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在南京、福州或武汉的一只猫,极有可能在几天内,变成广州某餐馆里的一道菜肴。它可能是家猫,但更可能是街头的一只流浪猫,身上带有许多病菌。它们在进入食客口中之前,根本未经任何卫生检疫。它们的“身价”,也从被偷被抓时的五六元,经由一道贩子、二道贩子之手,直至餐馆里的一两百元,如果配上龙(蛇)、凤(鸡)等珍品,身价更是陡增多倍。在广东,每天都有上万只这样的猫被吃掉!
有读者日前报料称,以广州为中心的广东地区,许多人在疯狂地贩猫、吃猫,杀猫手段极其残忍,吃猫陋习令人堪忧。记者连日在广州等地暗访发现,每天从这里售出的猫多达1万只,绝大多数被送进餐馆、酒楼。
据调查,这些被吃掉的猫多从外省贩入。目前该地区已形成偷猫、贩猫、杀猫、吃猫等一整套利益链条,在攫取暴利的同时,也给公共食品安全及群众身体健康带来巨大隐患。
“猫街”暗访:数十档口从事贩猫交易
根据市民提供的线索,记者来到广州西北郊区槎头地区的几家市场。据知情人透露,这里的东旺冻品批发市场就是非典时相当出名的那间禽畜动物批发市场,虽然名叫“禽畜”,实际上暗地里从事野生动物交易。后来遭到市民投诉,有关部门被迫将其关闭了一段时间,之后改头换面变成了冻品批发市场。
记者去年下半年时,曾对改名后的东旺冻品批发市场进行过探访,发现该市场里近半档口仍从事野生动物交易,不过都是暗地里进行的。由于当时正流行“禽流感”,周围市民对其极其怨愤,曾多次向政府及媒体投诉。
3月11日下午,记者再次来到该市场,离大门两三百米外便可闻到一股刺鼻的腥臊味儿。
离市场大门不到30米处,A排东部一家档口里传来嘈杂的猫叫声,与其相对还有另外几家猫档口。档口老板正在洗衣服,记者以为东莞朋友酒店采购猫肉为名与她攀谈,得知,女老板姓梁,已在该市场经营数年。
她告诉记者,大猫5斤以上,中猫3斤~5斤,3斤以下为小猫。“大猫肉肥,卖得最好,7块一斤,旁边那几只可以便宜点!”梁老板指着边上笼子里七八只略带病态的大猫,在笼子里畏缩成一团,有的还浑身发抖。记者问,这几只是不是病猫,对方立即否定,“怎么可能是病猫,都是昨天卖剩下的,所以才便宜点卖掉。”
在面积不足30平方米的档口内,摆放着六七个大铁笼,除旁边两个装着野兔外,其余全部都是猫,老板梁女士告诉记者,她这里的几百只猫都是家猫,当天刚从武汉运来。
在这家档口周围,凄惨的猫叫声此起彼伏。除了该市场外,附近华南综合市场等几个批发市场内,数十个档口也都从事着与猫有关的生意,成了名副其实的“猫街”。
猫档老板:最多时一天卖出1000只
在东旺批发市场南侧,记者还发现一个规模更大的市场,这个市场没有悬挂任何标志。据附近居民李阿姨介绍,这个市场也属于东旺。在李阿姨的指引下,记者找到几位正在打麻将的档口老板,“他们几个就是猫档的,白天玩牌、晚上进货,半夜里吵得很!”
记者刚凑近一间档口,就被扑面而来的骚臭味熏得有些头晕。档口女老板走过来问:“供货还是要货?”记者愣了一下才理解她的意思,随口称“要货”。记者问是否可以送货,对方称必须买100只以上才送货,距离远的话得付车费。她建议先到附近屠宰场处理,再把猫肉冷冻起来运回去,“两块钱一只,又快又省钱,免得路上被人查到,风险比较大!”
这位热情的女老板姓唐,她告诉记者,她老家在湖南,按照老家的风俗是从来不吃猫肉的,来广州后吃过几次,但觉得不好吃,“猫肉做不好的话会很骚,很难咽下去,后来基本上不吃了!”
