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汽车产业的竞争力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9080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我国汽车产业的现状是技术创新能力弱、核心技术靠引进、自主品牌没有竞争力、高端汽车人才紧缺。因此,本文认为,我国汽车产业要发展,就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立具有民族特色的自主品牌,提高核心竞争力,并发展新能源汽车。
  关键词: 我国汽车业 发展现状主要问题发展对策
  
  汽车产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涉及面广、关联度高、消费拉动大。据统计,每增产1万辆汽车,将拉动GDP增长88.82亿元。同时,汽车业是劳动、技术和资金密集型行业,对解决就业问题也有很大贡献。据统计,整车行业的每1个就业岗位能带动零部件等附属行业的7.5个就业岗位。
  中国汽车企业能否提高自身实力、拥有核心技术、打响自我品牌、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有所突破,对我国汽车产业发展和国民经济发展都有深远影响。
  
  一、我国汽车业的发展现状
  
  我国汽车产业于1953年起步,经过50余年的发展,我国已成为汽车生产大国,被国际制造商组织列为世界十大汽车生产国之一。
  当前,我国汽车业已形成比较完整的产品系列和生产布局,除一汽、东风、上汽等大型国有企业外,民营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拔地而起,国产汽车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已超过95%。然而,大并不代表强,由于我国现阶段居民平均收入水平较低,因而中、低档汽车的生产及销售约占全部汽车产销的80%。
  2008年开始的金融危机,导致全球汽车产业陷入萧条,通用、克莱斯勒等汽车巨头接连宣布破产保护,丰田汽车虽然藉此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商,但也出现了近70年来的首次亏损。作为新兴汽车市场,强大的活力使我国成为全球车市中一个相对安全的避风港。2009年对我国汽车产业而言至关重要,在承受了产业萧条带来的阵痛后,中国汽车产业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二、我国汽车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我国汽车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已日渐成熟,但随着不断的发展,各种各样的问题也显现出来,亟待解决。
  
  (一)技术创新能力不够
  由于起步晚、技术落后,我国的汽车企业纷纷与外国公司合资,以市场换技术,这未能有效促进我国汽车研发水平的提升,汽车企业也未能掌握核心技术。
  在汽车零部件开发方面,我国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甚大,许多关键零部件仍停留在仿制国外产品的阶段。在整车开发方面,由于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开发平台,开发尝试主要停留在产品的局部改进,谈不上整车开发或核心技术的提升。
  此外,我国的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大多是半路出家,在市场基础、研发实力、营销战略和新车型推出等方面与国际大型汽车企业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二)自主品牌缺乏影响
  欧美和日本的汽车企业在汽车发展过程中都很注重树立品牌。现在,一提到美国汽车,人们便会想到动力十足、舒适;一提到日本汽车,人们便会想到省油、经济适用;一提到德国车,人们便会想到稳固、耐用。然而一提到中国汽车,人们的印象却是廉价、性能低。因此,许多国内汽车企业瞄准了国外成熟品牌,如四川腾中重工想收购悍马品牌、北汽想收购欧宝品牌等,希望通过收购提升自身形象,没有太多的企业将精力放在自主品牌的推广和营销上,造成我国自主品牌在国际市场上几乎没有影响力的现状。
  
  (三)高端汽车人才稀缺
  企业之间的竞争,从表面上看是产品和市场的竞争,其背后却是人才的竞争。
  中国汽车业现有的人才结构很不合理,在设计开发环节缺乏高端技术人才,在制造环节则缺乏高技能人才,技术管理复合型和多领域技术复合型人才更是极度匮乏。
  据统计,我国当前从事汽车制造业的人员约有180万,而其中可以称得上人才的仅有70万,不到40%。《中国汽车人才发展战略研究》课题报告指出:中国汽车产业从业人员2015年将突破500万人大关。汽车产业从业人员激增,如何培养人才、获得人才,将成为我国汽车业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三、我国汽车业发展的对策
  
  知道了自身的不足,我国汽车企业就应该寻求发展对策。
  
  (一)加强自主创新能力
  首先,要引进适用技术,提升引进效益。我国汽车企业在引进技术时应该遵循几个原则:第一,引进的技术要与企业自身技术条件相匹配,能够尽快形成竞争优势。第二,引进的技术要有较宽的市场外延,经过创新能形成多层次的产品族群。第三,着眼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引进与本企业战略规划相匹配的核心技术。
  其次,我国汽车企业在引进的基础上要消化吸收,不能盲目模仿,要根据市场优化改进;要“以人为本”,创造人性化的产品;还要加大消化吸收技术的投入力度。消化吸收的最终目的是进行自主研发,只有真正掌握了技术,才能站稳脚跟。
  
  (二)打造民族汽车品牌
  要打造民族汽车品牌,首先要明确品牌定位。第一,立足国情,做大众名牌。我国居民购买力水平逐步提高,我国汽车品牌应定位于适合大众购买的高性价比品牌。第二,应对国际竞争,做世界名牌。我国汽车品牌与外国品牌存在差距是现实,但做世界名牌是我国汽车企业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第三,面向数字化时代,做知识名牌。我国汽车企业要充分结合时代特征,提升我国汽车品牌的时代感与科技感。
  其次要塑造品牌形象。塑造品牌形象不仅需要漫长的时间,还需要大量的资金,我国汽车企业不能因为投入多、回报慢就放弃塑造品牌形象,要一改我国大多数自主汽车品牌给消费者留下的廉价劣质的印象。
  
