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班级作为学校教学活动的基础单位,其管理水平的高低,对学生的健康发展,对完成教育和教学的各项任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如何才能管理好班级呢?下面就笔者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历谈几点认识。
一、要尊重学生的人格
在班主任平时的工作中,最多、最棘手的问题就是后进生的学习和纪律问题。在乡镇的学校中,据调查,每个班后进生的比例大约都在15%~20%。由于教师或家长的教育方法不当,对这一群体往往缺乏耐心的正面教育,时常流露出厌恶和不满情绪,有时甚至对其进行挖苦、讽刺,这种做法不但会影响他们正常的心理发展,伤害他们的自尊心,而且会使学生反感,搞得师生关系很紧张。
实际上,所谓的后进生就是苏霍姆林斯基所讲的“难教儿童”,其实“难教儿童”并不意味着不可教。牛顿小时候被称为“笨蛋”,世界闻名的大发明家爱迪生曾因成绩全班倒数第一而被勒令退学。大量事实证明:后进生并不是不可取,只是对我们的教育方法不适应而已。换句话说:没有不好的学生,只有不好的教育。
那么,如何对后进生进行教育和管理呢?教师必须从思想深处和日常行为中对他们抱有希望,产生热情:
1.要充满爱心,尊重后进生的人格
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要关注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寻找导致他们学习落后的直接原因,要用一把情感的万能钥匙开启各种各样封闭的锁,同时通过充满希望和热情的言谈举止影响学生,促使学生在内心产生“我能行”“我要进取”的最原始、最有效的内动力。
2.寻找和赏识后进生的优点,激发他们的兴趣
教师要对学生个体作出理性的辩证分析,通过智力发展规律和智商情商的探索,从智力能力、适应能力、沟通能力、组织能力以及个人偏好上寻找每个学生的长处或闪光点。正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所长”,抓住每个学生的“所长”,然后给予赏识和激励。
二、要树立班主任的威信
要想管理好班级,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要树立班主任的威信。树立威信的途径有:
1.要公正
班级中出现的一些敏感问题要公正处理。比如教师子女犯错误、班级干部犯错误、学习好的学生犯错误,教师要一碗水端平,这样学生才能信服。
2.要有亲和力
放下高学生一等的架子,学会和学生交朋友。比如:课外时间和学生唠唠家常,一起做做游戏,这样做能融洽师生关系。正像有一句话说的那样: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3.课堂教学必须要受学生欢迎
国内外的教育经验告诉我们:一位优秀的班主任,无论是在课外还是在课堂内,恰当地、艺术地幽默一把总是受欢迎的。幽默会给教学增添魅力,和谐的课堂气氛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要正确地引导班级舆论
首先,班主任要了解学生、研究学生,把思想工作做到学生的心坎上。同时班主任还必须研究了解学生的群体状况,顺其所长。寻动向,防微杜渐;破疑点,补偏救弊;讲方略,超前预测。
其次,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良好习惯的养成是班级舆论形成的根本保证,能够对全体学生起到经常的、持久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也会使全班学生自觉抵制和改变那些不符合规范的言行来适应班集体的要求。班主任要采取表扬为主、批评为辅的方法,对班级中出现的好品质和风尚大力表扬、宣传、扩大,使其在实践中得到巩固;对于班内出现的或大或小的不良倾向,予以及早的制止与批评、教育。
最后,建立严格的、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形成正确的舆论和优良的班风。
四、要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使笔者感到,小学阶段,教师经常与学生家长沟通,共同承担对学生的教育是十分重要的。与家长沟通是一门艺术,笔者在与学生家长沟通中主要做到以下两点:
1.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沟通策略
如对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与其家长沟通时,要面向综合素质的提高,多谈些学习以外的事情,注重学生日常所想所做、处事观点以及劳动态度等方面内容;对于相对后进的学生,要采取“先扬后抑”的策略,比如说某某学生最近有一些不好的表现,与学生家长沟通时,首先要说说这个孩子身上的优点,然后再指不足之处,这样学生家长也觉得不丢面子,会主动积极配合班主任开展工作。
2.坚持家访,搭建学生成长的桥梁
每学期笔者都坚持对班级学生家访一遍,其目的就是和家长一起切磋教育方法,通过家庭和学校力量的结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总而言之,班级管理工作千头万绪,工作方法千差万别,形势和任务又千变万化。只有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总结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经验,才能使班级管理工作的水平不断跃上新台阶。
