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文学奖:以前是茅盾的,现在是矛盾的

来源 :课堂内外(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wang1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看来,茅盾文学奖是无法摆脱矛盾了。
  自8月6日公布81部入围作品之后,“参赛”的作家们每晋级和出局一次,总会惹来无数的是是非非,其中,动静最大的当属N多人抡起板砖狂砸作协主席们的高概率入选。
  猜忌归猜忌,怀疑归怀疑,某种意义上而言,主席们的高概率入选,其实并非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如果81部入围作品里,没有一个主席的身影,茅盾文学奖才真正有了大问题。
  尽管近年来,作协的口碑并不见得有多么好,公众对其诟病多多,甚至时不时有人高调宣布退出作协,但依然无法改变其作家大本营的事实。既然绝大多数的作家被作协“招安”,那作家中的优秀者,占据主席或副主席的位置也不足为奇。只不过,这个主席或者副主席的头衔,是否真的实至名归,各说不一。
  虽然主席、副主席扎堆属于正常范畴,但并不是说围观者就不能跳将出来质疑质疑、议论议论。在文学理论中,有一个著名的观点“文学即人学”,“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文学圈子自然不会纯净得像是经过了27层净化的纯净水。
  对于茅盾文学奖,窃以为不该将其严肃地视之为“奖”,而应该是一场狂欢,想找名的可以去,想找利的可以去,想找神圣的也可以去……茅盾文学奖以前是茅盾的,现在是矛盾的。“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现在的茅盾文学奖要将作家们分个一二三四五,这不是矛盾又是什么?
  事实上,自人类有文学以来,就很少有哪部文学作品和哪个文人,能获得交口一致的称赞。文学就是个精神粮食,和现实中使人存活的粮食,没多大区别。既然现实生活中,有人爱吃馒头,有人爱吃米饭,有人爱吃萝卜,有人爱吃青菜,那么在精神粮食上,自然也不会众口一致。
  当然,像毕飞宇、刘醒龙这些作协主席的超强竞争力,在主流上还是众口一致的,断不是大家狂扔板砖的原因所在。大家不满的是部分有着作家头衔的个人,更为不满的是目前中国这种官办文学的体制。
  李敬泽说“茅盾文学奖就是文学GDP”,可谓一语中的。中国大地之上,哪个省市不为本地的作家角逐茅奖而“有钱出钱、有人出人”呢?而那些茅奖获得者,谁又没有接受过不菲的奖励呢?评奖之前大力支持,获奖之后大力奖励,各地这般热衷的原因,恐怕不能简单地用一句“鼓励文学创作”来解释吧!而从作家个人来说,只有拿下了茅奖,才能真正成为“天皇巨星”,从此“位列仙班”。
  虽然现在,文学的地位不复当年,但是,人们内心深处对文学的神圣还是抱有期望的,还是希望它是纯粹的。一方面,失望是文学的现实,另一方面,却渴盼着文学不再让人失望,在失望与不再失望的渴盼间,无论是茅盾文学奖还是整个文学体制,无论是读者还是作家,都被一种矛盾的心理与现状包裹着。
其他文献
东南大学,东北大学,同为中央直管、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以工科为主的综合性大学。若把东南大学和东北大学比作两位学生的话,那么,这两位学生都是偏工科的天才。然而,共同的一点是,两位偏科的学生都努力在走全面发展的道路。如今,东南大学的伦理学和艺术学已经处于国内该领域研究的最高水准,而东北大学的行政管理和公共事业管理在国内的排名也比较靠前。那么,我们一起来看
2012年初,韩寒陷入一遍质疑声中,先是知名博主麦田发难,“称韩寒之所以能成为‘公共知识分子’,完全是他父亲和出版人‘人造’、‘包装’的结果”,随后“打假斗士”方舟子加入质疑,把这场质疑秀推向高潮。一时间,众多名人纷纷加入论战,发表各自观点,对“韩寒现象”的争论,迅速扩散成为近年来少有的一次“社会性讨论”。  韩寒背后到底有无“代笔人”,这不太重要,我们不想陷入“真伪韩寒”之争,但由韩寒现象所引起