  (三)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只有提升核心竞争力,我国汽车业才能获得更多的利润,才能更好地抵御危机。追求核心竞争力是保证企业长远发展的根本战略。
  首先,从企业高管到员工,要明确核心竞争力在市场竞争中的重要性,重视和关心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其次,要集中资源从事专业化经营,在经营管理、技术、产品、销售、服务等诸多方面与同行拉开差距。再次,在企业管理方面,要不断完善公司治理机制,为核心竞争力的打造提供制度保证。最后,塑造独特的企业文化。竞争对手可以模仿技术、品牌,唯独不能模仿全体员工认同的价值观——企业文化。好的企业文化能在无形中激励员工的干劲,形成独特的核心竞争力。
  
  
  (四)发展新能源汽车策略
  石油终将枯竭,未来将是新能源汽车的时代。就目前而言,已经诞生了油电、油气等混合动力汽车,还有压缩天然气、乙醇、甲醇、氢燃料等新能源汽车,甚至还有燃料电池汽车和纯电动汽车。从治理环境污染和调整能源结构的角度出发,我国汽车企业发展新能源汽车十分必要和紧迫。
  发展新能源汽车,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因此,国家应发挥主导作用,按照市场机制的原则,整合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以大型汽车集团为依托,组建新能源车辆股份公司,主要从事关键技术研究开发和产业化。
  在保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前提下,我国汽车企业还可以与国外有关研究开发机构进行合作,甚至进行联合开发,共享成果,以便使我国在世界新能源汽车领域取得领先地位。
  
  四、结语
  
  我国汽车业的发展经历了不少考验,成效是显而易见的,无论是在国内市场还是在国际市场,发展空间都是很大的。
  金融危机虽对我国汽车业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但作为新兴市场,我国仍是全球车市中一个相对安全的避风港。我国的汽车业在承受产业阵痛之后,将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参考文献:
  [1]2009年我国汽车行业发展形势分析.中国传动网.
  [2]2008年我国汽车出口现状、趋势、问题及对策研究报告.中国报告大厅市场研究部.
  [3]中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战略.唐杰、杨沿平、周文杰.科技出版社 ,2009.
  [4]中国汽车企业核心竞争力现状及提升对策.中华硕博网
  [5]中国在汽车业中,新能源成焦点.世界能源金融网
  [6]浅谈自主品牌汽车的品牌形象塑造.季超商业文化(学术版),2008,(09).
  [7]汽车人才紧缺,留住人才不能只靠“百万年薪” .中国青年报 ,2007.08.09.
其他文献
课堂气氛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特定情境,是课堂教学活动赖以进行的基础。健康、积极、和谐的课堂气氛有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而不健康、消极甚至对抗的课堂气氛则会成为课堂上师生共同的心理负担,甚至会使课堂教学一无所获。  营造课堂气氛,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借助于各种手段。就教师方面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发挥课堂的民主管理,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课堂教学包括
期刊
区域活动是幼儿自由、自主的学习场所,它是幼儿的自信心和良好的自我概念形成的源泉。幼儿在这一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中,能按自己的兴趣、意愿和能力,选择活动内容,体验快乐和成功,能积极主动地学习、探索和表现。它是落实《幼儿园工作规程》精神,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较好的教育手段,也是幼儿的乐园。在区域活动中,材料的投放既重要又复杂,它的重要性体现在缺少材料就会影响区域活动的正常开展;复杂性体现在它既要满足幼儿
期刊
摘要: 本文以科学的发展观和中共中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为指导,以先进的教育理论特别是学习型组织理论和终身教育理念为依据,探索学习型班集体建设的策略、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 学习型班集体内涵与特征构建策略构建途径    引言    2001年5月,江泽民同志在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峰会上提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以来,创建学习型社会便成了全社会的大目标,这也是社会发展的
期刊
对幼儿实施品德形成教育是幼教工作者的重要任务,对小班幼儿进行良好的自我意识的培养便是重中之重,也是小班幼儿的核心课程之一。自我意识是关于“我”的意识,这个“我”是由极其多样的因素构成的,如:“我的玩具”、“我的娃娃”、“我的汽车”、“我的家”、“我的手”、“我的书包”、“我的爸爸”、“我的妈妈”等。    一、萌发小班幼儿自我意识的必要性    目前大多数小班幼儿的自我意识已经在日常生活中很明显地
期刊
新《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生活经验。区域活动正符合这一要求,它能使幼儿从中获得更大的乐趣和满足,能培养幼儿自主、自信等良好的心理品质,是幼儿成长的乐园。    一、提供充足的空间和时间,满足幼儿的独立性    活动的空间和时间是幼儿区域活动的必要条件。根据埃里克森的个性发展理论,大班是幼儿自主性发展的
期刊
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一个人的智慧应从观察天上和地下的实在的东西中来,同时观察越多,获得的知识越牢固。”教师抓好幼儿观察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幼儿智力的增长和智力水平的提高。那么怎样培养和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呢?    一、选择适合的观察对象,引导幼儿主动观察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我选择了色彩鲜艳、新奇的幼儿感兴趣的事物作为观察对象。幼儿对这些东西常常会在没有成人的指导下自主地看看、摸摸、碰碰
期刊
现在的幼儿,有两大特点:一是智力发展好,知识面广;二是生活自理能力差,即生活习惯不好。目前大多数幼儿是独生子女,家长往往过于注重对幼儿知识的传授、智力的开发,而忽视对幼儿生活习惯的培养。小班幼儿年龄小、生活能力差,我们应抓住幼儿这一关键时期,培养其良好的生活习惯。    一、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    1.饮食习惯  (1)正确地使用餐具,独立进餐。  (2)进餐时不大声讲话,不东张西望,专心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