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英语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和表达的能力。”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部分,学生只有通过大量阅读,掌握答题技巧,做题时才能游刃有余。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英语试题,不难发现;阅读理解试题不仅增加了题量,而且试题的难度也在逐年加大,设题方式向深层次发展,这些正体现了《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也反映了高考英语的命题趋势。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探讨了如何科学系统地训练,应对逐渐加深的阅读理解题,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一、培养阅读兴趣
心理语言学认为,内在动机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学生只有产生了内在动机,才能对阅读产生兴趣,进而去认真探究答题方法与技巧,逐步提高阅读能力。在阅读教学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培养阅读兴趣;
1、抢答比赛。在限定的时间内,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各组对同一篇文章的问题进行抢答比赛,老师做裁判,这样做既解决了问题,又增加了趣味性,提高了效率,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最后老师对活动进行总结,这样坚持下去,一定能提高阅读能力,增强学习英语的兴趣。
2、分层训练。对成绩较好的同学做些难度较大的题目,对成绩较差的同学做一些较简单的题目,老师要经常鼓励,多加辅导,让他们在训练中获得满足感,逐步提高阅读兴趣。
二、加强教材的阅读教学
课本的阅读材料是经过权威专家选定,得到普遍认可的,它地道、纯正、质朴、经典,集思想性、艺术性、知识性于一身,不论从题材的选取,还是基础知识、词汇的覆盖面都是最理想的,因此平时要有效利用好课本,做到精读与泛读的有机结合。如在学习课文时,先让学生自己读,回答问题,然后再让学生自己归纳出语言点,鼓励他们提问和讨论,以求弄懂。精读也全由学生自己去阅读,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改变过去一味地被动听的习惯,加强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阅读技能指导
要提高阅读技能,必须讲求一定的方法与技巧,若能按照做阅读理解题的方法,把握好做题技巧,则事半功倍;反之,则事倍功半。下面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1、略读(skimming)
略读指在短时间内快速阅读大量文章,不要求逐句分析,只需要找出所需信息,抓住中心思想和大意即可。略读是增加词汇量、巩固英语知识、扩大知识面、提高英语速度、培养阅读能力的有效方法。首先,要抓住主题句,主题句一般出现在段首,如用演义法写的文章,大都遵循着从一般到特殊的写作程序,主题句往往统领下文;但也有的主题句在段尾,如用归纳法写的文章,先分述再总述,卒章显志;有的主题句出现在段中;但也有的段落无主题句,只有靠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增加学生理解的深度。主题句往往是对全段的概括、归纳、总结,有明显的提示作用;其次,快速阅读,有针对性地去浏览(scanning)或略读(skimming),了解文章大意,把简单的问题做好,再把与问题有关的词语、句子划出来,为准备答题做准备。假如要求学生在一分钟之内(全文大约150个词)快速阅读课文,迅速找出答案,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学生不得不改变错误的读法,代之以略读。
2、细读(close-reading)
细读是指对段落中一些难句和重要语段进行仔细阅读。通过细致深入的阅读,能加大信息输入量,领会文章各段的主要意思和段与段之间的主要关系及文章中的一些细节。它是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需要通过细嚼与消化才能完成。要搞好细读,大体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带着问题去阅读,只有心里装着问题,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去阅读,这样既节约时间,又提高效率;其次,正确分析难句及长句,在近几年的高考中,难句及长句增多了。难句一般指长句及省略句,长句一般指并列句、复合句等。在作答时,要正确分析句子的主干及附加成份(如定语从句、同位语从句、主语从句、宾语从句、状语从句、表语从句等),只有理清了句子之间的关系,才能正确理解整个句子。如分析这样一个句子;Behaviorists(行为主义者)suggest that the child who is raised in an envi—ronment where there are many stimuli(刺激因素)which develop his or hercapacity for appropriate responses will experience greater intellectual de—velopment,分析:①该句的主语为behaviorists,谓语为suggest,宾语为一个that—clause,因此整个句子为Behaviorists suggest that-clause结构。