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元汤古代文献分析与现代研究概况

来源 :中国现代中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保元汤是《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收载的经典名方之一,已具有500多年应用历史,现代广泛用于治疗元气不足、虚损劳怯等.通过分析明、清两代具有代表性的中医古籍结合现代研究,分析、总结了保元汤来源、组成、药效等,综述保元汤的古代和现代文献研究概况,为建立保元汤物质基准质量标准提供了参考.通过研究发现,保元汤早期用以治疗小儿痘疹类疾病,随着社会发展,历代医家通过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摸索,赋予了保元汤新的内涵,使其临床治疗疾病的范围得到扩充.现代医家将保元汤及其加减方临床用于冠心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慢性肾功能衰竭、慢性肾炎、白细胞减少等多种疾病,充分说明保元汤临床效果显著,具有潜在开发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建立厚朴花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特征图谱与浸出物的测定方法,筛选最佳厚朴花药材产地,为厚朴花药材质量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冷浸法与热浸法为提取方法,以水、50%乙醇、75%乙醇、95%乙醇为提取溶剂提取厚朴花浸出物,测定浸出物含量.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HSS T3色谱柱(100 mm×2.1 mm,1.8μm);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梯度洗脱;柱温30℃;流速0.35 mL·min-1;检测波长300 nm,测定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含量.以厚朴花浸出物含量、厚朴酚与
目的:探索60Co-γ射线辐照灭菌对固肾生发丸有效成分的影响及辐照前后指纹图谱的变化.方法:采用Agilent Prep-C18色谱柱(200 mm×4.6 mm,5μm),以乙腈(A)-0.8%磷酸溶液(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多波长切换为206 nm(齐墩果酸)、220 nm(特女贞苷、阿魏酸、女贞苷)、254 nm(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320 nm(大黄素);建立并比较60Co-γ射线辐照对固肾生发丸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指纹图谱和活性成分特女贞苷
中药材种子种苗是中药材生产的物质基础,其真伪直接影响中药材质量.当前,市场上中药材种子种苗质量参差不齐,存在种源混杂、以假充真等问题.因此,保证中药材种子种苗基原准确对把控好中药材生产源头至关重要.通过对中药材种子种苗真实性鉴定相关技术方法进行总结,为中药材产业健康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柔性穿戴式传感检测装备在人体生理及生化指标监测方面表现出了极大的应用潜力.面向中医脉诊研究,采用柔性电子技术,研发多点矩、多维度柔性压力传感系统,在不影响医师脉诊过程的情况下,实时同步记录中医脉诊指法和患者脉搏波互动状态的功能图谱,用于分析研究中医师在诊脉过程中的实际脉象表现.最终通过对脉诊数据的客观记录,与中医师的脉象诊断进行比对聚类分析,可获得不同脉证的特征性参数.该类穿戴式脉诊检测装备利用柔性压力传感器不仅可以实现脉象传感,还可检测指端压力,为脉诊数字化及人机交互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解决策略,有望推动中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2型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中医学将DPN归属于“消渴”合并“痹证”“痿证”“脉痹”范畴,常与络病共议,意歧同源,认为DPN久虚入络、久瘀入络、久痛入络.“扶正祛邪”是中医学中非常重要的一条治疗原则,本质是标本兼治,自始至终存在于DPN的治疗中.故笔者立足于中医的“络病理论”,将“扶正祛邪”作为DPN的核心治法,以此探讨络病、扶正祛邪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之间的关联性,以期为DPN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