7月24日,2012年“青少年选择奖”(Teen Choice Awards2012)获奖名单新鲜出炉,电视类中《吸血鬼日记》和《美少女的谎言》成为最大赢家,两部电视剧分别包揽了最佳科幻/幻想剧集、最佳剧情剧集以及这两个类别中的最佳男女主角大奖。  美国青少年选择奖(Teen Choice Awards)是由福克斯推出的一项年度电影奖,参加本奖项的投票者都是年龄在13至19岁的青少年。美国青少年选
最近的日子突然不平静起来。终日里,我只感觉到一种难以言表的钝痛,压抑憋闷,永无宁日。  于是,那个周五的下午,我随便抓了几件衣服塞进包里,逃一般飞奔到火车站,买了十分钟内出发的动车组车票,车开了之后才知道,目的地是我去过好几次却并不熟悉的苏州。  我一直都是任性的人,可从来也没有任性到像这次这样,没有任何计划便逃到了一个并不熟悉的城市。-坐在车上我发了一小会呆该去哪儿呢?  借来身边乘客的地图,看
骄阳似火的夏日正午,吃过午饭,同学们个个哈欠连天。老师一声令下:“午睡时间到了。”同学们立即像鸵鸟见了狮子,头埋到沙子里,趴在桌子上开始练睡功!半小时后,观看睡相的最佳时机到了。瞧瞧,同学们那千姿百态的睡相,OK,跟我来个全景扫描吧!  这段黄金时间是同学们睡得最香甜的时候,一半以上的同学正在梦乡,瞧他们那滑稽的模样!李林嘴巴大张着,足可以塞下一个苹果;张圣雅用手搭住眼睛,好像她见不得阳光,怕光线
假如有人给你一支笔,一支密封的、纯色的水笔,里面有多少墨水你无法看到,很可能刚刚试着写几个字就能用干,也可能足够写一部或几部皇皇巨著,流传千古,使世事为之而改变。而这一切你在动笔之前无法知晓。  根据游戏规则,你确实永远也不会知道,只能碰碰运气。而事实上,也没有规则阐明你一定要做些什么。你可以不去执笔挥毫,而把笔搁在架子上、放在抽屉里,弃置不用,任墨水蒸发干净。可是,如果你真的决定使用它,你会用来
“TOP动漫秀”轮番在各个城市之间上演,萝莉、御姐、正太、AKB48、初音未来、女仆……就这样出现在了我们的视野中。Cosers很欢乐,因为扮演着心里的另一个自己,看客们也很欢乐,仿佛真的进入了一个动漫的世界,摄影师们举起手中的相机记录下各种欢乐,各种“萌”。  说到“Cosplay”恐怕大多数人都认为它起源于日本,但事实上“Cosplay”真正的发源地是位于西半球的美国。1955年,迪士尼集团借
Edwin·T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学生,2002年前往美国加州大学圣·马克思分校留学,毕业时获得“计算机科学”与“视觉与表演艺术”双学士学位,回国之后从事媒体工作。  在阳光照耀的美国加州,他生活了五个年头。除了学习,他也打过工,谈过恋爱,积累了众多在美国学习、生活和工作的经验。美国的大学里,聚集了众多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在这样—处充满世界色彩的地方,置身其中,会有着怎样的独特经历呢?  应《课
钢筋水泥的城市,待得久了,心也跟着冷硬,就连月光,也是惨淡,好不容易才能在楼与楼的缝隙里透出来一丝,不易被人察觉。最近的梦里,隐隐约约全是关于童年的记忆,落英缤纷、芳草鲜美。  于是,这个四月,我想,应该出去走走。    一、我在鸟啼里醒来    驱车驶出成都三环不多时,一片春意便扑面而来,虽然晨曦微茫,但桃的红、李的白,却是分明得很。偶有鸟啼,不知是何种类,只觉悠扬婉转,说不出的愉悦动听,唤醒了
韩李李是个追求自然和感性的人。和许多从事设计创作的人一样,小时候也同样喜欢画画。有所不同的是,在画画之余,李李的另一大爱好是收藏玩具。  玩具对于李李存在着莫大的吸引,从小就收集各类玩具:塑胶、铁皮、毛绒、发条……这个玩具情结伴随李李长大,一直到现在李李的玩具库仍然在不断加入新成员。也正是这样的爱好促使李李考进了美术学院的雕塑系。唯一的憧憬是以后可以自己做玩具了。  2005年,李李接触了当时国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