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消融术后并发肺栓塞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来源 :今日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射频消融术是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等心律失常的主要方法之一,但是由于术后卧床制动等原因,术后发生急性肺栓塞这一危及生命的并发症目前并不少见。急性肺栓塞的发生极大地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有资料显示,约有10%的肺栓塞患者会发生肺组织坏死病症。若机体能将小的血块迅速清除,则肺组织受损将降至最轻程度。若较大血块不能被及时清除,则所致损伤严重,有甚者可引起突然死亡。
  【关键词】 射频消融术 肺栓塞 抢救 护理 预防措施
  射频消融术是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等心律失常的主要方法之一,但是由于术后卧床制动等原因,术后发生急性肺栓塞这一危及生命的并发症目前并不少见。急性肺栓塞的发生极大地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有报道,大约10%的肺栓塞患者发生肺组织坏死,如果机体能将小的血块迅速清除,则肺组织受损将降至最轻程度。若较大血块不能被及时清除,则所致损伤严重,甚者可引起突然死亡。
  肺栓塞(PE)是指内源性栓子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使相应肺组织血流供应减少或中断,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1]。通常表现为晕厥(可为首发或唯一症状)、呼吸困难及气促、胸痛、咯血及右心衰致低氧血症引起的代谢性酸中毒等。主要治疗以溶栓、抗凝、抗休克、抗感染及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综合治疗为主。我院于2005年12月成功抢救治愈1例射频消融术后并发肺栓塞的患者,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65岁,主因“间断性心悸6年,加重1月”收入我院,完善相关检查后诊断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其超声心动图检查的结果提示:左心室舒张功能减退;左心房有增大趋势。该例患者于2014年12月19在局麻下行射频消融术,手术过程顺利,术后发现右侧股动脉穿刺部位动静脉瘘,给于压迫包扎,并给于口服抗血小板抗凝等对症治疗,于同年12月25日准备出院,于12:30拆除绷带患者下地活动后自诉心前区不适,随即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咳血以及意识丧失等症状,肺部听诊时发现肺呼吸音极低,心电图检查的结果提示:心房颤动;T波倒置;1导联S波加深;3导联有异常Q波出现。血气分析的结果提示:二氧化碳分压为56.1mmHg;动脉血氧分压为52.3mmHg。超声检查提示:双下肢静脉稍宽,内未见明显异常光团回声。床边X-ray示主动脉结凸,肺动脉段饱满。针对该例患者,我院医护人员立即给予其心肺复苏、吸氧(5L/min)以及对症药物治疗。结合患者超声、胸片检查、检验结果及临床表现,诊断为肺栓塞。立即给予尿激酶150万u加入生理盐水100ml中30min内静脉滴注。14:00随后转往ICU继续治疗,16:00患者死亡。
  2 护理
  术后注意事项:射频消融术后患者须按照临床医师的嘱咐进行卧床修养;对静脉以及动脉穿刺部位进行沙袋压迫,其中静脉穿刺部位的压迫需维持6小时,而动脉穿刺部位的压迫则需维持8~12小时。患肢制动(限制不动),注意观察是否出血。于卧床期间,给予患者适量的易消化饮食。射频消融术后早期,密切观察心率和心律情况,如有不适及时向临床医生汇报,必要时心电图、心脏超声和胸片等检查;如果术后心动过速再次发作的感觉,但并未真正发作,无要紧张勿需特殊治疗。通常情况下,患者在手术结束后的第8日便可恢复正常活动。出院后如有复发,应及时就近记录心电图,并与手术医生取得联系,决定下一步治疗方案。射频消融术后需要对患者进行抗凝治疗,具体为:给予患者抗凝药物,维持治疗1~3个月。其中,抗凝药物的使用量需视患者的心律、年龄以及全身情况而定。其他辅助药物的应用主要为房颤消融术后使用胺碘酮,遵照医嘱服用,才能达到期望疗效。
  3 讨论
  肺栓塞是一种临床急症,具有相当高的误诊率以及病死率,但发生在射频消融术后较为少见(有资料显示,射频消融术后患者出现肺栓塞的概率仅在0.4~2.0%的范围之内),其中以晕厥为首发症状的病例更是少见,说明病情危重,提示栓子堵塞肺动脉主干亦或者是主要分支。分析该例患者并发肺栓塞考虑与患者卧床时间长有关。所以,对于术后因制动需长时间卧床的患者,除了应密切观察其基础生命体征的变化之外,还应积极向其提供全面、有效的护理服务,比如:(1)落实肢体的被动按摩工作;(2)结合患者实际情况,为其制定最佳的术后早期床上主动活动计划,并告知患者术后早期活动的重要性;(3)指导做深呼吸运动;(4)叮嘱适量饮水。如此,方可帮助患者改善微循环,降低血液粘度,避免血栓形成。此外,及时、有效的抢救也是该疾病患者能够成功救治的关键。研究发现,射频消融术后患者出现肺栓塞的致病因素有许多,包括:患者高龄;术后长时间卧床导致下肢静脉回流出现障碍;穿刺时损伤静脉血管;手术时间过长;术中操作电极导管对血管造成一定的损伤;低分子肝素的使用时间不够;患者合并下肢静脉曲张类疾病。对此,临床应针对上述致病因,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以进一步降低患者在射频消融术后出现肺栓塞的概率,帮助改善预后,提高手术治疗的效果。此外,针对术后有肺栓塞征象(比如,无法解释的胸痛;痰液呈血性;呼吸困难)的患者,应充分考虑肺栓塞,并立即对其进行临床诊断以及辅助检查,以及早发现并治疗肺栓塞,抑制疾病发展,保障患者生命健康。
