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海洋资源打造特色文化教育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520l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特色文化形成
  “一路向南,海生万象。”随着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发展与腾飞,一所美丽的现代化学校——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南海实验中学应运而生。面对设施完备、美丽大气的校园,学校该选择怎样的特色教育才能让学校科学发展,让社会各界满意?为此,学校在反复调研、分析综合的基础上选择了适合学校实际的特色教育主题“优化海洋文化,助推信心教育”。
  学校以海洋“包容、博大、力量”的精神为突破口,通过五方面让特色教育浸润在海洋教育的氛围中。一是围绕校训“九台起累土,南海蕴浩然”提炼编写《海洋精神》读本;二是围绕培养人的需求提出“胸怀像大海一样宽广,知识像大海一样渊博,眼界像大海一样开阔,信心像大海一样坚定”的成长目标;三是围绕校风“兼爱齐山,博学如海”,提出了教师“如大海般奉献,以生为本,服务学生;大浪淘沙般反思,自省其身,修正言行;海纳百川般求索,腹有诗书,气自芳华;勇立潮头般自信,提升能力,持续发展”的发展目标;四是围绕学风“学于点滴,志行千里”,让学生“学于点滴如海纳百川;立志长远如海之奔流”,用海洋精神引领师生成长,引领学校各项工作持续发展。
  特色活动推进
  打造环境文化——营造特色教育氛围 校园特色环境作为特色建设最直观的载体,必须彰显学校的办学理念和特色精神。为此,学校以“特色环境服务特色文化”为目标,加强校园特色文化环境建设,建成“二园二馆二廊四室”,实现一景一文化,处处展特色的环境文化构建。
  打造特色课程——夯实特色教育基础 特色教育的目的是让教育效果更明显,让每个生命绽放得更精彩。海洋文化特色是学校传承多年的特色理念,但原来的一些做法较为零散,系统性不强,必须寻求突破,加以完善。为此,学校从学生感兴趣的海洋问题出发,构建以“探索海洋”为特色的技艺类课程和“走进海洋”为主题的探究类课程和双轨课程体系。
  “探索海洋”校本课程以课题为引领,以特色创作为主题,打造“美丽南海”“魅力南海”“美利南海”为主的“海之韵”特色校本课程体系。校本课程体系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单薄到厚重,逐渐拓展到海洋知识探究、贝雕艺术、海洋剪纸等六大领域,通过海洋生物、海洋风情、海洋文化三个系列的海洋特色创作,让学生做海洋形、写海洋诗、听海洋歌、通海洋史、感海洋情,经历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表象到内涵的领悟和创作过程,在 “玩中做”“做中学”“学中悟”,培养他们的海洋情怀,树立他们的自信心。
  除此之外,学校还将校本课程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让学生的活动空间从课堂延伸到了广阔的社会,以“走进海洋”实践体验为主线,依托“海洋与生活”“海洋与环境”“海洋与文化”三个领域开展丰富的校内外实践活动。一是开展“四走进活动”,学校有计划地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让学校在社会生活这个大课堂中增长见识,锻炼才干,提高素质,增强自信。二是利用各种节假日或主题教育日开展海洋主题教育活动。通过活动让学生把感受生活、探究学习和创新实践结合在一起,在亲身调查、访问、聆听中触摸家乡的真面目,感悟到爱校爱家的真情,产生了对大海、渔民、家乡亲和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关注他人、关注社会的能力和体验。
  三是“以诗咏海”“以情绘海”, 有计划地组织开展海文化诗朗诵、手抄报比赛等活动,将学生特长与“海文化”相结合,让学生把对海洋的情感诉诸于作品,由表象渗透到内心,让学生在创作中品味海的神韵,感悟海的精神,提升自信心。
  立足高效课堂——践行特色文化 整合学科教学中的海文化资源。结合学校海洋文化教育的特色发展,学校深入挖掘国家课程教材中的有关内容,寻求与海洋教育有关的结合点积极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将海洋文化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使海洋文化贯穿在课堂教学和学生实践的始终,初步形成了学科课程渗透——校本课程强化——综合实践活动支撑三者相结合的课堂教学课程体系。
  打造优质高效的生命化课堂。学校以两大课题、十一个小课题为引领,积极探索优质高效生命化课堂的构建,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探索出“自主和谐课堂七环节”生命化课堂基本模式,打造出优质高效的生命化课堂,提升学生和教师的教育信心。
  特色文化成果
  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学校的海文化特色教育收获了累累果实。学生方面,学生在探索和实践过程中,丰富了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了动手能力和良好的思维品质,信心大幅提升,整体素质有了全面的提升;教师方面,多名教师获得省、市级别校本课程优质奖,教师专业成长十分迅速;学校方面,学校的“海文化”校本课程被多家电视台媒体报道,学校先后被授予“威海市帆船基地学校”“以校为本的课程资源开发”重点基地称号;校本课程研究成果先后在《中国教育报》等报刊上报道。