②该句共有五个谓语结构,它们分别为suggest,is raised,are,de-velop,experience等,这五个谓语之间的关系为Behaviorists suggest that-clause结构为主句!who is raised in an environment为定语从句,所修饰的先行词为child where there are many stimuli为定语从句,所修饰的先行词为environment which develop his or her capacity for appropriateresponses为定语从句,所修饰的先行词为stimuli;在suggest的宾语从句中,主语为child,谓语为will experience,宾语为greater intellectual de-velopment。在作了以上的分析之后,我们就会对该句有了一个较为透彻的理解,然后再恰当地翻译出该句子。译文:行为主义者认为,如果儿童的成长环境里有许多刺激因素,这些因素又有利于其适当反应能力的发展,那么,儿童的智力就会发展到较高的水平。
3、猜测词义
猜词是应用英语的重要能力,也是高考的常见题型。高考试题允许有3%不注汉语的生词,阅读时,遇到生词是正常现象,没必要把每个生词都弄个水落石出。若是关键性的生词,可根据上下的内在联系去推测词义。猜测词义有很多方法,如用构词法知识、定义或重述来猜测,也可根据上下文内容、对比及对照、句子结构及因果关系来猜测词义。如:Wecannot put up with the chairman’s arbitrariness,He often makes deci-sions without consulting other members of the committee上句中的“arbi-trariness”对考生来说可能是生词,但接着看下一句便会发现“He oftenmakes decisions without consulting other members of the committee”正 好是“arbitrariness”的重述,意为“武断”。
4、判断推理作者意图
推理活动,就是在对阅读文章整篇把握的基础上,对深层次问题的理解与推断。它是阅读理解的核心,贯穿于整个语篇阅读的始终。判断推理可分为以下几种形式:针对文章中某些具体事实或细节的推断;针对主题思想、作者意图的判断;针对作者思路的判断等。推理题常见的提问形式有;
1.)From the passage,it can be inferred that…
2.)The author implies that…
3.)The passage(author)suggests that…
4.)We may conclude from the passage that…
5.)The passage is intended to…
6.)It is implied in the passage that…
7.)An inference which may not be made from the passage is…
8.)Which 0f the following can(not)be inferred from the passage?
这种题型的提问中都含有infer,imply,suggest,conclude,conclu—sion等词,面对这种题型,学生不仅要弄懂表面意思,而且要搞清深层含义,即;潜在的含义,这样才能对文章的含义和作者的暗示做出合理的判断。在推理时,一定要忠实于原文,将间接证据和推论的前提联系起来,从中推测、引申出未知的部分,决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当作作者的观点妄加评论。
5、领会作者观点态度
阅读文章不可避免地反应出作者的观点、态度和情绪。作者有时流露出赞扬或批评、悲观或乐观、冷漠或热情等语气;有时显露出反对、赞成、中立、同情、厌恶及冷漠等态度。因此必须联系上下文来看,文章中所陈述的内容并非都代表了作者的观点,只有认真体味其中的暗示,才能看出作者的意图;作者有时通过选择特定的词汇(特别是动词、形容词和副词)或修辞手段(嘲讽、讽刺等)来体现出其思想倾向和感情,表现其观点、立场及基调。
6、加强课外阅读
要想大幅度地提高阅读能力,单靠课本知识是不够的,还需补充大量的课外阅读材料,如开设英语阅读之窗、英语阅读之角、订阅多种英语报刊杂志,同时老师还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读一些英语报刊杂志等。课外阅读主要是泛读,它是课堂阅读教学的延伸。然而,选好泛读材料对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提高阅读能力很关键,若做得不好,会适得其反。所以教师在精选泛读材料时要坚持以下原则:
1)思想性:内容健康,使学生在阅读中得到启迪和净化;2)可读性:选材要按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浅人深,由易到难,严格控制生词量;难度应略高于学生的当前水平,生词量一般为2%~3%左右,让学生在阅读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与满足,让他们觉得阅读是开阔视野,锻炼心智的活动,而不是枯燥乏味的应付;3)趣味性:兴趣是学好英语的动力,没有兴趣是学不好英语的,所以选材要生动、活泼、形象、感人、贴近生活,寓兴趣于阅读之中;4)多样性;所选题材要丰富多样,尽量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科普及社会生活等诸方面;要多接触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各种体裁和书信、便条等应用文体;4)配套练习;在每篇阅读文章后配以适当的练习,来巩固文章的理解程度,如问答题,填词题(missing words)等,有利于老师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以上方法,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这种模式的教学既使学生把握了阅读文章的主旨,获取了大量的信息,了解了文章的体裁及结构,又使学生掌握了阅读理解的方法,提高了阅读技能及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更为学生将来的学习和运用英语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培养阅读兴趣
