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黄帝内经素问》看阴阳五行实质

来源 :中医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520l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帝内经素问》所阐述的阴阳五行是气的运化规律,阴阳作为气的规律具有位和度的规定性,位指阴阳的空间和时间位序,度指阴阳相对平衡和谐的状态。中医诊断的根本在于把握阴阳位度,治病的基本原则也在于调整机体的阴阳位度。五行是气在阴阳规律制约下化生的物质分类,禀赋了阴阳的运动规律。阴阳五行是事物的先天属性,世间万物皆禀赋了阴阳五行的特性,因其位和度的不同形成了各种物象,中医诊病、治病即是通过象而审度调整阴阳的位与度。中医学是古人在认识和把握了阴阳五行规律后,调整生命运动状态,使其符合阴阳五行规律的朴素科学。
其他文献
崇阳思想最初源于古代先民对火与太阳的崇拜和敬畏,这种崇阳黜阴的学术思想渗透到《黄帝内经》学术体系,形成了中医特有的扶阳观。《黄帝内经》认为阳气在人体具有不可替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