  立足特色海文化,践行蓝色中国梦。未来,学校将不断加强“海文化”品牌的内涵发展,融实践性、艺术性和教育性于一体,使学校的办学理念蕴涵着精深的文化品位,在教育管理中体现出浓厚的人文色彩,不断用文化的方式建塑充满信心的教育,创建和谐发展的校园,在浩瀚的教育之海勇立潮头,扬帆前行,一路探索,一路收获……
  (作者单位: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南海实验中学)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帕洛诺司琼的体外代谢,建立人肝微粒体中帕洛诺司琼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方法 帕洛诺司琼与人肝微粒体共孵育之后用乙醚提取,采用地非三唑为内标,以Diamonsil C1
“恬然斯寡欲,荣名非所忻”,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他人砥砺文字、为人类传承薪火,这就是陈向平、龙世煇、黄涛一类编辑家的真实写照。他们一生坚守自己的信条,不计名利,不计得失。在旁人眼里,似乎迂腐、愚笨,“不开窍”。可恰恰是这种“不开窍”,通向了大美至境,令人肃然起敬!  陈向平:誓与稿子共存亡  抗战时期,作为编辑的陈向平跑警报时,随身总护着一个蓝色的袋子,里面装的不是什么贵重物品,而是一大叠稿件,稿件
目的 建立了N-[2-(5-甲氧基-1H-吲哚-3-)乙基]己酰胺(MLT-5)含量测定和有关物质检查的方法。方法 采用Zorbax 300SB C18(4.6mm×250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55:45),流速1.0mL&#
小学英语教育是英语教育的启蒙阶段,对学生今后的英语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学生的小学阶段对其进行英语教育有着十分必要的意义。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对小学英语的课堂教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因此,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必须紧跟时代步伐,探索出适合小学生英语学习的方法,从小为学生的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存在的问题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设计方面都有了一
初中地理教学中,要想实现高效教学,就必须依照教学规律。问题在于,所谓教学规律很多,而有些教学规律之间甚至还是存在冲突的,在这种情况下,一线教师往往无所适从,而结果往往就是自身的教学难以得到提高。在这种情况下,笔者以为真正有效教学的抓手还应当是学生,有效教学必须尊重规律,而这个规律首先应当是学生的学习规律。那么,学习规律的内涵是什么?有哪些外延?实际教学中,应如何恰当地运用这些规律呢?  学生学习规
作为科学启蒙课程的小学科学课,其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对于小学生来说,培养科学素养的最好方法是以探究为核心,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究机会,让他们在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中,体验学习科学的兴趣,增强探索科学的能力,从而获取科学知识,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模拟实验法是体现探究思想的重要方法,它在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中应用广泛、特点突出,且有着严格的操作步骤。  模拟实验的含义和特点  在科学探索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说的是一种希望,更是一种坚持,是为理想信念奋斗不息的坚持。把一件正确的事情做好也需要坚持,课程改革亦是如此。  坚持富有教育责任的发展目标  一个学校的发展目标要遵循教育规律,着眼时代发展方向,深入社会生活,与其所处的城市同步发展或适当超前发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基于此,黑龙江省北安市和平小学对学校发展历程进行了分析,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现实教育质量和社会影响力,确立
近年来,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科研工作愈来愈受到普遍的重视。作为教育条件较薄弱、师资力量相对匮乏的农村学校,如何因地制宜,开展教科研活动?本文试图立足于当前农村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困境,探讨摆脱困境的出路。  农村学校开展教育科研的困境  农村开展教育科研的认识偏差 在很多农村中小学,上至学校领导,下到普通教师对开展教科研都有着各种错误的认识。  从学校层面讲,学校领导普遍认为,学校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