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成长,永远在路上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nbin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师是教育的执行者、教育改革的推进者,在当前教育改革蓬勃兴起的大背景下,教师的后续发展也被更加广泛地关注,“活到老,学到老”是教师行业一直秉承的传统,教师必须在自身素质、专业技能、学习能力等方面不断成长,才能适应教育教学的需要,发挥“学博为师,德高为范”的积极作用,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同时,教师本身也是一种教学资源,资源要有新的内容注入,才能保证教育效果,在此就教师的后续发展和需求情况发表一些见解,仅供参考。
  关键词:教师成长;后续发展;创新
  教师的后续发展是教育的必需条件,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后续发展的重要性,尽可能发展自身素质以及专业素养,只有具备了更加丰富的知识储备、更加全面的专业技能、更加崇高的道德修养,才能更好地服务于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更好地为人师表,实现个人的人生理想和人生价值,更好地开展教学创新,为教育教学添砖铺路。然而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因为所从事的行业缺乏成就感和创新动力、工作琐碎、教育效果不明显等主客观原因造成职业倦怠,忽视自身的后续发展和进步,那么,怎样才能保证教师的教学热情促进教师的持续成长呢?笔者对此进行了探究,下面是一些个人的看法。
  一、重视阅读的作用,由内而外地提高自身素质
  阅读,无论是对一个人、一个群体还是一个国家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通过阅读,可以充实自己的内心世界和知识系统;通过阅读,可以更好地提高个人素养,使个体素质由内而外地发生改变;通过阅读,还可以使心灵澄澈,对待工作和生活的态度也会因此更加积极和努力,因此,坚持阅读,是教师在成长之路上的努力方向之一。那么,阅读可以读哪些书籍呢?首先是可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书籍,比如一些教育理论著作,可以开阔教师的视野,使教师在教学观念和教学手段上有更多的理论支持和更多的借鉴;其次是一些人文性、历史性方面的书籍,这种书籍可以潜移默化地提高一个人的精神品位和文化素养,俗语说的“腹有诗书气自华”就是这个道理,通过涉猎各种不同门类,不同内容的文化类书籍,个人气质就会有较大的提升,并且会随着读书的不断深入进一步沉淀,成为一种个人独有的气质和修养;最后,就是阅读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毋庸置疑,这类阅读可以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游刃有余地引导和带动学生的学习,使教师的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教学风格更加独树一帜。阅读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教师勉励自己坚持不懈,为此,可以給自己制定一些阅读计划,也可以和学生展开阅读竞赛,鼓励和督促自己,使阅读成为习惯,使之成为教师成长之路上的明灯。
  二、不断进行自我反思,填补自我成长的空白
  教学反思是教师后续成长的重要保障,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只有不断反思自己的实践过程,查漏补缺,才能更好地完善实践过程,充实实践内容,改革实践方式,具体来讲,教师的反思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1)实践过程中的反思;教学工作的特殊性在于,同样的教学内容,面对不同的教育对象就应该有不同的教育手段,教师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应当注意自我反思的运用,一堂课下来,想一想有哪些成功之处,哪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又怎样去改进,反思的方式可以是撰写教学反思,这也是教师教学实践的必要内容,还可以利用自己的微博,空间等记下当时的感受及体会,以便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扬长避短,提高自己的实践效果;(2)在向他人学习中反思;参加听课和教研活动,参加各种专业培训,在他人的经验中对比自己的学习和实践,找出不足,试着借鉴他人的经验,通过自己的实践内化成为自己的经验和方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就是这个道理了,当然,在借鉴过程中不能照搬他人经验,要有所取舍,有所创新。
  三、不惧迎新,用创新带动自身的后续发展
  创新可以使成长拥有不竭的源泉,因此,教师成长必须以创新为目的,在不断学习、不断反思的过程中求新求异,走创新之路。首先是观念上的创新,教学不是一成不变的活动,我们的教育对象、教学内容都在与时俱进,因此,教师也不能拘泥于三尺讲台、一支粉笔、一本书的教学模式,要打开自己的思路,善于发现和使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例如多媒体教学的兴起,教师就应当不甘人后,积极地学习课件制作,学习多媒体的操作;再比如一些先进的教学手段:慕课、微课、翻转课堂,教师应当深入了解其内涵,积极地进行教学实践;当然,教师也要关注自身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进行适合自己和学生教学实际的创新教学手段的开发,使教学过程成为和学生一起开拓创新的教学方式的探究过程,不仅是自己,也让学生感受到创新带来的蓬勃生机和不竭动力,从而与学生共同发展和进步。
  总之,教师成长之路上,作为教师的我们应当责无旁贷关注自身的后续发展,调动自己的全部热情,从各方面探索成长的有效手段,在积极的实践和探索过程中不懈努力,为我们的教育事业不断提升个人素质和修养,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张文质.生命化教育的责任与梦想[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汪小凤,凤让科.我国教师职后培训投资分担的研究综述[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2(1).
