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的课程教育改革不断强调对学生的素质教育,要求在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上有所突破,应用新方法、新手段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增长和提高学习效率。高中英语课程教学中应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英语学习自主探究能力的提高,使学生在英语课程学习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和主观能动性。对于高中英语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必要性和方法、作用等,需要从教学实践中展开研究与分析。
1.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的作用
高中英语教学一方面要促进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使学生在英语词汇、语法等积累中不断完善英语学习的知识框架,另一方面则是要在不同教学互动中鼓励学生探究、合作,使学生在自主性学习中增加英语拓展性学习。在教学实践中应用研究性学习,需要教师在教学指导中根据不同的研究专题为学生设计问题,使学生在合作研究中主动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法,使学生形成一种自觉学习的理念和习惯。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主要由教师引导学习,无论是英语听力、口语、阅读,还是写作部分,学生均处于模仿性学习状态中,知识积累有限且学习能力增长不明显。应用研究性学习,则是让学生在自我学习理念、方法和策略的形成过程中,根据自己的学习体验总结学习方法和技巧,在自主性研究中主动获取课本以外的知识。这项能力的培养对高中生未来的学习、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高中英语教学中涉及多种不同知识点。在教学实践中应用研究性学习不仅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学习指导和课堂引导作用,同时还能够赋予学生学习主动权,使学生在自主、自愿式学习中形成良好的英语语言习惯和英语学习态度。
2. 研究性学习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方法和要求
2.1提出问题,实施开放性教学
高中英语教学中应用研究性学习,需要教师根据实际学习内容为学生在课堂上设计不同的问题和活动环节,使学生在自愿参加、自觉思考和自主探究中完成对问题的分析和理解。研究性学习中的知识体系不具有特定性,但是均来自于学生的社会实践和学习生活。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能够使学生综合性地应用不同的学习视角,完成对课程问题的探索。例如,在高中英语教学中为了锻炼学生英语口语水平,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询问英语口语的特点、断句以及词汇发音等的特点。学生在大量的听力练习和查找资料过程中能够发现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在使用上的区别,在口语练习中能够更加注意纠正自己的发音。这种开放式、探究性的学习方式能够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興趣,从而使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更加注意比较性地分析和解决问题,提高学习主动性。
2.2 小组合作,资料收集和信息分析
高中阶段的英语学习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和学习思维的培养。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不能完全为了学习而学习。即使掌握再多的英语词汇或语法知识,但缺乏学习方法容易导致学生在“死读书”、“读死书”的错误状态中恶性循环。在教学中应用研究性学习,是将学习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研究或合作性学习中解决问题,完成相关问题的全过程分析和总结。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以课程设计或任务式教学的形式向学生提出学习任务,比如课题研究背景、语法点和内容翻译等,而学生根据这些,通过查找资料或预习课本能够获取问题资料,并在信息整合中,判断和归纳文本内容。在这些互动环节中,教师是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精神,使学生在自我能力发挥的基础上积极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从而降低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对课本和教师的依赖性。
2.3 互助、分享与实践、合作
研究性学习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能够使学生在自我体验式学习中同步巩固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教师在教学指导中既要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予以指导,又要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思想不断进行纠正。例如在高中阶段的英语学习中,对于英语视、听、说的不同内容,教师通常是以内容整合的形式让学生加强训训练。针对某单元性话题,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设计情境剧,由学生在情节设计、对话设计中进行分角色表演,增强学习体验。情景剧表演既能够使学生搜集资料,相互合作完成不同对话模块的设计,同时又能够使学生在英语材料的集中整理中练习英语写作、听力和说读部分。高中英语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注重学习互助、分享精神的培养,鼓励学生学习实践与学习合作,全面提高其学习能力和水平,促进其英语知识积累和运用,从而为学生后续的英语学习和英语发展奠定基础。
英语学科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课程之一。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日渐提高,与国际社会联系日益紧密,对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增加。因此,在现代化的教学中,应该更加注重学生学科能力和专业素质的培养。高中英语教学中应用研究性学习方式,是为了促使学生在自主探究性学习中提高英语实践能力和创新性思维能力。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应该坚持做到以生为本,实行个性化教学,尊重和理解学生的学习差异,并为学生创设多种不同的教学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在探究性学习和自主性学习中拓宽知识获取的渠道,提高英语综合水平。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邵伯高级中学)