她介绍,她当天店里有四五百只猫,“基本都是家猫,想要野猫也有,不过得等到晚上才有。”她每天白天没什么事,和朋友一起玩玩牌,联系一下客户,晚上才正式开工,一直忙到半夜。“冬天生意最好,可以多进些货,尤其是春节前,得提前储备。”由于春节已经过去,唐女士的猫档生意有些“冷清”,每天卖出的猫“只有”两三百只,她最多时能卖出1000只左右,全部销往广州、东莞、佛山及粤西等地。
据知情者透露,按每个猫档老板平均每天300只销量计算,仅广州地区每天就会售出近10000只猫。
一位本地市民告诉记者:“这几年广东人吃猫已经收敛很多,非典之前更厉害,很多广东人都迷信吃猫肉能大补。”
猫贩子:低价收购外地流浪猫
在广州槎头地区,除了“办证”“刻章”等常见的街头小广告之外,还有“要猫请电13****”等“特色”小广告。记者在东旺批发市场大门口墙壁上,就看到密密麻麻的卖猫小广告。
记者寻着其中两个电话打过去,接电话的是一名范姓男子。对方很警觉,“你怎么知道我电话的?”记者跟他谎称要买猫,对方说,要上千只都保证有货。记者说怕不卫生,对方又称都是别人偷来的家猫,没吃过死老鼠,不会有问题。
另一猫贩子则称他已在网上做了宣传,目前已接到多个网上客户给他的电话,绝对保证供货。据他介绍,他的猫都是从南京、上海一带运过来的,在当地收购的价钱在5元~15元/只之间,供货的都是当地的小猫贩,是从小区及街头偷的家猫或抓的流浪猫。“不敢走火车,都是搭汽车运到广州的,光车费就花了不少。”
南京市民王先生称,他曾亲眼看见有人在其所住小区内抓猫,当时以为是猫的主人,后来才发现小区内的上百只猫几乎都被偷光了,其中还有几只身价不菲的名贵猫。“据说有人报了警,但警察也没办法,至今一直没消息。”王先生说,他在南京生活多年,从未听说过吃猫这回事,他说:“刚听说南方人吃猫的消息时,都不敢相信,还心想,猫是有灵性的动物,没人敢吃吧。”
广州一位养猫多年的聂小姐告诉记者,由于气候、环境等原因,广州的流浪猫数量与日激增,远多于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街头流浪猫繁殖快,给猫贩子们提供了充足的货源。她曾看到过一些外地人拿着铁钳到处抓流浪猫,卖给附近餐馆,看了后觉得实在恶心,而那些食客却并不知道。
屠宰场:2元钱5分钟杀一只猫
在这些猫被贩进卖出的过程中,有一个环节不可忽视,那就是杀猫。记者去年曾暗访过广州东旺批发市场,当时该市场最里面还有几个露天屠宰场。时隔一年,记者于3月12日再次走进该市场,那几家屠宰场已被搬空,周围环境干净了不少。
然而,一位猫档老板透露,那几个屠宰场已搬到隔壁的华南综合市场内。据知情人介绍,该市场虽然名义上经营各种杂货,但多半都做动物交易,其中还有几家专门做屠宰的。
记者走进一家屠宰档口,老板正在门外剥一只小狐狸的皮,伙计则在门内刮一头野猪的毛,档口里侧堆满了各种动物皮毛,两口煮着沸水的大锅冒着热气,满地脏水混着动物屎尿往外流淌。不到10分钟,一头野猪就已“处理”干净,伙计拿一把大铁钳,夹过一只刚被打死的猫,放进大锅里烫了一分钟。随后,伙计将猫扔在地上,一脚踩住猫头,从猫嘴部往下剥皮,随着猫皮的逐渐剥下,地上流满了血水。伙计又取了内脏,然后用水一冲便完成任务了。
