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一种以TaqMan-MGB荧光探针为特点,检测人类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型)中维甲酸诱导基因G(RIG-G)的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方法,并运用该方法对正常人、M3患者外周血中的RIG-G表达水平进行分析,探讨其在M3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方法学建立。针对人RIG-G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和TaqMan-MGB荧光探针,以逆转录的互补DNA为模板,建立TaqMan-MGB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和标准曲线;在方法特异性、正确度、精密度、分析灵敏度、干扰物质等各方面对检测方法的性能进行评估,并用该法验证20例M3患者外周血与骨髓中RIG-G表达水平相关性,同时检测40份正常人及20份M3患者标本,t检验比较两组外周血RIG-G水平,用ROC曲线分析其对M3的检测效能。
结果RIG-G标准品拷贝数log值与循环阈值数(Ct)的标准曲线方程为:Y=-3.539X+42.952,R2=0.999,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用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标准品,结果与已知值比较,相关性系数r=0.999,计算偏倚值均<5%;分别选取高值(107拷贝/μl)、中值(104拷贝/μl)、低值(101拷贝/μl)3个浓度,批内CV分别为1.38%、2.31%、7.56%;批间CV分别为0.71%、1.17%、5.07%,均<10%;该方法的分析灵敏度为101拷贝/μl。M3患者外周血与骨髓中RIG-G表达水平相关系数为r=0.996,斜率b=0.973,结果相关性良好,t=0.099,P>0.05,显示两组标本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0份正常健康体检外周血RIG-G基因的拷贝数[3.62×104(1.61×104 ~4.90×104)拷贝/μl]与M3患者[7.10×102(5.43×102~2.21×103)拷贝/μ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18,P<0.001)。
结论成功建立了检测人外周血RIG-G基因的TaqMan-MGB荧光实时定量PCR方法。该法具有较好的正确度、精密度、灵敏度及特异性,能够为临床M3患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监测提供必要帮助。(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6, 39:936-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