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初步尝试

来源 :科教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sa12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针对小学数学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问题,着重从开发和利用教师、学生、教材三方面的资源进行论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程资源开发利用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资源是指依据数学课程标准所开发的各种教学材料,及数学课程可以利用的各种教学资源、工具和场所。”“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教学实践表明,课堂教学中的教师的个人素养、教学经验、对于教学活动的思考和积累,学生具有的知识水平、生活经验、活动和交往方式、情感态度,以及教材等丰富多彩的教学媒介都是值得深入开发和利用的重要而宝贵的教学资源。
  
  1 分析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意义
  
  1.1 有助于改善数学资源不足的现状
  调查发现:当前的数学课堂教学资源建设现状不容乐观:优质教学资源总量相对不足,可供选择的余地较小,形式相对单一,难于适应个性化的教学要求。作为教师必须重视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唯有如此,才能增加教学资源的总量,促进资源共享,扩大教学资源可供选择的余地,满足教师个性化的教学需求。
  
  1.2 有助于促进自身业务水平的提升
  教学人本论认为,课程教学资源应与教师教育教学修养的现实水平相适应,反映出师生的心理逻辑。实践表明,有时开发一个教学资源比形成一个教学经验,提高一种教学能力需要更长的时间。作为一名优秀教师,其成长经历中不仅包含对教学思想、经验、能力的积累,同时还包含了对教学资源的积累。由此可见,注重开发和利用适用的教学资源更有助于教师工作效率的提高,教学水平的提升。
  
  2 探究具体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2.1 开发和利用教师资源
  教师决定着教学资源的鉴别、积累、开发、利用,有着挖掘教材的自觉性、高度的敏感性,在具体教学过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的个人素养、教学经验、知识储备、特长技巧、实践智慧、情感态度、道德修养及人格魅力对于教学的成功起着重要的决定作用。因此,从课程资源的角度来看,教师本身就属于课程资源的一种——人力资源。
  2.1.1 提高自身素养
  教师的素养包括自身的知识水平、能力、教育观念、教学经验等,其素养的高低决定着教育教学水平的成败。如“教育观念”,它不仅制约着教师的教学行为,决定着学生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而且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观念。
  再如,“教学经验”,它不仅决定着教师对课堂生成细节的灵活处理,对有效学习的组织和调控,而且决定着教师自身的成长方向和发展前景,影响着教师的人生观、教育观和价值观。因此,作为新课程实施下的新一代数学教师,我们应积极探索,勤于钻研,善于利用多种渠道,不断丰富自身经验,提高自身素养,形成自己的独特教育教学风格。
  2.1.2 注重教学反思
  教学实践表明,注重教学反思,能让我们的思维更加活跃,见解更加深刻,灵感不断闪现,从而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飞跃。因此,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应加强教学反思。如,“这节课该怎样上?”“这个环节该怎样处理?”“本节课的闪光处在哪里?”“不足之处又该如何改进?”在充分反思的基础,不断修正、完善我们的课堂教学流程。
  
  2.2 开发和利用学生资源
  学生作为课程的主体, 是课程的创造者和开发者,是真实生动的教学资源。其知识水平、生活经验、活动和交往方式、以及他们的情感态度、学习表现等都是课堂教学实施的主要依据,能促使学生在思维、情感、心理等方面产生共鸣。
  正如叶澜教授所说:“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 包括他们的学习兴趣、积极性、注意力, 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 言行能力与质量, 发表的意见、建议、观点,提出的问题与争论, 乃至错误的回答等等, 无论是以言语还是以行为、情感方式的表达, 都是教学过程的生成性资源。”
  2.2.1 关注学生经验
  教学实践表明,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程生成和发展的基础,成为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充分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能够促进学生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实现学生的有意义学习。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只有充分了解不同层次学生的生活经验,才能更好地为数学课堂服务。正如《数学课程标准》中所指出:“数学学习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的经验。”
  2.2.2 重视学生互动
  “互动”是学生的社会需要,蕴含着可贵的教学价值,成为难得的教学资源。其互动具体包括个体互动和群体互动,在课堂教学中常以协作、交流、互助等形式加以表现。以笔者教学“四边形的认识”一节内容为例,在学生充分认识四边形本质属性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进行四边形分类时,通过引导学生积极开展组内讨论交流,其学习热情得以激发,合作参与意识得以调动,交流能力得到锻炼,思维与方法得到提升。
  2.2.3 善待学生错误
  心理学家盖耶认为:“谁不愿意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有成效的学习时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是最能直接反映学生学习情况的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例:教学“四则运算”一节内容时,教者出示习题:人民公园上午有游客180位,下午有游客270位,如果每30位游客需要一名保洁员,那么,下午要比上午多派几名保洁员?当一生列出错误算式“270-180€?”时,教者并没有立刻加以否定,而是耐心地引导学生复述计算步骤及答案。通过分析找错,不仅该生明白了自己“少写了一个括号”,而且强化了括号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教者又出示了一组类似的习题:“42+6€?2-4;42+6€祝?2-4)”进行巩固练习。本节课的教学中,当学生的回答中出现小小的错误时,通过教者的积极调控转化,有效实现了课堂的满堂生辉。
  
