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在救治危重肺源性心脏病呼吸衰竭患者中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1年2月——2013年1月治疗的60例危重肺源性心脏病患者,根据患者的经济条件和接受机械通气的态度进行分组分为无创通气组、有创通气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积极给予吸氧、抗炎、平喘、祛痰、营养支持、呼吸兴奋剂等治疗;有创机械通气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有创呼吸机进行通气;无创机械通气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无创呼吸机进行通气治疗。结果 有创机械通气组和无创机械通气组经过治疗血PH、PaO2、PaCO2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有创机械通气组和无创机械通气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K+、Na+、Cl-浓度无显著性变化,有创机械通气组和无创机械通气组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本组60例显效35例,有效14例,死亡11例,总有效率为817%,其中无创机械通气组显效15例,有效5例,死亡2例,总有效率为909%,有创机械通气组显效13例,有效5例,死亡2例,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显效7例,有效4例,死亡7例,总有效率为611%,无创机械通气组和有创机械通气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机械通气在救治危重肺源性心脏病呼吸衰竭患者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 肺心病;呼吸功能不全;机械通气;酸碱失衡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6226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2995-01
危重肺源性心脏病是呼吸科的常见病,病情十分危急,若不及时救治,会导致呼吸衰竭儿死亡,有效的通气是救治患者的关键,近年来,我们采用机械通气进行救治,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我院2011年2月——2013年1月治疗的60例危重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具备有创通气的指征,根据患者的经济条件和接受机械通气的态度进行分组分为无创机械通气组22例,其中男15例,女7例,年龄41-78岁,平均651岁;无创通气组20例,其中男14例,女6例,年龄44-76岁,平均632岁;对照组18例,其中男11例,女7例,年龄39-79岁,平均629岁。三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积极给予吸氧、抗炎、平喘、祛痰、营养支持、呼吸兴奋剂等治疗;有创机械通气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有创呼吸机进行通气;无创机械通气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无创呼吸机进行通气治疗。
2 结果浓度
21 3组患者血气分析和离子情况 有创机械通气组和无创机械通气组经过治疗血PH、PaO2、PaCO2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有创机械通气组和无创机械通气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K+、Na+、Cl-浓度无显著性变化,有创机械通气组和无创机械通气组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22 三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本组60例显效35例,有效14例,死亡11例,总有效率为817%,其中无创机械通气组显效15例,有效5例,死亡2例,总有效率为909%,有创机械通气组显效13例,有效5例,死亡2例,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显效7例,有效4例,死亡7例,总有效率为611%,无创机械通气组和有创机械通气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 论
本研究结果证实经过治疗出院时有创机械通气组患者的血气指标与无创机械通气组比较有明显改善,无创机械通气组患者的血气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改善;表明机械通气在肺心病并发酸碱失衡的治疗中有一定作用。而可以导致酸碱失衡发生的血电解质出院时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考虑与临床药物干预有关。机械通气可改善肺泡通气、促进CO排出、促进氧的弥散、减少肺内分流、纠正通气与血流比值失调;还可替代呼吸肌做功,减少呼吸肌的工作负荷,使氧耗量降低而有助于呼吸肌疲勞的恢复。无创通气具有使用方便、灵活,不需建立人工气道和并发症少等优点,易被患者接受。
无创通气具有使用方便、灵活,不需建立人工气道和并发症少等优点,易被患者接受。使部分患者免于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1],院内获得性肺炎的发病率明显降低。
有创机械通气由于带有气管内导管,可造成细菌沿气管-支气管树移行、气囊上滞留物下流,加之吸痰等气道管理操作污染、呼吸机管道污染等,易引起下呼吸道感染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2]的发生。
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表明,以PIC窗作为有创一无创通气的切换点治疗呼吸衰竭的疗效肯定,可使患者尽早脱机,缩短使用有创通气时间,缩短总的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VAP的发生率,提高撤机成功率,预防和减少呼吸机依赖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王宇,董国强,沈丽,等123例慢性肺心病并呼吸衰竭患者酸碱失衡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0,33(4):615-617
[2] 王辰,商鸣宇,黄克武,等有创和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严重呼吸衰竭的研究[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1,23(3):212-216
【关键词】 肺心病;呼吸功能不全;机械通气;酸碱失衡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6226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2995-01
危重肺源性心脏病是呼吸科的常见病,病情十分危急,若不及时救治,会导致呼吸衰竭儿死亡,有效的通气是救治患者的关键,近年来,我们采用机械通气进行救治,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我院2011年2月——2013年1月治疗的60例危重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具备有创通气的指征,根据患者的经济条件和接受机械通气的态度进行分组分为无创机械通气组22例,其中男15例,女7例,年龄41-78岁,平均651岁;无创通气组20例,其中男14例,女6例,年龄44-76岁,平均632岁;对照组18例,其中男11例,女7例,年龄39-79岁,平均629岁。三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积极给予吸氧、抗炎、平喘、祛痰、营养支持、呼吸兴奋剂等治疗;有创机械通气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有创呼吸机进行通气;无创机械通气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无创呼吸机进行通气治疗。
2 结果浓度
21 3组患者血气分析和离子情况 有创机械通气组和无创机械通气组经过治疗血PH、PaO2、PaCO2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有创机械通气组和无创机械通气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K+、Na+、Cl-浓度无显著性变化,有创机械通气组和无创机械通气组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22 三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本组60例显效35例,有效14例,死亡11例,总有效率为817%,其中无创机械通气组显效15例,有效5例,死亡2例,总有效率为909%,有创机械通气组显效13例,有效5例,死亡2例,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显效7例,有效4例,死亡7例,总有效率为611%,无创机械通气组和有创机械通气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 论
本研究结果证实经过治疗出院时有创机械通气组患者的血气指标与无创机械通气组比较有明显改善,无创机械通气组患者的血气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改善;表明机械通气在肺心病并发酸碱失衡的治疗中有一定作用。而可以导致酸碱失衡发生的血电解质出院时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考虑与临床药物干预有关。机械通气可改善肺泡通气、促进CO排出、促进氧的弥散、减少肺内分流、纠正通气与血流比值失调;还可替代呼吸肌做功,减少呼吸肌的工作负荷,使氧耗量降低而有助于呼吸肌疲勞的恢复。无创通气具有使用方便、灵活,不需建立人工气道和并发症少等优点,易被患者接受。
无创通气具有使用方便、灵活,不需建立人工气道和并发症少等优点,易被患者接受。使部分患者免于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1],院内获得性肺炎的发病率明显降低。
有创机械通气由于带有气管内导管,可造成细菌沿气管-支气管树移行、气囊上滞留物下流,加之吸痰等气道管理操作污染、呼吸机管道污染等,易引起下呼吸道感染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2]的发生。
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表明,以PIC窗作为有创一无创通气的切换点治疗呼吸衰竭的疗效肯定,可使患者尽早脱机,缩短使用有创通气时间,缩短总的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VAP的发生率,提高撤机成功率,预防和减少呼吸机依赖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王宇,董国强,沈丽,等123例慢性肺心病并呼吸衰竭患者酸碱失衡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0,33(4):615-617
[2] 王辰,商鸣宇,黄克武,等有创和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严重呼吸衰竭的研究[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1,23(3):212-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