心理语言学认为,内在动机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学生只有产生了内在动机,才能对阅读产生兴趣,进而去认真探究答题方法与技巧,逐步提高阅读能力。在阅读教学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培养阅读兴趣;
1、抢答比赛。在限定的时间内,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各组对同一篇文章的问题进行抢答比赛,老师做裁判,这样做既解决了问题,又增加了趣味性,提高了效率,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最后老师对活动进行总结,这样坚持下去,一定能提高阅读能力,增强学习英语的兴趣。
2、分层训练。对成绩较好的同学做些难度较大的题目,对成绩较差的同学做一些较简单的题目,老师要经常鼓励,多加辅导,让他们在训练中获得满足感,逐步提高阅读兴趣。
二、加强教材的阅读教学
课本的阅读材料是经过权威专家选定,得到普遍认可的,它地道、纯正、质朴、经典,集思想性、艺术性、知识性于一身,不论从题材的选取,还是基础知识、词汇的覆盖面都是最理想的,因此平时要有效利用好课本,做到精读与泛读的有机结合。如在学习课文时,先让学生自己读,回答问题,然后再让学生自己归纳出语言点,鼓励他们提问和讨论,以求弄懂。精读也全由学生自己去阅读,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改变过去一味地被动听的习惯,加强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阅读技能指导
要提高阅读技能,必须讲求一定的方法与技巧,若能按照做阅读理解题的方法,把握好做题技巧,则事半功倍;反之,则事倍功半。下面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1、略读(skimming)
略读指在短时间内快速阅读大量文章,不要求逐句分析,只需要找出所需信息,抓住中心思想和大意即可。略读是增加词汇量、巩固英语知识、扩大知识面、提高英语速度、培养阅读能力的有效方法。首先,要抓住主题句,主题句一般出现在段首,如用演义法写的文章,大都遵循着从一般到特殊的写作程序,主题句往往统领下文;但也有的主题句在段尾,如用归纳法写的文章,先分述再总述,卒章显志;有的主题句出现在段中;但也有的段落无主题句,只有靠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增加学生理解的深度。主题句往往是对全段的概括、归纳、总结,有明显的提示作用;其次,快速阅读,有针对性地去浏览(scanning)或略读(skimming),了解文章大意,把简单的问题做好,再把与问题有关的词语、句子划出来,为准备答题做准备。假如要求学生在一分钟之内(全文大约150个词)快速阅读课文,迅速找出答案,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学生不得不改变错误的读法,代之以略读。
2、细读(close-reading)
细读是指对段落中一些难句和重要语段进行仔细阅读。通过细致深入的阅读,能加大信息输入量,领会文章各段的主要意思和段与段之间的主要关系及文章中的一些细节。它是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需要通过细嚼与消化才能完成。要搞好细读,大体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带着问题去阅读,只有心里装着问题,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去阅读,这样既节约时间,又提高效率;其次,正确分析难句及长句,在近几年的高考中,难句及长句增多了。难句一般指长句及省略句,长句一般指并列句、复合句等。在作答时,要正确分析句子的主干及附加成份(如定语从句、同位语从句、主语从句、宾语从句、状语从句、表语从句等),只有理清了句子之间的关系,才能正确理解整个句子。如分析这样一个句子;Behaviorists(行为主义者)suggest that the child who is raised in an envi—ronment where there are many stimuli(刺激因素)which develop his or hercapacity for appropriate responses will experience greater intellectual de—velopment,分析:①该句的主语为behaviorists,谓语为suggest,宾语为一个that—clause,因此整个句子为Behaviorists suggest that-clause结构。②该句共有五个谓语结构,它们分别为suggest,is raised,are,de-velop,experience等,这五个谓语之间的关系为Behaviorists suggest that-clause结构为主句!who is raised in an environment为定语从句,所修饰的先行词为child where there are many stimuli为定语从句,所修饰的先行词为environment which develop his or her capacity for appropriateresponses为定语从句,所修饰的先行词为stimuli;在suggest的宾语从句中,主语为child,谓语为will experience,宾语为greater intellectual de-velopment。在作了以上的分析之后,我们就会对该句有了一个较为透彻的理解,然后再恰当地翻译出该句子。译文:行为主义者认为,如果儿童的成长环境里有许多刺激因素,这些因素又有利于其适当反应能力的发展,那么,儿童的智力就会发展到较高的水平。
