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过敏性哮喘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来源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y1976715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导致成人过敏性哮喘及其发作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收集102例成人过敏性哮喘患者和394例健康对照人群的一般社会人口学特征、疾病健康状况、吸烟史、职业接触史、室内环境状况以及家族史等信息.结果单因素及多因素统计分析结果均显示:成人过敏性哮喘患者职业粉尘接触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P<0.05,OR=1.78);住房类型为平房/筒子楼较多层/高层楼导致过敏性哮喘或其发作的可能性大(P<0.05,OR=3.24),哮喘患者家中床褥晾晒频率较对照组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性(P< 0.10,OR=1.53);哮喘患者家中起居室地面使用木板比例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P< 0.01,OR=2.33);室内油烟污染程度哮喘患者组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P<0.01,OR=2.52);同时还发现,双亲中有慢性支气管炎(慢支)或哮喘疾病史可增加其子女患过敏性哮喘的危险性(P<0.01,OR=2.32).结论室内环境因素中住房状况差、床褥晾晒频率少、起居室地面使用木板、室内油烟污染可能是成人过敏性哮喘的危险因素,同时职业接触粉尘、双亲有慢支或哮喘疾病史也与该疾病具有一定的关系.研究结果提示成人过敏性哮喘是遗传和环境双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一种复杂疾病。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选择性深低温断血流对猴神经功能及神经元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建立闭胸式脑局部体外循环,一侧颈内动脉冷灌注,同侧颈内静脉回流,60~80 min后恢复脑血流,实验动物自然复苏.手术前后监测各主要脏器的血生化变化、观察神经功能并在预定的时间内处死动物行全脑电镜检查.结果 7只猴中2只未能建立实验模型,其余5只均于术后复苏,其中 4只长期存活;各主要脏器功能未见显著变化,术后神经功能评分无异常,
目的 探讨核转录因子(NF)-κB诱捕物脱氧寡核苷酸(ODN)对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细胞NF-κB活性和下游细胞分子如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PA)表达的影响.方法SKOV3细胞转染NF-κB诱捕物ODN后,用白细胞介素1β(IL-1β)刺激6、12、24、48 h,采用凝胶电泳滞后实验测定NF-κB DNA结合活性,采用RT-
目的 探讨血液灌流(HP)对急性药物中毒患者血中毒物的清除作用及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我院1990年7月~2003年12月住院的鼠药(主要为毒鼠强,四亚甲基二砜四胺)和部分药物中毒患者69例,其中34例按常规给予洗胃、保肝、利尿或呼吸支持等综合治疗(非HP组),35例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同时给予HP。并用定量方法分析灌流前后患者血中药物浓度。通过观察灌流前后血中药物浓度的变化、生存率、昏迷患者清醒时间、
目的 研究非清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NAST)早期造血细胞嵌合体变化规律,探讨分子植入(ME)与造血恢复、移植排斥的关系.方法应用短串联重复序列(STR)-PCR技术检测6例血液病患者NAST后外周血及骨髓中造血细胞嵌合体.结果NAST后5例早期移植成功的病例其外周血造血细胞嵌合体变化特点为:移植后1天(+1天)供者造血细胞嵌合比例为13%~60%,+7天嵌合比例均>50%,+14天达到完全供者
目的 评价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测量左心室容量与射血分数的准确性.方法对10只杂种犬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应用RT-3DE以Full volume方式采集左心室图像,分别采用2、4、8平面法脱机测量左心室的收缩末期容量(LVEDV)、舒张末期容量(LVESV)、心搏量(SV)和射血分数(LVEF),并与二维双平面Simpson法(2-DE)测值进行比较.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