一、要尊重学生的人格
在班主任平时的工作中,最多、最棘手的问题就是后进生的学习和纪律问题。在乡镇的学校中,据调查,每个班后进生的比例大约都在15%~20%。由于教师或家长的教育方法不当,对这一群体往往缺乏耐心的正面教育,时常流露出厌恶和不满情绪,有时甚至对其进行挖苦、讽刺,这种做法不但会影响他们正常的心理发展,伤害他们的自尊心,而且会使学生反感,搞得师生关系很紧张。
实际上,所谓的后进生就是苏霍姆林斯基所讲的“难教儿童”,其实“难教儿童”并不意味着不可教。牛顿小时候被称为“笨蛋”,世界闻名的大发明家爱迪生曾因成绩全班倒数第一而被勒令退学。大量事实证明:后进生并不是不可取,只是对我们的教育方法不适应而已。换句话说:没有不好的学生,只有不好的教育。
那么,如何对后进生进行教育和管理呢?教师必须从思想深处和日常行为中对他们抱有希望,产生热情:
1.要充满爱心,尊重后进生的人格
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要关注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寻找导致他们学习落后的直接原因,要用一把情感的万能钥匙开启各种各样封闭的锁,同时通过充满希望和热情的言谈举止影响学生,促使学生在内心产生“我能行”“我要进取”的最原始、最有效的内动力。
2.寻找和赏识后进生的优点,激发他们的兴趣
教师要对学生个体作出理性的辩证分析,通过智力发展规律和智商情商的探索,从智力能力、适应能力、沟通能力、组织能力以及个人偏好上寻找每个学生的长处或闪光点。正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所长”,抓住每个学生的“所长”,然后给予赏识和激励。
二、要树立班主任的威信
要想管理好班级,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要树立班主任的威信。树立威信的途径有:
1.要公正
班级中出现的一些敏感问题要公正处理。比如教师子女犯错误、班级干部犯错误、学习好的学生犯错误,教师要一碗水端平,这样学生才能信服。
2.要有亲和力
放下高学生一等的架子,学会和学生交朋友。比如:课外时间和学生唠唠家常,一起做做游戏,这样做能融洽师生关系。正像有一句话说的那样: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3.课堂教学必须要受学生欢迎
国内外的教育经验告诉我们:一位优秀的班主任,无论是在课外还是在课堂内,恰当地、艺术地幽默一把总是受欢迎的。幽默会给教学增添魅力,和谐的课堂气氛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要正确地引导班级舆论
首先,班主任要了解学生、研究学生,把思想工作做到学生的心坎上。同时班主任还必须研究了解学生的群体状况,顺其所长。寻动向,防微杜渐;破疑点,补偏救弊;讲方略,超前预测。
其次,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良好习惯的养成是班级舆论形成的根本保证,能够对全体学生起到经常的、持久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也会使全班学生自觉抵制和改变那些不符合规范的言行来适应班集体的要求。班主任要采取表扬为主、批评为辅的方法,对班级中出现的好品质和风尚大力表扬、宣传、扩大,使其在实践中得到巩固;对于班内出现的或大或小的不良倾向,予以及早的制止与批评、教育。
最后,建立严格的、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形成正确的舆论和优良的班风。
四、要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使笔者感到,小学阶段,教师经常与学生家长沟通,共同承担对学生的教育是十分重要的。与家长沟通是一门艺术,笔者在与学生家长沟通中主要做到以下两点:
1.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沟通策略
如对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与其家长沟通时,要面向综合素质的提高,多谈些学习以外的事情,注重学生日常所想所做、处事观点以及劳动态度等方面内容;对于相对后进的学生,要采取“先扬后抑”的策略,比如说某某学生最近有一些不好的表现,与学生家长沟通时,首先要说说这个孩子身上的优点,然后再指不足之处,这样学生家长也觉得不丢面子,会主动积极配合班主任开展工作。
2.坚持家访,搭建学生成长的桥梁
每学期笔者都坚持对班级学生家访一遍,其目的就是和家长一起切磋教育方法,通过家庭和学校力量的结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总而言之,班级管理工作千头万绪,工作方法千差万别,形势和任务又千变万化。只有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总结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经验,才能使班级管理工作的水平不断跃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