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小学数学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为目标,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为基础,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出发点。针对数学教育基本目标这一基础,新课程目标要求教师在教学学生基本数学知识之外,同时也应当着重培育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促进学生个人品质的发展和塑造,达到全面发展的教学目的。本文主要阐述独立思考对学生各方面发展的作用,以及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 小学数学;独立思考;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3-0097-01
小学数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阶段,也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思考能力的基础阶段。独立思考对学生人格方面的方向来说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因此,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是我们作为小学教师所应当思考的一个问题。下面我将结合我的数学课堂教学经验,来与大家分享一些有关独立思考的例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独立思考能力的作用和影响
教育,表面只是一个简单的汉字词语,但却包含着丰富的内涵。教,是指对学生传授所应当掌握的科学理论知识;育,则理解成对学生人格和品格方面的培养。因此,教育不只是简单的将知识理论传授给学生即可,重要的是在教学过程中锻炼和培养学生的人格发展。独立,是一个人从幼稚到成熟转变的标志;思考,是丰富充实人灵魂的一个活动,而对于独立思考的养成,应当从小做起。独立思考作为教育内容的一部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小学数学的教学中,不仅包含了基础数学知识的传授,也有培养学生对数学深层次内涵的理解,以及从综合方面考虑来培养学生的人格和品格。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能夠让学生在对数学学科的学习过程中发现不同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增强,其数学成绩也会随之稳步提高。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也有利于学生将数学理论知识通过独立思考后转化到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当中。无论是从教育本质和目的的角度,还是对学生个体人格发展的角度,独立思考的作用和影响都是较大的。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当巧妙地使用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一)在课堂中营造良好的思考氛围。教学环境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都有影响,学生身处不同的环境会受到所处环境氛围的熏陶和驱使,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授课时也应当注重对课堂思考氛围的营造,给学生提供一个友善、民主和自由的思考环境。小学生在一个自由氛围下,更能够调动自身主观能动性,充分进行独立思考这一大脑活动。并且,在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教师应当适当对他们提出的想法给出鼓励和支持,而不是轻易地否定,这样会挫伤学生进行思考的积极性。例如:在对学生进行角的认识这一单元的内容知识讲解时,我再正式讲解重点教学知识之前,将事先收集好的图片放映在多媒体课件中,图片包括圆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我问学生这些图片当中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有的学生回答:有的是方的有的是圆形的,也有些预习过的同学能说出角的区别。我提问学生的意义在于让学生在学习之前能够先进行自我思考,在全班营造一个思考的氛围,调动学习的气氛。
(二)在课堂中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在学校里,课堂是学生接受学习的主要阵地,而老师则是小学生的主要引导者,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应当在数学课堂中积极引导学生主动进行独立思考。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适当给学生留下思考的余地和空间,比如在讲解时可以不要过于细致,避免学生产生依赖心理。学生在数学课堂中主动思考,有利于学生对数学进行深入探索,发现数学学科的奥妙,促进数学学科知识的吸收。从学生个体发展而言,养成主动思考的良好习惯,除了对所学学科的学习有帮助,更是对学生日后的生活有所促进,有利于培养健全人格。例如:在数学课本“三角形面积计算”教学中,我并没有采用一上课就将知识点完全的讲解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借助手中现有的道具,做成一个三角形的图片,当做简易模型。在学生学习其他图形面积计算方式的基础上,让学生思考三角形的面积如何计算。先是给一个直角三角形图片,联想到直角三角形可以看作是1/2的长方形,因此它的面积计算公式即为长方形面积的一半。用类似这样的方法,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从而得到最终的答案。
(三)借助多媒体课件,创造思考条件。随着全面素质教育的发展,大部分小学的教室中都安装上了多媒体设备,教师可以合理的将现有的条件利用起来。在数学教学中,立体空间几何的学习是重要的一部分,然而这对教师的表达和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要求是很高的,在讲解这部分内容时,往往只能通过学生尽可能的想象来理解。这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将立体空间图形展现给学生,有助于学生更加直观地学习这部分内容,也为学生思考创造了必要条件。例如:在小学六年级数学课本学习《圆》这一章节的内容中,我将圆分割成不同大小的长方形,从而来计算它的面积。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尽可能的思考出有利于解决该问题的方法,从而锻炼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借助多媒体课件,能够创造出更多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的条件,为学生养成这种主观品质提供了必要的客观条件。
三、结语
小学数学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对于学生的数学思 维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塑造发展来说不容小觑。独立思考能力,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加强对科目的学习,同时也能够塑造学生的人格和品格。作为教师,我们应当尽可能在课堂中,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思考环境,帮助和引导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伟.小学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养成分析[J].才智,2011.