  [3]G.马丁.妮普.教师成功秘籍[M].北京:中国宇航出版社,2002.
  编辑 张珍珍
其他文献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进位乘法是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最重要内容之一,乃至是整个小学数学的重要环节。它的算理是:先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分别乘第一个因数的个位和十位,得数末位和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因数的十位分别乘第一个因数的个位和十位,得数末位和十位对齐。它是在上学期所学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的学习。对于计算教学,我们首先要读懂教材,用好情境,把握住计算的算法與本节课想让学生达到的目标,从而围
摘 要:中国是诗的悠悠古国,也是词的泱泱大国。一部中国文学史,首先是一部中国诗词史。中华诗词,特别是其中的古典诗歌可谓精美绝伦,是民族文化的瑰宝。但“五四”运动以来,随着中国思想解放运动的开展和对西方文化的大量引进,传统文化的地位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不言而喻,传承、弘扬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以“中华诗词进校园”活动为载体,传承诗词文化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关键词:诗词文化;国学
摘 要:我们国家是個农业人口大国,农村学校的教学质量对于整个国家教学质量的提高,国民素质的改善,甚至国家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从事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多年,深深地感受到国家对农村小学教学的重视,对自己所从事的数学教学一直保持着高度的教学热情,但由于城乡发展的不均衡,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相比仍然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导致农村小学的数学教学存在着一些固有的问题。就城市小学与农村小学
摘 要:在推动整个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过程中,万众创新是不竭的动力。因此,培养创新能力也就会成为了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之一。将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上,浅显论述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逐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些有效方法。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法  万众创新是推动整个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万众创新自然离不开人们的创新能力,和其他能力一样,人们的创新能力需要在后天的
摘 要:小学生语文中涉及的内容比较繁琐,如何将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并让他们把书本的知识进行有效消化,是需要语文教师思考的问题。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调动小学生语文学习积极性的几点策略。  关键词:小学生;六年级;语文教学  六年级的学生即将走进中学的大门,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对他们进入初中有百利而无一害。作为一名具有多年语文教学经验的老师,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应结合学生发展和课程内容等方面
摘 要:说起班级文化建设,班主任都致力于建设好班级“硬”文化环境,但只是给这个班级做了一件好看的外衣,而班级真正的精神体现还要看班级“软”文化环境的建设。班级软文化建设,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最主要的、最具有持久力的。它是一种特有的教育力量,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制约着学生的言行,激励着学生的上进心。尤其是小学班级的软文化建设,更能助力孩子快乐、积极地学习。  关键词:小学;班级文化;班级建设;软
摘 要:对于一个班级来说,班主任就是灵魂、就是舵手。班主任于学生,是父母、是导师,班主任工作的过程,也是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的过程。小学生除了父母以外,最常接触的人就是班主任,所以班主任也是学生最亲密的人之一。正因为如此,班主任的工作情感才更为复杂,工作策略才更为重要。结合班主任日常工作实例,提倡班主任要以春风化雨细雨润物般管理小学生。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策略;管理;情感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核
摘 要:《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要求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专业的知识,还要不断地提高他们的德育水平。在农村小学教学中,班主任将教学的重点放在了知识的讲解上,很少会重视学生的言行举止,这就使得他们的理论知识与实际行为不统一。在此对如何做好农村小学班级的德育工作进行了简单的探究。  关键词:农村小学;班级;德育  小学生的是非观和价值观还没有形成,在小学德育中,班主任要对他
摘 要:小学英语是孩子对一门新语言的启蒙阶段,感受到语言在个人实践中的成就感与满足感,是提升兴趣的重要方式。着重在实践方式上的探索,希望与各位教师一起共勉。  关键词:职业体验;课堂总结;分组激励;人机互助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话告诉我们实践的重要性。针对这一教学特点,以人教版六年级下册为背景,笔者在总结环节力求语言实践最大化并取得了有效的进展。  一、设立情景,以典型职业体
摘 要:新课改理念的提出对小学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其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小学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要增加一些與学生生活和体育技能有关的内容,还要增加德育内容,实现体育教学内容向思想道德的渗透。主要就小学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来谈一谈如何实现德育渗透。  关键词:小学体育;德育渗透;渗透方法;常规教学;专项教学  小学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不单单是体育知识、技能传授的过程,更是对学生进行良好思想道德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