3、猜测词义
猜词是应用英语的重要能力,也是高考的常见题型。高考试题允许有3%不注汉语的生词,阅读时,遇到生词是正常现象,没必要把每个生词都弄个水落石出。若是关键性的生词,可根据上下的内在联系去推测词义。猜测词义有很多方法,如用构词法知识、定义或重述来猜测,也可根据上下文内容、对比及对照、句子结构及因果关系来猜测词义。如:Wecannot put up with the chairman’s arbitrariness,He often makes deci-sions without consulting other members of the committee上句中的“arbi-trariness”对考生来说可能是生词,但接着看下一句便会发现“He oftenmakes decisions without consulting other members of the committee”正 好是“arbitrariness”的重述,意为“武断”。
4、判断推理作者意图
推理活动,就是在对阅读文章整篇把握的基础上,对深层次问题的理解与推断。它是阅读理解的核心,贯穿于整个语篇阅读的始终。判断推理可分为以下几种形式:针对文章中某些具体事实或细节的推断;针对主题思想、作者意图的判断;针对作者思路的判断等。推理题常见的提问形式有;
1.)From the passage,it can be inferred that…
2.)The author implies that…
3.)The passage(author)suggests that…
4.)We may conclude from the passage that…
5.)The passage is intended to…
6.)It is implied in the passage that…
7.)An inference which may not be made from the passage is…
8.)Which 0f the following can(not)be inferred from the passage?
这种题型的提问中都含有infer,imply,suggest,conclude,conclu—sion等词,面对这种题型,学生不仅要弄懂表面意思,而且要搞清深层含义,即;潜在的含义,这样才能对文章的含义和作者的暗示做出合理的判断。在推理时,一定要忠实于原文,将间接证据和推论的前提联系起来,从中推测、引申出未知的部分,决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当作作者的观点妄加评论。
5、领会作者观点态度
阅读文章不可避免地反应出作者的观点、态度和情绪。作者有时流露出赞扬或批评、悲观或乐观、冷漠或热情等语气;有时显露出反对、赞成、中立、同情、厌恶及冷漠等态度。因此必须联系上下文来看,文章中所陈述的内容并非都代表了作者的观点,只有认真体味其中的暗示,才能看出作者的意图;作者有时通过选择特定的词汇(特别是动词、形容词和副词)或修辞手段(嘲讽、讽刺等)来体现出其思想倾向和感情,表现其观点、立场及基调。
6、加强课外阅读
要想大幅度地提高阅读能力,单靠课本知识是不够的,还需补充大量的课外阅读材料,如开设英语阅读之窗、英语阅读之角、订阅多种英语报刊杂志,同时老师还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读一些英语报刊杂志等。课外阅读主要是泛读,它是课堂阅读教学的延伸。然而,选好泛读材料对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提高阅读能力很关键,若做得不好,会适得其反。所以教师在精选泛读材料时要坚持以下原则:
1)思想性:内容健康,使学生在阅读中得到启迪和净化;2)可读性:选材要按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浅人深,由易到难,严格控制生词量;难度应略高于学生的当前水平,生词量一般为2%~3%左右,让学生在阅读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与满足,让他们觉得阅读是开阔视野,锻炼心智的活动,而不是枯燥乏味的应付;3)趣味性:兴趣是学好英语的动力,没有兴趣是学不好英语的,所以选材要生动、活泼、形象、感人、贴近生活,寓兴趣于阅读之中;4)多样性;所选题材要丰富多样,尽量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科普及社会生活等诸方面;要多接触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各种体裁和书信、便条等应用文体;4)配套练习;在每篇阅读文章后配以适当的练习,来巩固文章的理解程度,如问答题,填词题(missing words)等,有利于老师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以上方法,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这种模式的教学既使学生把握了阅读文章的主旨,获取了大量的信息,了解了文章的体裁及结构,又使学生掌握了阅读理解的方法,提高了阅读技能及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更为学生将来的学习和运用英语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