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类型翻译理论在信息型文本翻译中的应用

来源 :校园英语·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lf120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日常翻译的工作中,除了要对一些基本的外文文章进行翻译之外,还要对一些信息类文本进行翻译。在对信息类文本进行翻译的过程中,涉及很多专业词汇,需要对这些专业词汇进行精确翻译,才能够保证翻译的精确度以及专业性。因此,对信息型文本翻译过程中存在的难点以及问题进行研究与分析,提出文本类型翻译的理论在信息型文本翻译过程中的应用策略,能够为信息型文本翻译提供有效参考,从而提高翻译的精准性和可靠性。
  【关键词】文本类型翻译理论;信息型文本翻译;应用策略
  【作者简介】邢佳华(1995.08-),女,汉族,黑龙江齐齐哈尔人,黑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非文学翻译。
  在翻译过程中,信息型文本内容范围比较广,涉及很多非文学性的作品,包括杂志报纸的文章、学术论文以及教科书内容等。信息型文本与文本类型翻译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对信息型文本进行翻译时,要严格按照真实性的原则完成翻译工作,同时要遵循严谨的态度,保证信息型文本翻译的精准性。在翻译过程中,还要结合文本翻译的相关理论,根据彼得·纽马克提出的翻译理论,完成信息型文本翻译。
  一、彼得·纽马克的文本类型翻译理论
  彼得·纽马克的文本类型翻译理论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第一,表达功能型的文体翻译。在表达型文本翻译过程中,主要是对文学作品、私人信件、散文以及自传等进行翻译。对这一类作品进行翻译的主要原则和思想就是表达情意。在翻译过程中,着重强调作者独特的语言形式以及内容。对这一类型的文体进行翻译时,主要强调原作者的权力,不用充分考虑读者的反应。表达功能型的文本主要指的是严肃的文学作品,例如抒情诗、长篇小说以及戏剧等。国家领导人的演讲以及各种法律法规、文献等权威性的言论,还有一些信件、自传以及散文等文学作品也属于表达型文体。根据彼得·纽马克的文本类型理论,在对表达功能型的文体进行翻译时,要按照作者第一的原则完成翻译,必須对原作者要表达的思想内容进行还原,同时强调原作者的语言风格。
  第二,对信息功能型文本进行翻译的过程中,主要是对一些非文学作品、学术论文、报纸杂志文章以及教科书等进行翻译。在对信息型文本进行翻译时,主要遵循真实性以及语言外的现实原则,翻译核心是展现语言之外的现实世界。从对信息型文本翻译的目的进行分析,典型的信息文本涵盖任何知识领域,主要包括技术、商业、科学、经济以及工业等各个方面,表达形式除了教材、技术报告等,报纸杂志文章以及会议记录都是信息型文本的内容。在对这些信息型文本进行翻译时,对一些权威性的言论,例如学术论文、报纸杂志文章等,要对这一类信息型文本以及表达功能型文本类型进行区别,才能够保证翻译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主要的区别是要对作者的权威以及语言风格进行有效区别,表达型文本带有明显的个人风格,例如语言结构的搭配,用词的独特性等都带着明显的个人风格。而信息型文本的个人特点与风格比较弱,一般使用的是传统习语以及比喻。在对信息型文本进行翻译时,一定要遵循真实性原则,要保证翻译出来的信息是真实的、有效的,作者的语言是次要的。因为信息型文本向读者传达的是信息内容本身,而非作者的描写信息方式。
  第三,呼唤功能为主的文本。主要的核心是呼唤读者进行感受、思考和行动。例如产品的说明书、通知书以及宣传广告等都是呼唤型文本。在对这一类型文本进行翻译时,要以读者的感受为中心,因为呼唤型文本是以取悦读者为目的的。例如一些通俗小说,对这些文本进行翻译时,要遵循读者第一的原则。在翻译过程中,对语言的翻译比较强调可读性,讲究语言翻译的通俗性和易读性。对这一类文本进行翻译时,要发挥英语的优势,不能够受原文的结构限制以及表达方式限制,要使译文的语言与原作者语言之间有相适应性,且要保证语言简洁明了。例如翻译“高高兴兴上班,平平安安回家”这一宣传语时,直接翻译成“Good luck to you”即可,简单明了,清晰直白。
  二、彼得·纽马克的文本类型翻译理论对翻译的启示