伙计说,他们杀猫一般不剥皮,太麻烦,而且猫皮也不值钱,直接把毛拔了便可,只有顾客特别要求时才剥皮。记者看看表,杀一只猫前后只用5分钟时间,两元钱杀一只,老板说,他们24小时“营业”,量多时价格还可优惠。
猫肉馆:不敢把猫肉写上菜单
虽然猫只交易暗自流动,但仍有不少人质疑:“广东真有人吃猫吗?我怎么没见过!”带着这一疑问,记者对广州、韶关等地餐馆、食肆进行走访。虽然街头上鲜见明目张胆的“猫肉馆”招牌,但在熟人引导下,记者还是找到了几家卖猫肉菜肴的餐馆。
记者来到广州动物园南门的一家餐馆——旺角食街。2002年11月初,它曾在广州一家报纸美食版上刊出一则广告:“进补,我们吃猫”。这则广告引起了轩然大波,上百人对此提出抗议。在这里,记者点名要一道猫肉煲,服务员似乎有所警觉,跟店长私语后回绝了记者,称他们已经不卖猫肉了。
记者打听后得知,该店当年被曝光后的确进行了整改,但在广州海珠区仍有一些餐馆在卖猫肉。3月14日下午,记者来到海珠区土华村,在一座高架桥旁边找到一家规模颇大的酒店。记者直接问有无猫肉,酒店的秦经理很爽快地招呼记者坐下,“每晚都有猫肉,现杀现做,保证新鲜。”他说,这里的猫肉卖得挺火,每晚都能卖出几十斤,一只猫卖68元,外加10元火锅底料。
此前曾有本地人告诉记者,该地区有几家餐馆菜单上都写着猫肉,做法大概有3种:红烧、火锅、“龙虎斗”或“龙凤虎”。红烧及火锅做法众人皆知,但外地人却很少知道“龙虎斗”“龙凤虎”是什么。据介绍,这是许多广东人特别爱吃的菜肴,据称可以大补,特别是在冬天时,其中的“龙”是指蛇、“虎”便是猫,而偶有配上鸡肉作为“凤”。
记者在菜单上并未找到与猫肉有关的菜,酒店秦经理解释说,他们不敢把猫肉写在菜单上,既怕遭到不吃猫的人骂,又担心卫生部门来检查,不过酒店猫肉供应量还是很充足的。“老猫红烧的好吃,嫩点的打火锅,要想吃野味,这里也有好几种蛇,不过价钱贵点!”据介绍,如果要“龙虎斗”的话,蛇按每斤48元计算,一道“龙虎斗”大概要100多元。
记者问这些猫是否干净,秦经理连忙称都是家里养的猫,吃猫粮、米饭长大的,不需要什么检疫也很干净。一位在这个酒店吃过猫肉的顾客说,这附近有几家餐馆卖猫肉,几年前都写在菜单上,现在基本都不敢明着写了,这家酒店里的猫肉做得较好,有不少“回头客”,所以即便菜单上没写也有许多人点,“附近人都知道这道菜,一些人还专门在此宴请好奇的外地朋友。”
各方专家:虽非“禁食”但须慎食
广东人吃猫习俗备受诟病,尤其是那些动物保护者们更是抗议声如潮,“吃猫”与“护猫”两方“斗争”得不可开交:近年来,在深圳、天津、北京等地,均发生过爱猫人士与猫肉馆、猫贩子、猫档口的冲突事件,个别甚至引起暴力冲撞。有数据统计,近九成网民反对吃猫,对广东人吃猫的行为感到不可思议。
北京市民韩先生认为,在他的家乡东北地区,猫几乎是唯一享受与主人同睡床上“特权”的动物,而且大部分人都把猫看做小宠物、好朋友,根本没听说有人吃猫。他还说,他在北京所住小区周围有些流浪猫,常常到下水道、垃圾堆找食吃,如果吃了这些流浪猫,后果真难以想像。
与韩先生持同样观点的人占绝大多数,但即便如此,仍有一些人表示疑义,“为什么狗吃得,猪吃得,而猫就吃不得?法律有不让吃吗?”来自广州的小黄认为,只要猫肉本身够干净够卫生,完全可以食用,如果说一些人因爱猫而不吃猫肉的话,那么也有人爱狗爱猪,难道就不许别人吃了吗?