关键词 小学数学;独立思考;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3-0097-01
小学数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阶段,也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思考能力的基础阶段。独立思考对学生人格方面的方向来说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因此,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是我们作为小学教师所应当思考的一个问题。下面我将结合我的数学课堂教学经验,来与大家分享一些有关独立思考的例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独立思考能力的作用和影响
教育,表面只是一个简单的汉字词语,但却包含着丰富的内涵。教,是指对学生传授所应当掌握的科学理论知识;育,则理解成对学生人格和品格方面的培养。因此,教育不只是简单的将知识理论传授给学生即可,重要的是在教学过程中锻炼和培养学生的人格发展。独立,是一个人从幼稚到成熟转变的标志;思考,是丰富充实人灵魂的一个活动,而对于独立思考的养成,应当从小做起。独立思考作为教育内容的一部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小学数学的教学中,不仅包含了基础数学知识的传授,也有培养学生对数学深层次内涵的理解,以及从综合方面考虑来培养学生的人格和品格。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能夠让学生在对数学学科的学习过程中发现不同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增强,其数学成绩也会随之稳步提高。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也有利于学生将数学理论知识通过独立思考后转化到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当中。无论是从教育本质和目的的角度,还是对学生个体人格发展的角度,独立思考的作用和影响都是较大的。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当巧妙地使用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一)在课堂中营造良好的思考氛围。教学环境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都有影响,学生身处不同的环境会受到所处环境氛围的熏陶和驱使,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授课时也应当注重对课堂思考氛围的营造,给学生提供一个友善、民主和自由的思考环境。小学生在一个自由氛围下,更能够调动自身主观能动性,充分进行独立思考这一大脑活动。并且,在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教师应当适当对他们提出的想法给出鼓励和支持,而不是轻易地否定,这样会挫伤学生进行思考的积极性。例如:在对学生进行角的认识这一单元的内容知识讲解时,我再正式讲解重点教学知识之前,将事先收集好的图片放映在多媒体课件中,图片包括圆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我问学生这些图片当中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有的学生回答:有的是方的有的是圆形的,也有些预习过的同学能说出角的区别。我提问学生的意义在于让学生在学习之前能够先进行自我思考,在全班营造一个思考的氛围,调动学习的气氛。
(二)在课堂中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在学校里,课堂是学生接受学习的主要阵地,而老师则是小学生的主要引导者,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应当在数学课堂中积极引导学生主动进行独立思考。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适当给学生留下思考的余地和空间,比如在讲解时可以不要过于细致,避免学生产生依赖心理。学生在数学课堂中主动思考,有利于学生对数学进行深入探索,发现数学学科的奥妙,促进数学学科知识的吸收。从学生个体发展而言,养成主动思考的良好习惯,除了对所学学科的学习有帮助,更是对学生日后的生活有所促进,有利于培养健全人格。例如:在数学课本“三角形面积计算”教学中,我并没有采用一上课就将知识点完全的讲解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借助手中现有的道具,做成一个三角形的图片,当做简易模型。在学生学习其他图形面积计算方式的基础上,让学生思考三角形的面积如何计算。先是给一个直角三角形图片,联想到直角三角形可以看作是1/2的长方形,因此它的面积计算公式即为长方形面积的一半。用类似这样的方法,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从而得到最终的答案。
(三)借助多媒体课件,创造思考条件。随着全面素质教育的发展,大部分小学的教室中都安装上了多媒体设备,教师可以合理的将现有的条件利用起来。在数学教学中,立体空间几何的学习是重要的一部分,然而这对教师的表达和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要求是很高的,在讲解这部分内容时,往往只能通过学生尽可能的想象来理解。这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将立体空间图形展现给学生,有助于学生更加直观地学习这部分内容,也为学生思考创造了必要条件。例如:在小学六年级数学课本学习《圆》这一章节的内容中,我将圆分割成不同大小的长方形,从而来计算它的面积。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尽可能的思考出有利于解决该问题的方法,从而锻炼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借助多媒体课件,能够创造出更多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的条件,为学生养成这种主观品质提供了必要的客观条件。
三、结语
小学数学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对于学生的数学思 维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塑造发展来说不容小觑。独立思考能力,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加强对科目的学习,同时也能够塑造学生的人格和品格。作为教师,我们应当尽可能在课堂中,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思考环境,帮助和引导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伟.小学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养成分析[J].才智,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