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心爱护学生,加强德育建设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elki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德育建设对于学生心理素质、情感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作为教师,应当树立正确的职业意识,真正地做到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作为班主任,要充分了解班级内每一个学生的家庭情况和学习能力,及时捕捉学生情绪的变化,适时地加以疏导安慰。因此,县城小学班主任的责任重大,更应该增强德育建设,让每个学生都能快乐学习,取得自己理想的成绩。
  关键词:德育建设;县城小学;班主任
  【教学案例】
  我是一名县城小学班主任,当我每次去教室查看班级内学生学习的情况时,班长总是告诉我,我们班李同学今天又迟到了。这不是我第一次听说她迟到,在她上小学一年级时就时常迟到早退,一个学年竟然才上了两个月,导致学习成绩一路下滑,很多教师都拿她没有办法,也不愿意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去给她补习。早前听闻她的家庭情况,我感到震惊和同情,李同学的父母患有痴呆症,根本没有能力去辅导孩子的学习,有时候甚至还常常忘记给孩子做饭,孩子正处于长身体的时候,长得十分瘦小,上课时总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在所有人都不知所措时,我身为李同学的班主任一定要尽到自己的职责,绝不放弃任何一名学生,关心爱护每一名学生,希望我的学生在我悉心的帮助下能够转变,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取得好成绩。
  课后,我让李同学跟我去办公室谈话,她站在我面前一动不动,就像是犯了过错一样,面露惧色,我微笑着让她抬起头来看看我,握着她的手让她安心,不用担心自己的学习,我会尽力去帮助她弥补之前遗漏的基础知识,同时,我还告诉她因为她的家庭情况特殊,所以她要做好快点成长的心理准备,学会自己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我与她约定好每天要准时上学,在下午的课程结束后,每天给她辅导一个小时巩固以前学过的知识。李同学思维敏捷,反应迅速,在我的精心辅导下很快就掌握了我给她讲的知识点,我经常对她提出表扬和鼓励。她在课堂上也表现得更加积极了,授课老师都跟我反映,看到了李同学的进步,我感到十分欣慰。同时,我在周末休息的时候常常会教李同学做饭、洗碗、拖地等家务的做法,李同学慢慢地都掌握了,在我长期无偿辅导李同学这几个月的时间里,我看到了她巨大的转变,成绩更上一层楼,也变得更加活泼开朗了,很多同学也都愿意跟她在一起交流学习或者嬉戏。去年期末考试,孩子的作文得了满分,超过了班上所有的同学。当看到成绩的那一刻,我热泪盈眶,觉得我做到了一个班主任应该做的,不枉费一片苦心。
  【课堂结论】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都有着自己的优点。作为一个小学班主任,要承担学生德育建设的责任,不能轻易放弃每一个学生,要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家庭情况,适时地给予学生鼓励和帮助,让学生在温馨的氛围中学习。
  针对这种情况,我认为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树立正确的职业意识。教师绝不能因为学生成绩差就放弃对学生的辅导,这种做法是极其不负责任的。没有天生就十全十美的人,因此,教师要用心血去浇灌祖国未来的花朵,真正地去了解学生需要什么,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要相信我们用心血浇灌出来的花朵一定是绚烂夺目的。
  第二,教师要学会“察言观色”,及时地捕捉学生的情绪变化。小学生的心态不成熟,难免会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产生情绪上的波动,进而影响他们的学习。班主任平时一定要多跟学生交流沟通,了解他们的近况,当有学生出现情绪低谷期时,应该及时去了解情况,给学生做心理疏通,让学生真正地打开心扉,抛却烦恼,以更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学习生活中。
  第三,培养良好的师生氛围。教师与学生之间没有隔阂,教师应当放下自己的身份,用自己的熱情去感染学生,在课堂上与学生积极互动,课下多多关心学生的日常生活,平常要多鼓励学生融入课堂、融入班集体,当学生犯错后,不能不分青红皂白就劈头盖脸地批评学生,要在了解具体情况之后,对犯错的学生进行教育,给学生留下一个公正的形象。
  第四,尊重每一个学生。学生的心灵是脆弱敏感的,他们能够轻易地感受到教师是如何对待他们的。因此,老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不能因为他们学习成绩的好坏将他们区别对待。教师的爱,是学生心田渴望的雨露,是学生心中期待的春风。每一位学生都渴望获得教师的关注,给予他们学习的动力,班主任要多表扬学生身上的优点,不仅仅局限于学习方面,品质、性格方面均可,要让学生感受到关注度,让他们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学习的海洋中去。
  关心爱护学生,加强德育建设。这是我们小学班主任需要竭力去探索的一个方向,要有一颗职业心,要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们在学生身上所付出的都会有所回报。尊重每一个学生,培养良好的师生氛围,在课堂上多与学生进行互动,让孩子们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和家庭情况,做好心理辅导工作,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去教育,用自己一颗职业心去温暖学生、鼓励学生,为祖国未来的发展培养出更多的优质人才。
其他文献
摘 要:语文是一门人文色彩浓厚的基础学科,审美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审美教育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对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小学生语文审美能力的培养在于教师要充分挖掘文本中的审美因素,通过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渗透,引导学生品读美、欣赏美,继而习得方法创造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用审美的眼光看世界,积极面对生活中的任何事。  