其实,小黄的观点正代表了许多吃猫者、贩猫者的态度,他们自认为没有违法,而且不会吃出人命,加之传言猫肉可滋补身体,所以,贩猫、吃猫行为在广东从未停止过,每天仍有成千上万只猫被卖到广东各地。而猫贩子们也坦言,他们卖出的猫都未经过卫生检疫,可能会有些不太干净,但买家、食客似乎并不在意这一点。
广东省动物检疫部门工作人员称,他们也曾对广州槎头等市场检查过,但主要是查禁野生动物,而猫并不属于野生动物,因而难以没收处罚,不过那些猫几乎都没经过检疫,而是偷偷地在卖,很难加以监管。广东信德盛律师事务所周安兰律师表示,从法律上看,贩猫、吃猫行为并不违法,不管是家猫还是流浪猫,均不受《野生动物保护法》保护,而法律未禁之行为即可为之行为,因而他们一直游走在法律边缘,难以受到法律制裁。
中国营养学会理事、国内知名营养专家、中山大学营养系主任朱惠莲也认为,人类的动物性食物来源有家禽、家畜,但猫不属于家畜更不属于家禽,并非常规食物来源。猫多是散养的,常吃老鼠、坏肉等不干净东西,感染寄生虫、致病菌几率相当高,即使猫肉煮熟也不容易杀死,因而不可像猪肉、牛肉那样食用。
中国烹饪协会美食营养专业委员会秘书长谢文梅表示,从营养学角度看,猫肉并没有有些人想像的那样,具有滋补食疗的作用,更谈不上“大补”;由于猫肉多是单纯的蛋白质,虽然脂肪含量不高,但营养成分仍不够丰富。
“虽然有人去检疫,但由于目前国家还没有专门的猫肉卫生检疫标准,谁都不敢保证哪只猫是安全的、哪只猫是能吃或不能吃的!”据谢文梅介绍,与其他动物不同,猫类极易感染寄生虫、致病菌,被摄入人体后会引发猫抓热、狂犬病、出血热以及弓形虫病和其他寄生虫病,严重时可致人痴呆甚至死亡。因此,专家提醒人们最好不吃或少吃猫肉。
有读者日前报料称,以广州为中心的广东地区,许多人在疯狂地贩猫、吃猫,杀猫手段极其残忍,吃猫陋习令人堪忧。记者连日在广州等地暗访发现,每天从这里售出的猫多达1万只,绝大多数被送进餐馆、酒楼。
据调查,这些被吃掉的猫多从外省贩入。目前该地区已形成偷猫、贩猫、杀猫、吃猫等一整套利益链条,在攫取暴利的同时,也给公共食品安全及群众身体健康带来巨大隐患。
“猫街”暗访:数十档口从事贩猫交易
根据市民提供的线索,记者来到广州西北郊区槎头地区的几家市场。据知情人透露,这里的东旺冻品批发市场就是非典时相当出名的那间禽畜动物批发市场,虽然名叫“禽畜”,实际上暗地里从事野生动物交易。后来遭到市民投诉,有关部门被迫将其关闭了一段时间,之后改头换面变成了冻品批发市场。
记者去年下半年时,曾对改名后的东旺冻品批发市场进行过探访,发现该市场里近半档口仍从事野生动物交易,不过都是暗地里进行的。由于当时正流行“禽流感”,周围市民对其极其怨愤,曾多次向政府及媒体投诉。
3月11日下午,记者再次来到该市场,离大门两三百米外便可闻到一股刺鼻的腥臊味儿。
离市场大门不到30米处,A排东部一家档口里传来嘈杂的猫叫声,与其相对还有另外几家猫档口。档口老板正在洗衣服,记者以为东莞朋友酒店采购猫肉为名与她攀谈,得知,女老板姓梁,已在该市场经营数年。
她告诉记者,大猫5斤以上,中猫3斤~5斤,3斤以下为小猫。“大猫肉肥,卖得最好,7块一斤,旁边那几只可以便宜点!”梁老板指着边上笼子里七八只略带病态的大猫,在笼子里畏缩成一团,有的还浑身发抖。记者问,这几只是不是病猫,对方立即否定,“怎么可能是病猫,都是昨天卖剩下的,所以才便宜点卖掉。”
在面积不足30平方米的档口内,摆放着六七个大铁笼,除旁边两个装着野兔外,其余全部都是猫,老板梁女士告诉记者,她这里的几百只猫都是家猫,当天刚从武汉运来。
在这家档口周围,凄惨的猫叫声此起彼伏。除了该市场外,附近华南综合市场等几个批发市场内,数十个档口也都从事着与猫有关的生意,成了名副其实的“猫街”。
猫档老板:最多时一天卖出1000只
在东旺批发市场南侧,记者还发现一个规模更大的市场,这个市场没有悬挂任何标志。据附近居民李阿姨介绍,这个市场也属于东旺。在李阿姨的指引下,记者找到几位正在打麻将的档口老板,“他们几个就是猫档的,白天玩牌、晚上进货,半夜里吵得很!”
