,在我们开口说话之前,一直是听的过程。因此大量的循序渐进的听力训练是学生外语学习很重要的内容之一,必须有足够的“输入”,才能“输出”;同样,大力增强学生阅读能力,选择将剧本列入学生阅读书单。选择剧本是因为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倾向于视觉的东西,越来越习惯于简捷快速得到结果,这种心理的深刻变化,造成剧本是最符合阅读审美的体裁。因此,让学生大量阅读英美剧的简单剧本,可学到最纯正的口语表达、快速浸润英美文化。
  5.增强学习体验。在英语教学中,利用多样化的网络资源和移动终端软件,让学生在多媒体环境中,调动越多的官能,刺激更多大脑区域,使得语言的关联建立更加牢固,获得全方位的学习体验。
  6.口语机械练习。语言能力也是技能的一种,技能的形成,必须通过不断重复,建立全新一套感知、反应系统,达到不假思索、冲口而出程度。从生理、心理学上讲,培养一种新的语言习惯即是建立一套新的第二信号系统,必须依靠多次的“刺激—>反应(S—>R)”。
  三、总结
  为了尽快摆脱洋泾浜式英语学习阶段,必须大量“输入”纯英文的信息,达到无需“翻译”即理解目的语言的水平。只要达到相当程度纯英语环境的适应,即可不断在这个环境中提升“敏感度”及反射的快捷度,最后渐渐打磨掉洋泾浜英语痕迹,纯正英语最终养成。
其他文献
摘 要:素质教育的兴起使得初中体育教学越来越受到师生的关注,教师在新的课程改革背景下对初中体育课堂的教学模式做了创新性的改变,力求从体育核心素養的角度出发提升学生各项体育技能。本文将首先阐述初中体育核心素养的内涵,然后探讨当前初中体育课程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体育差异化教学的开展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体育;差异化教学;教学策略  初中体育教学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通过体育课堂
摘 要:在创业热潮蓬勃兴起的今天,高校有责任鼓励、支持和帮助有创业梦想的大学生走上健康的创业之路。SYB培训课程时间短、内容模块化、注重模拟演练,具有系统化的创业思维和商业逻辑,适合对青年学生开展创业启蒙教育,帮助他们掌握创办企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关键词:创业;模拟;后续支持服务  创业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通过实施一系列重大举措,积极地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创业创新热情,
摘 要: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它是中华民族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人们被越来越丰富、越来越繁杂的各种文化充斥了双眼,几乎遗忘了老祖宗留下的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丢弃到了身后。因此,在小学教育中,要尽可能地渗透传统文化,让孩子们从小就认识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传统文化;诗歌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渗透  语文教学可以说是一门融古通今的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