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数字时代,人人都是摄影师.从胶片到数码相机,再到智能手机,摄影不再是少数人的爱好,创作的仪式感也不复存在.早在20世纪初,瓦尔特·本雅明在《摄影小史》《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提出了“灵光”的消逝;罗兰·巴特在《明室》中亦有所洞察,认为被普及之后的摄影“打着彰显人类世界的幌子,把这个充满着矛盾和欲望的世界彻底地虚化了”;苏珊·桑塔格在其经典作品《论摄影》中指出,摄影“在逼近真实的同时又拒绝了真实”;到了约翰·伯格那里,对于摄影的质疑声才逐渐平息,取而代之的是对于复制技术带来“另一种观看方式”的积极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