记者刚凑近一间档口,就被扑面而来的骚臭味熏得有些头晕。档口女老板走过来问:“供货还是要货?”记者愣了一下才理解她的意思,随口称“要货”。记者问是否可以送货,对方称必须买100只以上才送货,距离远的话得付车费。她建议先到附近屠宰场处理,再把猫肉冷冻起来运回去,“两块钱一只,又快又省钱,免得路上被人查到,风险比较大!”
这位热情的女老板姓唐,她告诉记者,她老家在湖南,按照老家的风俗是从来不吃猫肉的,来广州后吃过几次,但觉得不好吃,“猫肉做不好的话会很骚,很难咽下去,后来基本上不吃了!”
她介绍,她当天店里有四五百只猫,“基本都是家猫,想要野猫也有,不过得等到晚上才有。”她每天白天没什么事,和朋友一起玩玩牌,联系一下客户,晚上才正式开工,一直忙到半夜。“冬天生意最好,可以多进些货,尤其是春节前,得提前储备。”由于春节已经过去,唐女士的猫档生意有些“冷清”,每天卖出的猫“只有”两三百只,她最多时能卖出1000只左右,全部销往广州、东莞、佛山及粤西等地。
据知情者透露,按每个猫档老板平均每天300只销量计算,仅广州地区每天就会售出近10000只猫。
一位本地市民告诉记者:“这几年广东人吃猫已经收敛很多,非典之前更厉害,很多广东人都迷信吃猫肉能大补。”
猫贩子:低价收购外地流浪猫
在广州槎头地区,除了“办证”“刻章”等常见的街头小广告之外,还有“要猫请电13****”等“特色”小广告。记者在东旺批发市场大门口墙壁上,就看到密密麻麻的卖猫小广告。
记者寻着其中两个电话打过去,接电话的是一名范姓男子。对方很警觉,“你怎么知道我电话的?”记者跟他谎称要买猫,对方说,要上千只都保证有货。记者说怕不卫生,对方又称都是别人偷来的家猫,没吃过死老鼠,不会有问题。
另一猫贩子则称他已在网上做了宣传,目前已接到多个网上客户给他的电话,绝对保证供货。据他介绍,他的猫都是从南京、上海一带运过来的,在当地收购的价钱在5元~15元/只之间,供货的都是当地的小猫贩,是从小区及街头偷的家猫或抓的流浪猫。“不敢走火车,都是搭汽车运到广州的,光车费就花了不少。”
南京市民王先生称,他曾亲眼看见有人在其所住小区内抓猫,当时以为是猫的主人,后来才发现小区内的上百只猫几乎都被偷光了,其中还有几只身价不菲的名贵猫。“据说有人报了警,但警察也没办法,至今一直没消息。”王先生说,他在南京生活多年,从未听说过吃猫这回事,他说:“刚听说南方人吃猫的消息时,都不敢相信,还心想,猫是有灵性的动物,没人敢吃吧。”
广州一位养猫多年的聂小姐告诉记者,由于气候、环境等原因,广州的流浪猫数量与日激增,远多于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街头流浪猫繁殖快,给猫贩子们提供了充足的货源。她曾看到过一些外地人拿着铁钳到处抓流浪猫,卖给附近餐馆,看了后觉得实在恶心,而那些食客却并不知道。
屠宰场:2元钱5分钟杀一只猫
