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研究分析不同剂量米非司酮对于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期间我中心收治的10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临床试验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采用小剂量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大剂量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变化以及子宫肌瘤变化。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的子宫肌瘤体积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可以取得非常良好的临床疗效,然而长期使用小剂量的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患者进行治疗则效果更为显著,且副作用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关键词】子宫肌瘤;米非司酮;不同剂量;副作用;临床疗效
为了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生活质量,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对子宫肌瘤患者使用了不同剂量的米非司酮进行对比,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期间我中心收治的10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临床试验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所有患者均符合WHO对于子宫肌瘤的相关诊断标准。其中,实验组50例患者,平均年龄为(35.53±5.87)岁。按照病理分型:肌壁间肌瘤患者为25例,浆膜下肌瘤患者为13例,粘膜下肌瘤患者为2例,混合型肌瘤患者为11例;对照组50例患者,平均年龄为(36.22±5.65)岁。按照病理分型:肌壁间肌瘤患者为23例,粘膜下肌瘤患者为13例,浆膜下肌瘤患者为10例,混合型肌瘤患者为4例。所有患者均主诉出现痛经、贫血或月经过多等情况,并且在参与实验研究前为服用任何激素类药物,且对米非司酮类药物无过敏反应。对比两组患者的例数、年龄、病理分型等一般资料不具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1 ] 对照组患者均服用25mg米非司酮(生产厂家:北京紫竹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国药准字H20010633)进行治疗,患者均在经期1~5d的睡前进行服用,每日一次,持续服用3个月为一个疗程。
1.2.2 实验组[2] 实验组患者均服用12.5mg米非司酮(生产厂家:北京紫竹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国药准字H20010633)进行治疗,患者均在经期1~5d的睡前进行服用,每日一次,持续服用3个月为一个疗程。
在患者用药前以及用药3个月后进行常规妇科检查,从而观察患者的子宫肌瘤体积变化。
1.3 统计学方法[3] 本组实验研究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平均数(χ-±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激素指标比较
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参见表1。
2.2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子宫肌瘤体积变化比较
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子宫肌瘤体积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参见表2。

3 讨论
子宫肌瘤也被称之为子宫平滑肌瘤,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女性生殖器官疾病,以良性肿瘤居多。通常来说,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征象并不显著,部分患者会出现阴道出血症状,然而如若患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便可能带来排尿障碍、不孕、流产等并发症状,为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极大的损害。经相关调查研究显示,诸多学者认为采用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进行治疗能够取得较为良好的临床疗效,并且可以有效缩小肌瘤体积,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4]。
经本组实验研究得知,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的子宫肌瘤体积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小剂量的米非司酮更适合应用于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治疗中,且疗效显著。
综上所述,应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可以取得非常良好的临床疗效,然而长期使用小剂量的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患者进行治疗则效果更为显著,且副作用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吕玲英.不同剂量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疗前沿(上半月),2009,4(6):75-76.
[2]王淑玲,万丽英,荆瑞霞,等.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研究[J].中外健康文摘,2009,6(18):81-82.
[3]杜丽.米非司酮治疗130例子宫肌瘤疗效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09,6(27):70-71.
[4]吕一燕.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128例临床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09,20(4):239-240.
                        【关键词】子宫肌瘤;米非司酮;不同剂量;副作用;临床疗效
为了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生活质量,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对子宫肌瘤患者使用了不同剂量的米非司酮进行对比,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期间我中心收治的10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临床试验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所有患者均符合WHO对于子宫肌瘤的相关诊断标准。其中,实验组50例患者,平均年龄为(35.53±5.87)岁。按照病理分型:肌壁间肌瘤患者为25例,浆膜下肌瘤患者为13例,粘膜下肌瘤患者为2例,混合型肌瘤患者为11例;对照组50例患者,平均年龄为(36.22±5.65)岁。按照病理分型:肌壁间肌瘤患者为23例,粘膜下肌瘤患者为13例,浆膜下肌瘤患者为10例,混合型肌瘤患者为4例。所有患者均主诉出现痛经、贫血或月经过多等情况,并且在参与实验研究前为服用任何激素类药物,且对米非司酮类药物无过敏反应。对比两组患者的例数、年龄、病理分型等一般资料不具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1 ] 对照组患者均服用25mg米非司酮(生产厂家:北京紫竹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国药准字H20010633)进行治疗,患者均在经期1~5d的睡前进行服用,每日一次,持续服用3个月为一个疗程。
1.2.2 实验组[2] 实验组患者均服用12.5mg米非司酮(生产厂家:北京紫竹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国药准字H20010633)进行治疗,患者均在经期1~5d的睡前进行服用,每日一次,持续服用3个月为一个疗程。
在患者用药前以及用药3个月后进行常规妇科检查,从而观察患者的子宫肌瘤体积变化。
1.3 统计学方法[3] 本组实验研究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平均数(χ-±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激素指标比较
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参见表1。
2.2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子宫肌瘤体积变化比较
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子宫肌瘤体积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参见表2。

3 讨论
子宫肌瘤也被称之为子宫平滑肌瘤,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女性生殖器官疾病,以良性肿瘤居多。通常来说,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征象并不显著,部分患者会出现阴道出血症状,然而如若患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便可能带来排尿障碍、不孕、流产等并发症状,为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极大的损害。经相关调查研究显示,诸多学者认为采用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进行治疗能够取得较为良好的临床疗效,并且可以有效缩小肌瘤体积,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4]。
经本组实验研究得知,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的子宫肌瘤体积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小剂量的米非司酮更适合应用于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治疗中,且疗效显著。
综上所述,应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可以取得非常良好的临床疗效,然而长期使用小剂量的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患者进行治疗则效果更为显著,且副作用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吕玲英.不同剂量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疗前沿(上半月),2009,4(6):75-76.
[2]王淑玲,万丽英,荆瑞霞,等.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研究[J].中外健康文摘,2009,6(18):81-82.
[3]杜丽.米非司酮治疗130例子宫肌瘤疗效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09,6(27):70-71.
[4]吕一燕.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128例临床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09,20(4):239-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