  通过对彼得·纽马克的文本类型翻译理论进行分析和研究后发现,在进行翻译的过程中,除了掌握翻译理论以及翻译技巧之外,不能拘泥于译文与原文同等效果这一限制。对原著的不同体裁要充分考虑,根据不同的翻译标准进行翻译。这样能够尽可能减少文本类型翻译过程中存在的差异。在翻译过程中,要尽可能确保与原文之间的适应性以及切近性。特别是要根据不同的文本类型掌握翻译过程中的不同特点以及要求,例如,在出版社对作家兰姆的散文进行翻译的过程中,还有对一些外国进口的设备产品说明书进行翻译时,就需要采取不同的翻译标准完成翻译过程,这样更有利于读者去接受不同文本翻译后的作品。彼得·纽马克在《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中说到,如果原作是一首诗,就应该以表情为主;如果原作是一篇科学报告,就要以达意为主;如果原作是一幅广告,那么它的主要目的就是引诱读者让他掏钱买东西。在翻译过程中,译者最好根据原文的词句对词句进行准确的理解之后,根据文本特点进行翻译。在翻译过程中,要看原著是以什么为主的,文学作品还是其他的文本,要采取适当的译法。因此,彼得·纽马克对翻译实践的最重要的启示就是:要根据文本类型的区别进行,按照不同的翻译标准完成翻译。这样能够保证译文的流畅性和通顺性。
  三、文本翻译理论在信息性文本翻译过程中需要遵守的原则
  为了保证信息型文本翻译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在对信息型文本进行翻译的过程中,要确保文本类翻译理论在翻译过程中的充分应用,在应用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信息型文本自身的特点。信息型文本最大的特点就是科学性和严谨性,因此,在利用文本类翻译理论进行翻译时,要遵循以下翻译原则:1.忠实性原则。在对信息型文本进行翻译时,忠实性原则是必须要遵循的重要原则和基本原则。在对其他类型文本进行翻译时,也要遵循重视忠实性原则,但是在对信息型文本进行翻译时,必须考虑到信息型文本自身的特殊性,因为信息性文本的主要目的是传达一些信息内容和知识理论。因此,必须保证信息性文本与原文之间的统一性,保证翻译出来的译文与原文内容的意思是相同的,才能保证信息传输的准确性。2.因地制宜的原则。为了对信息型文本进行更准确更科学的翻译,很多翻译工作者提出了不同的翻译理论,希望能够对信息行文本的翻译工作难题进行解决。   四、文本类型翻译理论在信息型文本翻译中的应用策略
  根据对彼得·纽马克的文本类型翻译理论进行研究和分析后,对信息型文本类型的翻译工作中存在的难题以及翻译原则进行研究,为了减少这些难题对信息型文本翻译工作产生的不利影响,对信息性文本翻译理论进行进一步研究,同时提出在信息型文本翻译过程中对文本类型翻译理论的应用策略,能够更好确保信息型文本翻译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1.词汇翻译策略。在翻译信息型文本时,词汇是影响信息型文本翻译工作质量的重要因素。将文本类型翻译理论应用在信息文本翻译过程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对词汇方面进行处理:第一,在对一些特殊的专业词汇进行翻译的过程中,要保证翻译的专业性。对一些专业性词汇出现比较密集的信息型文本进行翻译时,要根据专业性词汇的含义,参考比较权威的翻译方式,然后在相同的地方进行一致翻译。这样可以盡可能确保多次出现的专业词汇翻译的精准性。第二,对隐性术语进行翻译时,为了保证对信息文本的隐性术语进行准确翻译,翻译人员要对全文进行通读,找出可能存在的隐性术语。在翻译工作完成后,要对翻译后的译文进行多次阅读。如果发现有语句不通顺的问题,就要考虑到隐性术语是否被翻译出来。在翻译隐性术语的过程中,需要查找专业性的含义,同时要结合上下文的意思对隐性术语进行翻译,保证隐性术语翻译的准确性。
  2. 句法翻译策略。对信息型文本进行翻译时,除了词汇方面会存在一些难度之外,对句法进行有效翻译也存在比较大的问题。句法方面的有效处理会直接影响文信息型文本翻译结果的准确性和可读性。将文本类型翻译理论应用在信息型文本翻译工作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对句法进行有效处理:第一,对长句和复杂句式进行处理时,需要对相应的句式进行分析。在分析过程中找到句式中的主语以及谓语信息,将长句变成短句,将复杂句式变成简单句式,然后再对其进行翻译。这样能够有效降低对复杂句式以及长句翻译的难度。第二,在对被动句以及其他相关句式进行翻译时,要尽可能将这些句式的内容进行客观描述。因此可以将被动句转变成主动句。在对信息型文本进行翻译时,要尽可能省略相关的第一人称以及第二人称,这样才能够保证信息型文本的科学性以及严谨性。
  五、结语
  综上所述,以彼得·纽马克的文本类型翻译理论为基础进行研究,分析了不同文本类型的翻译标准,在对彼得·纽马克牛文本类型翻译理论进行应用的过程中,要认识到翻译标准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要跟文本类型的具体特点,对文本类型翻译理论进行充分和有效应用。在对文本类型翻译理论进行应用的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及时解决,才能够保证文本类型翻译理论充分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王义荣.文本类型翻译理论在信息型文本翻译中的应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3).