  2.3 开发和利用教材资源
  教材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可根据实际需要,在充分理解教材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有序的增减、调整、置换,从而使教材发挥出最大的效用。
  2.3.1 拓展教材资源
  例:教学“加法交换律”一节内容时,教者让学生据情境图列出两种算式求总数,并能举出类似的式子。而此时,教者并没有立即引导学生概括加法交换律,而是积极组织学生对这些算式能否成立进行逐一验证,让学生经历由特殊推及一般的思维过程,从而逐步抽象概括出加法交换律。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通过有效拓展教材资源,较好地体现了教材的编写意图,发展了学生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
  2.3.2 建立错题库
  为了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数学学习资源,可鼓励学生把自己平时作业、测试等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典型性的错误习题”,运用“摘录”、“剪贴”等方式整理下来,从而建立自己的错题库,方便复习使用。
  总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应着力围绕既定的教育方针、教育目的,以《数学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为指导,不断加大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力度,把数学教学延伸到每一个角落,从而让我们的课堂教学内容更加丰富精彩!让数学教学真正成为学生的快乐学习!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从以下角度对诗歌鉴赏中的虚实关系进行阐述:有者为实,无者为虚;真者为实,幻者为虚;有形为实,无形为虚;正面为实,侧面为虚。  关键词虚写实写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虚”和“实”是中国传统绘画的技法之一。“实”指客观地反映绘画对象,“虚”指图画中笔画稀疏的部分或空白的部分。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虚”和“实”结合的表现手法运用比较多,对虚与实的解释也是众说纷纭。本文中,
期刊
摘要诗词有优美深邃的意境,能引起学生深思,使其受到强烈的感染,在潜移默化中守到陶冶。诗词有鲜明的形象和画面,有凝练含蓄的语言,能激起学生的情思和遐想,可以熏陶其高尚情操。诗词节奏鲜明,韵律和谐,富有音乐美,能增进学生的美感,可以陶冶其健康情操。这些或抒怀言志,或阐发事理,或寓情于景的纯正作品,表达了古人对人世才物的丝丝体会,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学生掌握了自主学习的方法,就可以将诗词阅读由课内伸向课外
摘要高中语文教学面对着激烈的高考竞争压力,受到广大师生、家长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如何有效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成为摆在广大高中语文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与迫切要求。部分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急功近利思想,极大地阻碍了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需要引起重视,并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加以解决,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创新理念教法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在高中语文教学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应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数学学习环境,使学生在获得作为一个现代公民所必需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益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课堂教学的形式在不断地更新,但还是有许许多多的老师仍然认为小学生的学习就是接受前人总结积累的现成的知识,无所谓创新不创新。其
摘要如果语文课堂缺乏生机,那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会降低。教师可以通过师生平等交流、动之以真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想碰撞、设置情境、巧用提问等方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使课堂灵动起来,激活语文课堂,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灵动课堂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和深入,教学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越来越重
摘要课堂提问是一项设疑、激趣、引思的综合性教学艺术,它是启发式教学的一种主要形式。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如何改善课堂提问,提高教学有效性成了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课题。本文阐述了数学教学课堂提问时,有效提问的策略;有效提问的质量;有效提问应注意的内容。  关键词课堂提问重要性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在教学过程中,课堂提问是联系教师、学生和教材的纽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摘要自主学习作为新课改极力倡导的一种科学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主动的学习,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使学生发现数学、喜欢数学,积极主动地参与,发现并主动获取知识,才能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主学习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自主学习作为新课改极力倡导的一种科学的学习方式,是指在课堂上,学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