摘 要:阅读是学好语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进行兴趣阅读,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的课外阅读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这样更容易与文本、作者形成心灵的共振,情感的共鸣,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  关键词:阅读;阅读习惯;兴趣;价值观;共鸣  一、从教师入手,做好示范指引  1.教师要紧抓课内阅读主阵地  教师在教低年级学生开始阅读时,应从拼音拼读识字开始,让他们读好词语,注意
摘 要:小学数学是一门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学科,是小学教学体系中最重要的科目之一。而课堂教学是传授数学知识的重要场所和基本途径,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方方面面已经发生了变化,如何优化教学策略、构建高效和谐的数学课堂,已经是教师要考虑的首要问题。结合长期的数学教学实践总结,对构建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策略;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一直是数学教师
摘 要:在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了数学模型思维的概念,如何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模型思维,是每位教学工作者值得深思的问题。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模型思想策略,可以帮助学生积累从实际问题中提取数学模型的经验。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模型思想;策略   新课标提出了数学模型思维的概念,但是对于数学模型的概念,如何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模型思维的抽象概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熟练设
摘 要:STEAM课程引发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全新思考。小学语文课堂应打破学科界限,以语文学科为中心,融合各学科知识,设计和组织跨学科融合教学活动,教师积极开展跨学科教学的实践与研究,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关键词:课堂;融合;语文   近年来,一种基于多元智能理论下的课程STEAM在我们的小学课堂悄然兴起。它作为一项跨学科的教学,引发了老师们对课堂教学全新的思考,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摘 要:“共情”由人本主义创始人罗杰斯所阐述的概念,多运用于心理咨询领域。但随着社会工作的完善,共情理论被越来越多的班主任运用到班级管理中,特别是“换位思考”“学会倾听”“学会尊重”等技巧的运用。   关键词:共情教育;班级管理;学生工作   共情又称同理心,最早多在心理咨询领域运用,是心理咨询师必备的技能。按照罗杰斯的观点,共情是指体验别人内心世界的能力。近年来,共情理论也广泛运用于教育管理
摘 要:好的课堂导入对于小学音乐教学来说极其重要,小学生年龄偏小,如果在课堂开始之前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那么整堂音乐教学都不会有好的效果。所以,在小学英语课堂开始之前,教师需要运用有效手段,对课堂教学进行导入,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效率。通过研究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有效的课堂导入方法,提出可行性教学策略,为提高小学音乐教学水平做出微薄贡献。   關键词:课堂导入;小
摘 要:任何知识和思维的学习都必须通过一定的载体呈现出来。在数学课堂上,师生所要达到的目标,也是凭借一定的学习材料实现的。因此,学习材料的选择直接影响着课堂目标的达成以及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大道至简;数学;效度对比  前些日子参加稠城中心的教学研活动,其中一节课是北师大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比一比”,笔者结合两位教师运用两种不同的引入材料,并结合这些材料的使用过程谈些个人体会
摘 要:小学数学是小学阶段的重要学科之一,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重视小学阶段对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培养力度,积极引导学生动脑思考以及问题提问,使学生将不懂的问题做到有效掌握,从而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围绕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展开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问题意识;培养  小学生在学习中,由于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导致小学生在数学课堂学习中出现不敢主动提问、不会提问等情况。
摘 要:随着课程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传统文化成为教学改革的一个亮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正确认知中华文化,更需要将经典文化智慧引入课堂,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全面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从小学经典诗文诵读的重要性出发,对小学诵读经典诗文开展实践与探索,让学生诵读经典,在经典诵读过程中个性飞扬、快乐成长。   关键词:经典诵读;诗文;小学;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