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君子人格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zhiq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君子”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孜孜以求的高尚人格,是人内在美与外在美的统一。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的道德传统,是现代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君子人格教育是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内在需要
  小学时期是道德教育的重点和关键时期。小学生是道德教育的重点人群,他们正处于逐步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所受到的教育影响深刻。由于小学生思想还不成熟,社会阅历浅,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定型,道德判断力和是非辨别力相对较弱,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很容易受到不良文化的影响、腐蚀和毒害。
  进入新世纪,小学生的成长环境变得更为开放、复杂。因此,我们以战略的眼光,充分认识新时期加强小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性、艰巨性、长期性和紧迫性,按照以德治国的思想,把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抓紧、抓实、抓好。我们要大力促进小学生道德情感的培育,锤炼道德意志,确立道德信念,内化道德标准,塑造道德人格,提升道德境界,使他们成为具有君子人格的好公民。
  二、开展君子人格教育活动的具体措施
  1. 科学课程实施,课程整合减负提质
  我们本着“规范富于创新,整合适度开发”的原则,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有机融入地方课程,适度开发校本课程。以整合课程资源,减轻师生负担,提高教学效率的宗旨。将君子人格教育课程分为四大类:学科课程、主题课程、拓展课程、班级创新课程。
  2. 规范课程开设,保证课程高效质量
  课程设计阶段。根据学生需要,教师确定开发课程,写成课程纲要(包括课程背景与目标、内容与要求、实施方案、评价方法、资源的主要来源)。经课程领导小组审核同意,确定列入开发的科目;然后经过多次修改完善,课程进入“准入”状态。
  推介选课阶段。教师对学生进行课程介绍与选课指导,学生通过校本课程网络平台随时了解校本课程开设情况。从而自主选课。
  教学实施阶段。通过巡视、听课等方式进行检查督导,并要求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及时调整教学内容。
  评估提升阶段。 通过学生反馈作为鉴定课程质量的标准之一。所有课程由学生在网上进行评估,并通过汇总各种课程资料,获取教学质量信息, 评估课程质量, 并根据评估结果授予课程质量等级标志, 并在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教学形式等方面对每门课程进行改进。这四个阶段相对独立,又紧密联系。
  3. 完善评价体系,有效实施课程评价
  根据我校“孝、仁、礼”人格教育的活动目标及方案,我们关注活动过程,采取了分层评选、多方评定、点滴评价、成长记录、亲子对话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评价。为了让家长参与进来成为评价者,主要采取两种方式:一是下发量化细则,让家长给孩子逐项打分评价。二是亲子之间的信件对话。建立基于数据证据分析的科学评价体系。
  4. 建设精品课程,促进课程持续发展
  我们在不断完善四类课程的基础上,潜心规划融办学理念为一体的课程文化。经过论证、实践、修改、再实践、再修改,形成具有独特风格的、适合学校可持续发展的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个性发展环境,课程与学科活动是关键,本研究坚持的方式是:有课必有专人、必有教材、必有课时、必有评价,并依此为原则规范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流程:
  君子人格教育校本课程:每周一节国学课和人格教育活动课。国学课主要针对“孝仁礼”所蕴含的国学思想及其延伸出来的人格教育读本,让学生通过名人故事传记、名言警句来让学生明其义,熟成诵。国学课与人格教育活动课一个主内,一个主外,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组成一个协调的统一教育整体去影响学生,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将“孝仁礼”人格教育落到实处。