1.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的作用
高中英语教学一方面要促进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使学生在英语词汇、语法等积累中不断完善英语学习的知识框架,另一方面则是要在不同教学互动中鼓励学生探究、合作,使学生在自主性学习中增加英语拓展性学习。在教学实践中应用研究性学习,需要教师在教学指导中根据不同的研究专题为学生设计问题,使学生在合作研究中主动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法,使学生形成一种自觉学习的理念和习惯。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主要由教师引导学习,无论是英语听力、口语、阅读,还是写作部分,学生均处于模仿性学习状态中,知识积累有限且学习能力增长不明显。应用研究性学习,则是让学生在自我学习理念、方法和策略的形成过程中,根据自己的学习体验总结学习方法和技巧,在自主性研究中主动获取课本以外的知识。这项能力的培养对高中生未来的学习、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高中英语教学中涉及多种不同知识点。在教学实践中应用研究性学习不仅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学习指导和课堂引导作用,同时还能够赋予学生学习主动权,使学生在自主、自愿式学习中形成良好的英语语言习惯和英语学习态度。
2. 研究性学习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方法和要求
2.1提出问题,实施开放性教学
高中英语教学中应用研究性学习,需要教师根据实际学习内容为学生在课堂上设计不同的问题和活动环节,使学生在自愿参加、自觉思考和自主探究中完成对问题的分析和理解。研究性学习中的知识体系不具有特定性,但是均来自于学生的社会实践和学习生活。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能够使学生综合性地应用不同的学习视角,完成对课程问题的探索。例如,在高中英语教学中为了锻炼学生英语口语水平,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询问英语口语的特点、断句以及词汇发音等的特点。学生在大量的听力练习和查找资料过程中能够发现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在使用上的区别,在口语练习中能够更加注意纠正自己的发音。这种开放式、探究性的学习方式能够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興趣,从而使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更加注意比较性地分析和解决问题,提高学习主动性。
2.2 小组合作,资料收集和信息分析
高中阶段的英语学习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和学习思维的培养。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不能完全为了学习而学习。即使掌握再多的英语词汇或语法知识,但缺乏学习方法容易导致学生在“死读书”、“读死书”的错误状态中恶性循环。在教学中应用研究性学习,是将学习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研究或合作性学习中解决问题,完成相关问题的全过程分析和总结。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以课程设计或任务式教学的形式向学生提出学习任务,比如课题研究背景、语法点和内容翻译等,而学生根据这些,通过查找资料或预习课本能够获取问题资料,并在信息整合中,判断和归纳文本内容。在这些互动环节中,教师是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精神,使学生在自我能力发挥的基础上积极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从而降低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对课本和教师的依赖性。
2.3 互助、分享与实践、合作
研究性学习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能够使学生在自我体验式学习中同步巩固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教师在教学指导中既要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予以指导,又要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思想不断进行纠正。例如在高中阶段的英语学习中,对于英语视、听、说的不同内容,教师通常是以内容整合的形式让学生加强训训练。针对某单元性话题,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设计情境剧,由学生在情节设计、对话设计中进行分角色表演,增强学习体验。情景剧表演既能够使学生搜集资料,相互合作完成不同对话模块的设计,同时又能够使学生在英语材料的集中整理中练习英语写作、听力和说读部分。高中英语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注重学习互助、分享精神的培养,鼓励学生学习实践与学习合作,全面提高其学习能力和水平,促进其英语知识积累和运用,从而为学生后续的英语学习和英语发展奠定基础。
英语学科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课程之一。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日渐提高,与国际社会联系日益紧密,对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增加。因此,在现代化的教学中,应该更加注重学生学科能力和专业素质的培养。高中英语教学中应用研究性学习方式,是为了促使学生在自主探究性学习中提高英语实践能力和创新性思维能力。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应该坚持做到以生为本,实行个性化教学,尊重和理解学生的学习差异,并为学生创设多种不同的教学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在探究性学习和自主性学习中拓宽知识获取的渠道,提高英语综合水平。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邵伯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