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生物膜效应的研究进展及中医药干预展望

来源 :中华中医药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yun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幽门螺杆菌(HP)是一种广泛存在的慢性感染致病菌,与胃癌在内的许多消化道疾病相关.近年来,HP的耐药问题需要人们寻求替代补充抗生素的新药物.HP的耐药机制与生物膜的形成有关,抑制生物膜的形成可能有助于HP的根除治疗.近期研究显示中医药能够抑制和杀灭HP,并对HP的生物膜形成具有抑制作用.介绍HP的生物膜耐药机制,并对最近中医药在治疗耐药HP、拮抗生物膜形成方面的建树进行综述,目的是为研究中医药治疗HP感染提供理论参考.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理气健脾和胃汤应用于恶性骨肿瘤化疗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及胃泌素GAS-17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的恶性骨肿瘤化疗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止吐药物防治化疗后消化道反应,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理气健脾和胃汤用药.比较两组的化疗总有效率,化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及胃泌素GAS-17水平,生活质量评分(QOL).结果 观察组化疗总有效率为95.6%(43/45),略高于
美洲大蠊(Periplaneta americana)俗称蟑螂,原产于南美洲,是世界性卫生害虫,但其体内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药理作用发展日益造福人类健康.美洲大蠊最早应用于《神农本草经》,具有显著的组织修复、抗肿瘤、增强免疫及保护肝功能等作用.美洲大蠊提取物的提取方法多样,但提取到的活性成分尚不完全清楚,其发挥作用的分子机制更是有待研究.根据美洲大蠊提取物不同溶剂类型及其化学活性成分对相关研究进行系统综述,为进一步研究美洲大蠊活性成分的作用机制提供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