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针对尿素行业高能耗的特点,结合化工节能技术和尿素生产工艺,挖掘装置节能减排的潜力,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尿素 能源 节能减排 影响因素
前言
大庆石化分公司化肥厂尿素装置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从荷兰STAMICARBON公司引进的CO2气提法尿素生产工艺技术,该装置由荷兰大陆公司总承包,国内设计院完成配套工程的设计,于1976年建成投产。2005年,通过引进荷兰STAMICARBON公司的并联中压技术对尿素装置进行了扩能改造,使装置的生产能力由原设计1620吨/天提高至2300吨/天。扩能改造中新增一套并联中压系统外,还新增了一台CO2增压机、一台高压离心氨泵、一台高压离心甲铵泵以及一套蒸发系统,另外还对高压洗涤器进行了更新,这是国内首家利用并联中压技术对CO2气提法尿素生产工艺进行改造并取得成功的装置。
一、尿素生产中的影响因素及操作优化
1、尿素合成反应机理及热力学模型
2、尿素生产操作优化
(1)选择最佳操作温度:温度是影响尿素平衡转化率的重要因素,尿素合成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但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温度超过一定值后,转化率又会下降,因此,存在一个最佳的操作温度。要得到最大的转化率,尿素合成塔应尽可能控制在最佳操作温度下运行。
(2) 提高氨碳比:提高原料的氨碳比,可以提高尿素合成的转化率。当有过剩氨存在时,不仅有利于提高转化率,还可以抑制某些副反应。氮碳比可以通过进料调节机构进行调节,不过高氨碳比虽然能够提高尿素合成转化率,但太多过剩氨也会造成系统利用效率下降,并使能耗升高,增大后续设备的负荷,同时也将提高系统的平衡压力,因此实际操作时氨碳比也有一个合理的最优选择范围。
(3)降低水碳比:研究表明降低水碳比,可以大幅度提高尿素转化率,水碳比每降低0.1,转化率就可提高1%以上,因此应当尽可能地降低水碳比。要控制系统的水碳比,只能通过低压甲铵液的含水量来控制,而控制低压甲铵液的含水量又要通过对低压循环吸收系统、0.7MPa系统和水解系统进行综合调整来实现。
(4)延长反应时间:反应时间的长短与反应是否达到或接近化学平衡有关。反应越接近化学平衡,转化率就越高。尿素合成反应最少需要40^50分钟的反应时间,才能达到接近化学平衡状态的转化率。如果反应时间少于40分钟,则转化率明显降低。但过长的时间也是不利的,因为一般来说,虽然得到较高的转化率,但整个合成塔的生产强度却降低了,故操作中可选取1小时左右的反应时间。
二、尿素装置节能减排潜力
节能就是利用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环境和社会可以接受的方法来有效的利用能源。所以,节能并不简单的意味着少用能源,其实质是充分有效地发挥能源的作用,使同样数量的能源可以提供更多的有效能,从而生产出更多、更好的产品,创造出更多的产值和利润。尿素工业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从国外引进,经过三十余年发展工艺已经相当成熟。大庆石化公司化肥厂等多家大氮肥装置都经历了扩能改造,虽然改造的方式有所不同,但是都大幅度的提高了产量,能耗和物耗也有所下降。
三、尿素装置节能减排措施
经过分析尿素装置的热力学系统和物料平衡的原则,尿素装置节能减排通过以下几个途径实现:
1、提高生产装置的长周期、满负荷运行能力,降低产品的单耗。装置大型化,集约化是未来化工装置降低能耗的基础,对现有装置的扩容改造也有降低产品单耗的能力,但是这会增加设备投资费用,要合理把握装置投资费用和生产费用的平衡。而长周期稳定的生产工况降低的能源和材料的浪费,保证了能源利用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2、工艺的持续改进,优化操作,不断优化参数,提高主产物收率,减少低价甚至无用的副产物产量。生产过程中各种参数的波动时不可避免的,如原料的成分、温度、产量、蒸汽需求量等,如果生产优化条件能随着这些参数的变化相应的变化,将能取得很大的节能效果。为了产品生产的合格率,我们装置内一些设备留有颇大的设计裕度,这些设计裕度如果控制不准确会大大增加能耗。
3、提高能源利用率,分三方面:(1)提高动力蒸汽能的利用效率;(2)提高换热介质的利用率;(3)对生产电力系统进行整体节能改造,如采用安装变频器的方式给压缩机组或大型电机提高效率。
4、提高水资源的二次利用率。尽可能回收利用废水,将之转化为可利用物质。水解系统处理出的水解水可以循环利用,尽量实现“零排放”严格管理标准。
5、加强巡检。细心检查装置的运行状况,检查到一处“跑、冒、滴、漏”处理一处,一切事故都是有先兆的,都是可以控制的,要在事故发生前及时排除。加强巡检保障装置平稳运行,降低了设备和原料的损耗,对节能减排有重要意义。
6、与同类型的厂交流学习,学习其他厂的先进管理经验和节能减排措施,并结合自身装置的实际情况合理的进行改进。
四、结论
尿素装置的工艺相对比较成熟,节能减排的潜力就在于科学的管理和精心操作,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尿素装置节能减排不仅能提高装置的经济效益,更符合当代改革形势下改善生态环境效益的要求。