在这些猫被贩进卖出的过程中,有一个环节不可忽视,那就是杀猫。记者去年曾暗访过广州东旺批发市场,当时该市场最里面还有几个露天屠宰场。时隔一年,记者于3月12日再次走进该市场,那几家屠宰场已被搬空,周围环境干净了不少。
然而,一位猫档老板透露,那几个屠宰场已搬到隔壁的华南综合市场内。据知情人介绍,该市场虽然名义上经营各种杂货,但多半都做动物交易,其中还有几家专门做屠宰的。
记者走进一家屠宰档口,老板正在门外剥一只小狐狸的皮,伙计则在门内刮一头野猪的毛,档口里侧堆满了各种动物皮毛,两口煮着沸水的大锅冒着热气,满地脏水混着动物屎尿往外流淌。不到10分钟,一头野猪就已“处理”干净,伙计拿一把大铁钳,夹过一只刚被打死的猫,放进大锅里烫了一分钟。随后,伙计将猫扔在地上,一脚踩住猫头,从猫嘴部往下剥皮,随着猫皮的逐渐剥下,地上流满了血水。伙计又取了内脏,然后用水一冲便完成任务了。
伙计说,他们杀猫一般不剥皮,太麻烦,而且猫皮也不值钱,直接把毛拔了便可,只有顾客特别要求时才剥皮。记者看看表,杀一只猫前后只用5分钟时间,两元钱杀一只,老板说,他们24小时“营业”,量多时价格还可优惠。
猫肉馆:不敢把猫肉写上菜单
虽然猫只交易暗自流动,但仍有不少人质疑:“广东真有人吃猫吗?我怎么没见过!”带着这一疑问,记者对广州、韶关等地餐馆、食肆进行走访。虽然街头上鲜见明目张胆的“猫肉馆”招牌,但在熟人引导下,记者还是找到了几家卖猫肉菜肴的餐馆。
记者来到广州动物园南门的一家餐馆——旺角食街。2002年11月初,它曾在广州一家报纸美食版上刊出一则广告:“进补,我们吃猫”。这则广告引起了轩然大波,上百人对此提出抗议。在这里,记者点名要一道猫肉煲,服务员似乎有所警觉,跟店长私语后回绝了记者,称他们已经不卖猫肉了。
记者打听后得知,该店当年被曝光后的确进行了整改,但在广州海珠区仍有一些餐馆在卖猫肉。3月14日下午,记者来到海珠区土华村,在一座高架桥旁边找到一家规模颇大的酒店。记者直接问有无猫肉,酒店的秦经理很爽快地招呼记者坐下,“每晚都有猫肉,现杀现做,保证新鲜。”他说,这里的猫肉卖得挺火,每晚都能卖出几十斤,一只猫卖68元,外加10元火锅底料。
此前曾有本地人告诉记者,该地区有几家餐馆菜单上都写着猫肉,做法大概有3种:红烧、火锅、“龙虎斗”或“龙凤虎”。红烧及火锅做法众人皆知,但外地人却很少知道“龙虎斗”“龙凤虎”是什么。据介绍,这是许多广东人特别爱吃的菜肴,据称可以大补,特别是在冬天时,其中的“龙”是指蛇、“虎”便是猫,而偶有配上鸡肉作为“凤”。
记者在菜单上并未找到与猫肉有关的菜,酒店秦经理解释说,他们不敢把猫肉写在菜单上,既怕遭到不吃猫的人骂,又担心卫生部门来检查,不过酒店猫肉供应量还是很充足的。“老猫红烧的好吃,嫩点的打火锅,要想吃野味,这里也有好几种蛇,不过价钱贵点!”据介绍,如果要“龙虎斗”的话,蛇按每斤48元计算,一道“龙虎斗”大概要100多元。
