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来源 :安徽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ikerqw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列举在班级管理中,借鉴优秀的传统文化来改善班级文化风貌、强化育人能力、提升师德师风,从而实现班级管理最大效益的案例,分析说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班级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文化育人管理理念师德标准
  一、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在育人方面的教育功能
  儒家思想文化作为中国古代社会的主流文化意识,它的修身理论内容非常丰富,如:如何确定人生的追求,如何处理德才关系、人己关系、利义关系等。《大学》中提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论语》中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从个人层面来讲,这些理论对于学生道德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发挥传统文化在班级管理中的育人作用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我们应该把学生培养成为一名什么样的人?这是一个值得所有老师深思的问题。随着当今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对于学生的道德水平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在班级管理中,如何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修养,我一直在为之努力。
  (二)让学科教学成为班级管理的助力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兼班主任,我更方便引导学生学习做人方面的知识。在教学中,我结合所教课文,及时渗透传统的责任感思想、忠孝理念、为人处事的基本准则等,把晦涩难懂的古人智慧融入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如在学习陶行知的《每天四问》时,给学生补充《大学》中的“自天子以至于庶人……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的相关知识,旨在告诫学生,在古代社会中,上至天子,下至百姓,都要以修身养性作为根本,如果扰乱了这个根本,家庭、国家、天下都难以治理好。何为修身养性?养成自觉自律的好习惯,每天按时完成作业;养成诚实守信的好习惯,不欺骗他人;养成“在其位,谋其政”的责任意识,认真做好属于自己的本分工作等,都算作修身养性。
  作为现代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更应该规范自己的行为,不断提升道德修养,做一名符合社会要求的合格公民。除了在教学中补充相关知识外,我还根据语文教学的学科特点,在班级开展 “古诗新唱”“经典文学知识挑战赛”等活动,让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班级活动中,从而焕发新的时代光彩。
  (三)让班级文化建设成为班级管理的名片
  班级文化建设作为班级文化的一部分,会对整个班级产生重要影响。优秀的班级文化不仅能加强班级凝聚力,塑造积极向上的班级精神,也能在耳濡目染中促使学生品德行为和性格特征的养成,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在本次的班级文化建设中,我以《论语》中的“九思”为主题,让学生展开设计,把班级文化建设的主动权还给学生,鼓励学生去搜集相关资料。通过前期的大力宣传,同学们主动参与其中,利用课外时间和家长、同学一起搜集相关资料,讨论设计方案,协调班级建设的人员安排等。短短半个月的时间,学生明白了何为“九思”,何为班集体,对于做人、做事的标准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二、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在管理班集體中的重要功能
  在儒家文化中,不乏“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至理名言。大到国家管理,小至家庭经营,以至于现在的班级管理,这些名言都从实用主义的角度,阐释了如何做事、立业的基本准则,对于现代教育有着深刻的启迪意义。《孟子》中提出“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同之,在班级管理中,班规是必不可少的。提起班规,我们很多人会把它和约束、制度甚至惩罚联系到一起。在我看来,班规是教师管理班级智慧的集中体现,更是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争当班级主人的最大体现。不同的教育思想,决定了不同的班规产生方式,产生不同的管理效果。我们班的班规制定流程如下:
  (一)制定班级规章制度前,注重对学生的民主教育
  我是五年级接手现在这个班级,中途接班对于每位老师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接手班级后,我先不着急制定班规,而是花费大量的时间去了解每位学生的特点,并通过语文课程开展故事教学,渗透古代社会中有关做事、管理的思想观念。一个月后,我开始着手制定班规,首先我让学生搜集、了解和学习古人管理家庭、治理国家的事例,并召开相关的主题班会,让同学们围绕这些材料展开讨论,在我们的班级管理中,如何借鉴这种管理智慧,把制定班级规章制度的过程变成对学生启蒙、宣传管理智慧的过程。
  (二)结合目前的教育现状,制定适合自己的班级规章制度
  班规的产生应该是基于学生现实情况的基础上通过民主讨论、决议的过程。所以,在制定班规的过程中,我让学生先了解我们班级目前存在哪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和现象,然后让同学们分小组讨论,我们应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并提出自己合理的建议,最后把同学们的意见统一收集、整理、汇总。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考虑问题不够全面,班主任要站在全局的角度,给出合理、客观并适合自己班级的指导建议。
  总之,良好的班规应该是班主任的管理智慧和各类学生群体的思想的统一体。在广泛征集意见后,我们展开主题班会,投票表决哪些建议可以采纳,哪些不予采纳。可以采纳的意见经三分之二的同学许可后可以生效执行。
  (三)在实际的班级管理中,检测班规是否具有可行性和操作性
  陆游老先生早在八百多年前就曾提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任何知识的学习和理论的应用,都应该是一个长期实践、被检验的过程。所以,班规制定以后,要在一定的期间内检验班规是否具有可行性。好的班规应该避免不切实际,应该是对学生有具体明确的行为要求,要有全面性。下面是我们的班规的一部分:
  1.见到老师要问好,做一个礼貌的人。
  2.自己的垃圾要自己处理,看到垃圾要及时捡起。
  3.不浪费午餐和公用饮水,树立节约精神。
  4.和同学发生矛盾时,要及时向老师反映,和平解决,切不可使用武力。
  5.课前三分钟,准备上课物品,做好上课准备。
  6.进出学校等公共场合,都要安安静静,切勿大声喧哗。
  三、发挥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教师师德的重要功能
  在心理学中,小学生表现出极强的向师性和模仿性,所以教师的一言一行在很大程度上会对学生产生重要影响。基于以上观点,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一定要以身作则,发挥带头作用。
  (一)努力提升个人修养,树立师德意识
  《礼记》中提出:“师者,教之以事喻诸德也。”意思是说,作为一名老师,要注重德才兼备,不仅要教授学生“谋事之才”,更要传授学生“立世之德”,而传德尤为重要。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主要责任人,对于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指引作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班主任,只有先修其身,提升自身素养,才可能在管理中教育出有德行的学生。
  (二)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大学》中的“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之其所敖惰而辟焉”告诉我们,作为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公平公正地对待、评价每一位学生。
  (三)严以律己,以身作则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不仅要对学生进行“言传”,更要以身作则,切实进行“身教”。《大学》中提到“尧舜帅天下以仁,而民从之……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由此可见,我们只有严以律己,才能凝聚力量,实现班级管理的最大效益。反之,班级管理也会陷入一片混乱之中。
  班级管理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如何发挥传统文化在班级管理中的积极作用,这值得我们用一辈子去探寻、去实践。
  
  参考文献:
  【1】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4.
  【2】李镇西.做最好的班主任[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4修订本.
  
  责任编辑:黄大灿
其他文献
【正】 1977年12月中旬,县城南10公里上栅村的群众平整土地时,在村北约200多米处、距地表1.2米深的小土窑里发现两大瓦瓮古钱币。闻讯后,我们及时到现场进行了实地调查。两个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目的分析成都市武侯区2011-2015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的发生特征,评价AEFI监测系统运转情况,为进一步完善AEFI监测工作提供
研究了羊毛纤维的品质特征,羊毛经预处理,在圆盘抓包机上与棉抓取混和。生产过程中加强工艺研究,优化工艺参数,注意提高条子中纤维的伸直平行度,在棉纺设备上成功生产出了毛/棉混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