关键词:尿素 能源 节能减排 影响因素
前言
大庆石化分公司化肥厂尿素装置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从荷兰STAMICARBON公司引进的CO2气提法尿素生产工艺技术,该装置由荷兰大陆公司总承包,国内设计院完成配套工程的设计,于1976年建成投产。2005年,通过引进荷兰STAMICARBON公司的并联中压技术对尿素装置进行了扩能改造,使装置的生产能力由原设计1620吨/天提高至2300吨/天。扩能改造中新增一套并联中压系统外,还新增了一台CO2增压机、一台高压离心氨泵、一台高压离心甲铵泵以及一套蒸发系统,另外还对高压洗涤器进行了更新,这是国内首家利用并联中压技术对CO2气提法尿素生产工艺进行改造并取得成功的装置。
一、尿素生产中的影响因素及操作优化
1、尿素合成反应机理及热力学模型
2、尿素生产操作优化
(1)选择最佳操作温度:温度是影响尿素平衡转化率的重要因素,尿素合成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但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温度超过一定值后,转化率又会下降,因此,存在一个最佳的操作温度。要得到最大的转化率,尿素合成塔应尽可能控制在最佳操作温度下运行。
(2) 提高氨碳比:提高原料的氨碳比,可以提高尿素合成的转化率。当有过剩氨存在时,不仅有利于提高转化率,还可以抑制某些副反应。氮碳比可以通过进料调节机构进行调节,不过高氨碳比虽然能够提高尿素合成转化率,但太多过剩氨也会造成系统利用效率下降,并使能耗升高,增大后续设备的负荷,同时也将提高系统的平衡压力,因此实际操作时氨碳比也有一个合理的最优选择范围。
(3)降低水碳比:研究表明降低水碳比,可以大幅度提高尿素转化率,水碳比每降低0.1,转化率就可提高1%以上,因此应当尽可能地降低水碳比。要控制系统的水碳比,只能通过低压甲铵液的含水量来控制,而控制低压甲铵液的含水量又要通过对低压循环吸收系统、0.7MPa系统和水解系统进行综合调整来实现。
(4)延长反应时间:反应时间的长短与反应是否达到或接近化学平衡有关。反应越接近化学平衡,转化率就越高。尿素合成反应最少需要40^50分钟的反应时间,才能达到接近化学平衡状态的转化率。如果反应时间少于40分钟,则转化率明显降低。但过长的时间也是不利的,因为一般来说,虽然得到较高的转化率,但整个合成塔的生产强度却降低了,故操作中可选取1小时左右的反应时间。
二、尿素装置节能减排潜力
节能就是利用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环境和社会可以接受的方法来有效的利用能源。所以,节能并不简单的意味着少用能源,其实质是充分有效地发挥能源的作用,使同样数量的能源可以提供更多的有效能,从而生产出更多、更好的产品,创造出更多的产值和利润。尿素工业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从国外引进,经过三十余年发展工艺已经相当成熟。大庆石化公司化肥厂等多家大氮肥装置都经历了扩能改造,虽然改造的方式有所不同,但是都大幅度的提高了产量,能耗和物耗也有所下降。
三、尿素装置节能减排措施
经过分析尿素装置的热力学系统和物料平衡的原则,尿素装置节能减排通过以下几个途径实现:
1、提高生产装置的长周期、满负荷运行能力,降低产品的单耗。装置大型化,集约化是未来化工装置降低能耗的基础,对现有装置的扩容改造也有降低产品单耗的能力,但是这会增加设备投资费用,要合理把握装置投资费用和生产费用的平衡。而长周期稳定的生产工况降低的能源和材料的浪费,保证了能源利用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2、工艺的持续改进,优化操作,不断优化参数,提高主产物收率,减少低价甚至无用的副产物产量。生产过程中各种参数的波动时不可避免的,如原料的成分、温度、产量、蒸汽需求量等,如果生产优化条件能随着这些参数的变化相应的变化,将能取得很大的节能效果。为了产品生产的合格率,我们装置内一些设备留有颇大的设计裕度,这些设计裕度如果控制不准确会大大增加能耗。
3、提高能源利用率,分三方面:(1)提高动力蒸汽能的利用效率;(2)提高换热介质的利用率;(3)对生产电力系统进行整体节能改造,如采用安装变频器的方式给压缩机组或大型电机提高效率。
4、提高水资源的二次利用率。尽可能回收利用废水,将之转化为可利用物质。水解系统处理出的水解水可以循环利用,尽量实现“零排放”严格管理标准。
5、加强巡检。细心检查装置的运行状况,检查到一处“跑、冒、滴、漏”处理一处,一切事故都是有先兆的,都是可以控制的,要在事故发生前及时排除。加强巡检保障装置平稳运行,降低了设备和原料的损耗,对节能减排有重要意义。
6、与同类型的厂交流学习,学习其他厂的先进管理经验和节能减排措施,并结合自身装置的实际情况合理的进行改进。
四、结论
尿素装置的工艺相对比较成熟,节能减排的潜力就在于科学的管理和精心操作,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尿素装置节能减排不仅能提高装置的经济效益,更符合当代改革形势下改善生态环境效益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