  学军实践课程:为期一周,五年级上学期必修主题研修课时。融合进责任教育、人格教育、生命教育、体育、国防教育等内容。
  学农实践课程:为期一周,五年级下学期必修主题研修课时。融合进团队建设、农业知识、乡村情怀、劳动技术等内容,以亲身体验、问题解决、调研展示等方式安排课程。
  “春秋游”拓展课程:改变传统春游、秋游单纯“玩耍”的方式,将“环境教育、佛山人文、南海精神、历史文化、传统文化”等国家、地方课程要求融合,与学校的“君子教育”校本课程结合,进行“春秋游”主题实践课程,以校内“研读”为起点,校外“调研”为过程,再回到校内“展示”为终点,实现课程目标。将春秋游的地点进行优化整合,固定每个年段根据“孝仁礼”的主题选择地点,以此开发为户外拓展课程。其中校内安排4课时,校外实践安排一天。
  班级德育实践课程:在学校德育主题的引领下,由班级老师和家长组织,形成各有特色的实践活动特色。希望通过传播学的方式将学校的君子人格教育走出校园、走进家庭、走进社会,让家长亲历德育过程,每年9月份一二年级学生围绕“孝”开展的感恩月,十月份三、四年级围绕“仁”开展的仁爱月,十一月份五、六年级围绕“礼”开展的成长礼;以及三月份的“关爱节”;四月份的“孝亲节”;五月份的“礼仪节”;希望通过每个活动让全校家长、社会人员及全体师生共同参与,共同体验。
  5. 辐射课程理念,引领区域能量传播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传媒社会的发展,学校品牌已经成为现实社会的客观存在。学校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以及学校品牌的客观存在促使我校必须从以传播学的方法,让君子人格教育课程理念走出校园、走进家庭、走进社会,以构建和符合时代需求的中小学学校品牌。
  学校引领家庭 一个人的成长是家庭、学校、社会共同作用的结果,提高家庭教育质量,使学校与家庭密切合作,不仅是促进孩子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未来学校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说,学校有着重要的引领作用。我们将通过以下几种形式:印发不同时段的家长手册、举办家庭读书活动、举办家庭教育经验交流会、开好学生家长会议。
  学生拉动家长 以“小手拉大手”的形式,影响家长,带动家庭。通过学生、学校来教育影响家庭,带动家庭成员共同参与实践“孝仁礼”的活动。
  家长带动社区 通过一系列内涵丰富、贴近生活的“孝仁礼”的实践活动来滋润孩子们的心灵,实现学校、家庭、社会联动。例如:通过丝带传播记录的方式,让家长以实际行动践行学校倡导的“孝仁礼“实践活动,以此带动身边的亲朋好友,亲朋好友也完成活动后,将丝带继续往下传播,通过传播学的方式影响家庭、辐射社会,在全社会掀起“人人倡导孝仁礼、人人践行孝仁礼”的热潮,市民文明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初步达到“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一个社区,文明整个社会”的成效。
  责任编辑邱丽
其他文献
几年前一个六月的夏成夷夜晚,凉爽的海风吹过树梢,斑驳的树影便在地上袅袅群舞。与几位朋友在玛尾(Maui)岛上捕鲸村(Whalers Village)里的一家西餐厅吃过晚饭后,出来信步游荡。
<正> 上海古籍出版社增补重版《郑板桥集》,印有荣宝斋藏《板桥先生行吟图》一幅。画面板桥形象和我国传统的人物肖像画法不同,重视解剖关系和明暗效果,生动地表现了诗人、画家傲岸不群的精神面貌。同《清代学者像传》中的郑氏画像相比,风格似觉稍胜。图画上端有署名周榘的题跋两则。右上端的题跋是: 推倒时流入座惊,尝同秋雨竹林行。“如箕眼大”何劳醒?“七品官耳”颇
番禺市桥新世纪小学是市桥城区的新学校。作为新校,我校以德雅办学理念引领,把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作为首要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了“新世纪小学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策略研究”,并探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水利工程建设的规模在不断的扩大。排洪隧洞施工作为水利工程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排洪隧洞的施工因为受地质条件、施工条
情歌艳诗在南朝的汇合,有其种种主客观原因.南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因素所形成的时代风尚,直接剌激了情歌艳诗的发展;物质的富有,环境的优美,都推动了南朝文化朝着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