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农业+文化 提升乡村旅游“品味”

来源 :农家书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jochen8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旅游要是没有文化就是灵魂出窍,文化要是没有旅游就是魂不附体。文化在旅游中非常重要,对于乡村休闲游来说亦是如此。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富于鲜活业态的乡村休闲旅游已经成为人们工作之余的一种时尚,这也促成了休闲农业产业链的发展。但多数现存的乡村目的地因内涵的局限,已逐渐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融入文化。
  想要发展乡村休闲游的地方可以不局限于农业文化,结合丰富的地域文化,把文化当作一种旅游资源融入休闲农业,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导入文化创意的思维方式,深度挖掘、利用,打造出具有鲜明文化特征的休闲农业产品,助推乡村旅游提档升级。具体建议从以下6方面入手:
  1、原味乡村发掘田园文化
  田园文化是休闲农业蕴含的最普遍的文化形式,它主要是通过开辟特色果园、菜园、茶园、花圃、鱼池等,让游客在摘果、拔菜、采茶、赏花、垂钓中,享尽田园乐趣。还可以充分与现代农业有机地结合起来,增加无土栽培、立体栽培、计算机管理与智能化控制等现代农业科技项目,让游客了解现代农业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
  同时,也可在景区里恢复几近绝迹的水车、水磨、石碾、筒车、织布机、风车、斗笠、蓑衣等,以此来激发游客“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乡村情怀。漫步其中自会心旷神怡、悠然自得,如果还能适当参与劳动,体验农活的“原汁原味”,并可以将自己的劳动成果带走,其收获的乐趣自然是商场购买所不能比拟的。
  2、亲近自然传扬山水文化
  山水文化是人们以自然山水为素材而创造的精神成果,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宗教、哲学、文学、艺术等无不与此密切相关。尽管不是每一处乡村都有名山异石、大江平湖,但只要我们刻意去挖掘,就会发现身边的山水都是性灵之物,一草一木、一石一泉,均可为山水文化代言。我们可以广开思路,开发一些“奇、趣、险、娱”等性质的项目,让游客充分体验新奇、刺激的感觉。在尽情享受大自然野趣的同时,实现游客返朴归真、回归自然的愿望。在人与自然山水的和谐中,休闲农业的品味无形之中得到了升华与提高。
  3、相得益彰品味建筑文化
  建筑物是地方文化与行业文化外在特征的直接表现,比如乡村民居常见的堂屋、天井结构,就体现了家庭和家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家庭文化的典型代表。休闲农业项目的建筑应该在保持传统风貌和行业特点的基础上,充分将遗留的古建筑进行修补和恢复,配合现代建筑来体现当地农村的发展和不同行业的建筑艺术,组织开展观光、怀古、体验等休闲旅游活动。
  4、点石成金放大物产文化
  任何一种商品只要融入民俗文化,变成蕴含文化要素的商品,就会产生超值现象。因此,我们可以提供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农产品、民间服饰、工艺美术品等供游客选择。
  同时,注入文化要素的产品具有投入少、见效快、竞争力强等特点。另外,还要善于做长产业链,以求利润最大化。这样才能有效开发利用农业资源,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扩大农产品的销售,促进农民增收。
  5、取精去糟浓缩民俗文化
  农作方式、生活习惯、趣闻传说、乡村节庆等都是乡村历史的沉淀,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民间音乐、舞蹈、楹联、曲艺、杂技等,都是开发民俗产品的良好基础。在适当创新的前提下,组织开展一些能尽可能体现当地民风民俗的活动,提供具有地方特色的礼仪、竞技、游艺等服务内容,把民俗民风融入田园风情,注重观念和感情的沟通与交流,从而大大提高休闲农业的亲和力,成为更侧重文化底蕴的体验互动,向游人展现清新自然的民俗风尚,让游客领略博大精深、奥妙无穷的民间文化的独特魅力。
  6、古今融合探寻历史文化
  每个地域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都有着丰富的历史典故和历史名人,将这些典故的历史背景和发生过程、历史名人的生平事迹以记实或传说的形式描绘出来,体现休闲农业的历史文化,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景点的吸引力和趣味性。
  任何景点或景区,如果没有文化内涵,就会很容易被复制。因而,乡村休闲旅游地只有深入挖掘文化内涵,才能使自己的休闲农业单元区别于其他的单元,为休闲农业赋予鲜明的文化特征。开发管理者要加大引导力度、完善经营机制,通过文化体验增强吸引力,赢得市场,同时避免盲目复制造成资源浪费。只有注重文化内涵的挖掘,才能提高休闲农业的品味,提高每一个景点或景观的异质性和吸引力,从而保证乡村休闲农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其他文献
摘 要:现如今,信息化的高速发展,带给人们的不仅是方便,还有对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交流方式和凝聚方式的彻底改变。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更是让人们每天的生活被各式各样的信息所包围,特别是对于大学生来说,如何辨别真假、去伪存真,找到指引方向的明灯,显得尤为重要,这对于大学生团建工作的考验极大。本文从高校团建工作出发,研究探索利用互联网模式进行高校团建的创新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高校团建;大学生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