其他文献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是师生认知、情感和体验互动交流、彼此相长的动态过程,摈弃封闭的单线灌输,期待精彩的课堂生成,是品德教学活动追求的目标。新课程呼唤生成的课堂,但这并不表示可以摈弃“预设”。尤其是品德与社会这种集丰富性、多变性、复杂性于一体的新课程,如果教师缺乏对教材内容的精心解读,只是一味强调“生成”,结果只能是脚踏西瓜皮,滑到哪儿算哪儿。这显然不是我们所追求的生成。“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越来越多的应用到了各科的学习中,老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每个同学都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这样的课堂互动氛围会更好,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在英语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聆听和交流来开拓思维,并有所进步。  【关键词】教学应用;初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  【作者简介】钟荣斌,江苏省丹阳市正则小学。  随着新课改要求的变化,对学生的能力也有了更多的要求,不
一、设置“知心姐姐”信箱的背景    学校近年来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进行了大量积极有益的探索,在学生群体心理卫生保健教育,提高学生整体心理素质,优化学习心理品质等方面都卓有成效。但在学生个体辅导方面却收效不尽如人意。我曾做过这样的调查:当你有烦恼时会找谁倾诉?或当你有心理困惑时会找谁帮忙解决?结果发现,找老师的占12%,找父母的只占21%(小学低年级的较多),找同学或好朋友的占23%(小学
杨乃虹等:透析德育历史价值始点回归家庭伦理本位    道德教育的研究应从价值始点入手。回溯道德生活和人的德性的历史和现实的源头,家庭遵循人伦的“情”与价值的“义”,是伦理的实体。德性以伦理为前提,是伦理的人格体现,伦理以爱为根本规定,因此,家庭即是德性的最初诞生地。  在社会转型期间,市场和法制这一新的时代主题与一切以家庭为本位的传统家庭伦理产生了冲突与矛盾,家庭伦理的合理性遭受质疑。但是,经济、
文化的烙印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之中,对人的影响深刻而长远。少先队中队文化是一种氛围,是一种精神,是中队的灵魂所在,是中队生存、发展的动力和成功的关键,具有鲜明的导向、规范、激励等功能。为此,在多年的中队辅导员实践中,笔者积极探索现代中队文化建设路径,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装扮温馨的中队之家,散发文化气息  教室,不仅是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主要场所,也是重要的育人阵地。优美、高雅、
一棵会说话的橡树被一个木匠砍伐并做成了木偶人。木偶人为了报复人类破坏森林的肆意而为,决定用魔法控制整个动物群,企图将人类赶出城市……儿童化的故事情节、唯美的矛盾冲突使本该水乳交融的“人与自然”弥散着阵阵欲语还休的美丽忧伤。  《木偶的森林》是一部荡气回肠、直抵人性光芒的力作。勤劳质朴的白黑黑一家三口、关心动物胜过关心自己的铁路工程师阿汤、忠贞执着的兔子阿德、美丽善良的阿灿,用各自的爱与责任共同构筑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等:青少年上网时间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3倍近半数青少年接触过黄色网站    5月14日,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公布了一项针对“青少年网络伤害问题研究”课题的调查。该项调查由中央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合作开展。本次调查在北京、上海、广州、西安、长沙五个城市展开,共计2.4万名网民参与了此次网络调查。  调查显示,48.28%的青少年接触过黄色网
《每个孩子都爱学》作者杰伊·马修斯,美国《华盛顿邮报》资深教育记者,《新闻周报》“年度最佳高中排名”创始人。他的采访报道和专栏曾获“杰出教育报道本杰明·范恩奖”。他曾出版6本专著,包括《埃斯卡兰特:美国最好的教师》,书中主人公的故事后来被拍成了电影《为人师表》。  KIPP学校是克林顿、小布什、奥巴马推崇的教改样板,备受比尔·盖茨赞誉的教育创新典范。美国前教育部长理查德·W·赖利如此推荐《每个孩子
“德育从细节入手”是城中实验小学的育人理念,而每周的集体晨会则是实施细节教育的一项重要措施。2008年10月7日,一个普通的星期二,一周一次的集体晨会又准时开始。本期集体晨会的主题是:“文明用餐,节约粮食”。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对学生来说也许缺乏新意,但短短10分钟晨会结束后,全校一千多名学生对自己平日里浪费粮食的举动惭愧不已,并从内心深处意识到了节约粮食的重要性。  晨会开始,主持人先总结了上周有
【摘要】混合式教学理念是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有效学习理论的实际应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高职高专院校二外法语课堂以整合网络资源,创建“私人订制”教材、文化搭台语言唱戏和互动反馈,螺旋提升为抓手,引导学生主动建构扩展知识,促进有效学习,为解决二外课堂学生积极性不高又渴望改变的现状提供实践思路。  【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二外法语;有效学习;具体实践方法  【作者简介】江佳佳(1984.11-),女,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