记者问这些猫是否干净,秦经理连忙称都是家里养的猫,吃猫粮、米饭长大的,不需要什么检疫也很干净。一位在这个酒店吃过猫肉的顾客说,这附近有几家餐馆卖猫肉,几年前都写在菜单上,现在基本都不敢明着写了,这家酒店里的猫肉做得较好,有不少“回头客”,所以即便菜单上没写也有许多人点,“附近人都知道这道菜,一些人还专门在此宴请好奇的外地朋友。”
各方专家:虽非“禁食”但须慎食
广东人吃猫习俗备受诟病,尤其是那些动物保护者们更是抗议声如潮,“吃猫”与“护猫”两方“斗争”得不可开交:近年来,在深圳、天津、北京等地,均发生过爱猫人士与猫肉馆、猫贩子、猫档口的冲突事件,个别甚至引起暴力冲撞。有数据统计,近九成网民反对吃猫,对广东人吃猫的行为感到不可思议。
北京市民韩先生认为,在他的家乡东北地区,猫几乎是唯一享受与主人同睡床上“特权”的动物,而且大部分人都把猫看做小宠物、好朋友,根本没听说有人吃猫。他还说,他在北京所住小区周围有些流浪猫,常常到下水道、垃圾堆找食吃,如果吃了这些流浪猫,后果真难以想像。
与韩先生持同样观点的人占绝大多数,但即便如此,仍有一些人表示疑义,“为什么狗吃得,猪吃得,而猫就吃不得?法律有不让吃吗?”来自广州的小黄认为,只要猫肉本身够干净够卫生,完全可以食用,如果说一些人因爱猫而不吃猫肉的话,那么也有人爱狗爱猪,难道就不许别人吃了吗?
其实,小黄的观点正代表了许多吃猫者、贩猫者的态度,他们自认为没有违法,而且不会吃出人命,加之传言猫肉可滋补身体,所以,贩猫、吃猫行为在广东从未停止过,每天仍有成千上万只猫被卖到广东各地。而猫贩子们也坦言,他们卖出的猫都未经过卫生检疫,可能会有些不太干净,但买家、食客似乎并不在意这一点。
广东省动物检疫部门工作人员称,他们也曾对广州槎头等市场检查过,但主要是查禁野生动物,而猫并不属于野生动物,因而难以没收处罚,不过那些猫几乎都没经过检疫,而是偷偷地在卖,很难加以监管。广东信德盛律师事务所周安兰律师表示,从法律上看,贩猫、吃猫行为并不违法,不管是家猫还是流浪猫,均不受《野生动物保护法》保护,而法律未禁之行为即可为之行为,因而他们一直游走在法律边缘,难以受到法律制裁。
中国营养学会理事、国内知名营养专家、中山大学营养系主任朱惠莲也认为,人类的动物性食物来源有家禽、家畜,但猫不属于家畜更不属于家禽,并非常规食物来源。猫多是散养的,常吃老鼠、坏肉等不干净东西,感染寄生虫、致病菌几率相当高,即使猫肉煮熟也不容易杀死,因而不可像猪肉、牛肉那样食用。
中国烹饪协会美食营养专业委员会秘书长谢文梅表示,从营养学角度看,猫肉并没有有些人想像的那样,具有滋补食疗的作用,更谈不上“大补”;由于猫肉多是单纯的蛋白质,虽然脂肪含量不高,但营养成分仍不够丰富。
“虽然有人去检疫,但由于目前国家还没有专门的猫肉卫生检疫标准,谁都不敢保证哪只猫是安全的、哪只猫是能吃或不能吃的!”据谢文梅介绍,与其他动物不同,猫类极易感染寄生虫、致病菌,被摄入人体后会引发猫抓热、狂犬病、出血热以及弓形虫病和其他寄生虫病,严重时可致人痴呆甚至死亡。因此,专家提醒人们最好不吃或少吃猫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