  参考文献
  [1]孙淑玲.姜国湖.翟军青 超声与射频消融肺静脉口对血小板活性的影响 [期刊论文] -临床输血与检验2008(4)
  [2]李建平.黎莉.张薇.潘秀荣.梁绪国 射频消融术中术后血凝状态改变的观察 [期刊论文]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01(3)
  [3]秦孺子.李军.曾秋棠.曹林生 射频消融术并发血栓栓塞机制及防治对策 [期刊论文] -心血管病学进展2002(2)
  [4]曾秋棠,张彦周. 射频消融对血小板活性的影响[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1997,(05):259.
  [5]尹瓊.万书平.陈礼学.杨广龙.魏辉 老年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3例 [期刊论文]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0(5)
  [6]程显声.肺血管疾病学―肺栓塞.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179-795.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 探讨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治疗急性广泛硬膜下血肿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78例经CT证实并行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治疗的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资料,分析各术前情况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恢复良好36例,中残24例,重残8例,植物生存7例,死亡3例。结论 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预后影响因素显著性排序为:术前GCS评分>患者年龄>中线偏移程度>瞳孔对光反射>术前Rotterdam CT评分。  【关键词】
【摘 要】 目的:研究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手术治疗与手法闭合复位外固定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4年3月~2015年5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肱骨髁上骨折患儿,将80例患儿简单随机分为2组,40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为一组。其中,一组患儿实施手术治疗(对照组),另一组采用手法闭合复位外固定(观察组)。对比两组肱骨髁上骨折患儿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有效率。结果:观察组肱骨髁上骨折患儿的住
随着医疗护理事业的不断发展及人们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医疗护理服务的要求和期望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在肿瘤科,恶性肿瘤病人一方面是病痛的折磨,另一方面是即将离开亲人
消防是社会安全生产、人民安居乐业的守护神.在面对紧急的火情时,冲在灾情的一线,为人民和社会财产安全做出了重要的风险,甚至有很多消防灭火人员在救灾的过程中牺牲了自己的
本文主要运用《广州统计年鉴》1995年到2006年有关影响城市住宅需求因素的数据,通过计量经济学软件Eviews5.0,推导出我国的房地产市场需求函数模型,并计算了城市住宅需求弹性
化学是一门重要的科学课程,化学实验教学是化学学习的主要内容,与学生生活中的许多现象息息相关.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高中生化学实验的学习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社会的关注,
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是新形势下做好地勘工作的有力保证,是推动地勘事业发展、永葆生机和活力的“生命线”,也是地勘单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以献身地质
期刊
目的:分析我院质子泵抑制剂使用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6年门诊7-12月使用质子泵抑制处方347张,住院部7-12月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医嘱181份,对该类药物使用
一、笔 法rn笔法是由行笔而形成的.行笔包括起笔、运笔、收笔三个部分,起笔和收笔逆入藏锋、自然含蓄,行笔要有力度.用笔要意在笔先,以意使笔才能因意成象,笔自动人之处在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