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O思维课堂”模式下的生物教学环节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oool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核心活动是思维。思维型课堂教学理论以聚焦思维结构的智力理论为基础,着眼于课堂教学中的思维活动,意在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因此,学校提出了“TSO思维课堂”教学模式。“TSO”是教师(Teacher)、学生(Student)、目标(Orientation)三个英文单词的第一个字母,寓意思维课堂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中心,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为目标。“TSO思维课堂”的核心价值就是科学、合理地选择教学内容,在教师主导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小组代表展示、小组相互点评等课堂环节,给学生创造表达和交流的平台,将感悟的过程还给学生,以促进学生构建学科知识体系,形成学科思想,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思维课堂模式中必须考虑清晰的课堂知识主线、科学的思维问题设计、思维交流与展示活动、思维方法训练与实践运用这四个方面。针对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根据生物学科的特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笔者提出了明确课堂教学目标,突出知识形成过程,联系已有知识经验,重视非智力因素培养,训练思维品质以提高智力能力,创设良好教学情境,分层教学因材施教等方面的课堂基本要求。下面将以《单克隆抗体制备》这一课为例来详细阐述。
  思维是课堂的灵魂,课堂知识主线是思维的载体,流畅科学的课堂主线可以很好地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单克隆抗体制备》这节课中,笔者设计了以下课堂教学的知识主线。
  在以上的知识主线指导下,笔者通过以下几个环节进行授课。
  环节一:精彩导入,思维启航
  看视频,请完成:血型鉴定原理是 。鉴定的准确性主要与抗体纯度有关,如何获得高纯度的抗体作为定型试剂呢?
  教学说明:血型鉴定视频中的凝集现象能紧扣课堂教学知识目标。导入内容生活化,学生有着实际的感受,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精彩的导入让学生获得思维的动力,这仅是为了开展思维活动的条件,而要使学生的思维活动能积极开展,还有赖于教师的正确问题引导。课堂问题的设计必须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环环相扣,体现出知识结构的严密性、科学性、条理性,从而给学生以清晰的层次感。课堂教学时注意处理好预设性问题和生成性问题,预设性问题要能够启动学生思维,要设法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问题设置还应注意新旧知识的衔接,多用建构方式来促进学生核心概念学习。
  环节二:层层设问,温故探新
  质疑1:抗体由什么细胞产生的?脾脏中提取到的B细胞种类相同吗?为什么?
  质疑2:获得抗体的传统方法是什么?有何缺陷?
  质疑3:体外培养B淋巴细胞能否持续获得大量专一性抗体?
  质疑4:什么细胞可以无限增殖?
  质疑5:如何才能将两种细胞的特点结合起来?
  质疑6:如何筛选出杂交瘤细胞?
  教学说明:这些问题从学生已有知识出发,通过层层引导,学生很快能够理解单克隆抗体的过程和原理。
  环节三:合作探究,思维碰撞
  小组活动,动手建模:你能根据刚才大家讨论的猜想,与你的合作小组成员利用现有的材料(四色橡皮泥),模拟制备杂交瘤细胞吗?
  教学说明:学生自己动手建模来突破融合细胞种类的难点。橡皮泥的模拟使细胞融合的过程和结果分析不是纸上谈兵,在学生手中能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这不仅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让思维从感性上升到理性。
  环节四:分享展示,质疑发散
  [即时检测1](略)
  质疑7:筛选出杂交瘤细胞都能产生所需抗体吗?
  教学说明:①细胞融合后类型判断的难点采用了模型制作的方式来突破。模型还可以考虑物理、数学、概念等不同形式,其目的都是通过直观的形式反映知识的内在含义。②学生展示点评,老师指导解惑答疑,思维在学生讨论、展示中碰撞升华,重点和难点也可较好得到突破。
  知识系统化是思维课堂的要求,学生课堂上零散知识必须要再加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知识体系可促进学生加强知识间的横纵联系,在以后的解题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而选修3的现代生物技术复杂精细,若将该过程流程化,有助于学生清晰掌握新知识新技术,这样教师教以及学生学都会显得水到渠成。
  环节五:知识梳理,建构体系
  下图表示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的各阶段图解,请用箭头把代表各图解的字母按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的顺序连接起来。
  质疑8:由图中可以看出,在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运用了哪些动物细胞工程技术手段?
  质疑9:单克隆抗体有何特点?
  建立起知识体系后,利用练习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进而从解决问题的方法、规律、思维策略等方面进行多角度、多侧面的思考,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练习是新知识学习的后延与深加工,学生能在练习中能在生活中找到知识的影子会更有利于知识学习。
  环节六:对点训练,突破重难点
  [即时检测2](略)
  当前,课堂上我们主要训练的是理科思维,把理论用于实践,考虑实践中的一些问题则是一种工科思维,两种思维有联系也有区别。用知识去解决生活的一些问题才是知识真正的价值,学生习得知识后能去思考运用,不仅能加深知识的理解,还可以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兴趣,进而引发更深入的思考。科技的发展离不开思维的发散、联系、迁移及逻辑推理,课后学生适当去了解一些新科技运用,拓展知识面,这些活动使学生思维品质更上一层楼。
  环节七:还原生活,归纳应用
  分享展示—链接科技:请两位同学为我们分享单克隆抗体的应用!
  [即时检测3](略)
  环节八:课后拓展,检测提升
  第一,反思本课的学习,写在学习目标右栏处
  第二,完成分层训练P87~88
  第三,选作:拓展题—给热爱生物、学有余力的学生
  教学说明:课堂或者课后的反思、总结、知识迁移运用在学生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反思的基本要求有:第一,教师引导,学生自己总结;第二,总结本节课所学到的包括知识、方法等;第三,要掌握知识的来龙去脉,形成认知的结构;第四,注意对经验教训的总结。应用迁移的目标是掌握知识的应用,并能迁移到其他情境中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力。
  “TSO思维课堂”要求围绕学生思维培养为核心目标,教师要充分发挥导的功能,让学生在知识学习的同时培养良好的思维能力。思维课堂以知识学习为载体,聚焦思维能力培养,让学生的学习真正高效。对于以上所述,实际授课时可以灵活调整,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层次进行轻重取舍。要根据教学内容来合理设置教学环节,其中问题要有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提供合理的平台让学生进行思维的碰撞和展示,学习后要让学生充分反思与运用是需要特别注意的几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必须依靠自身的体会、归纳和实践,教学中应特别关注思维过程,长期坚持方能真正获得良好的思维能力。
  (本文为广东省“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拓潜教育课堂教学中学生学科思维培养的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1TJK244)
  (作者单位:广州市南武中学)
  责任编辑:赵彩侠
  zhaocx@zgjszz.cn
其他文献
此前、当前乃至今后,教育公平都是教育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指标。此前谈到教育公平,主要针对的是教育资源和学生学习机会的平等,推进教育公平的主体责任主要在政府,着力解决的是城乡、区域之间的不均衡,更强调教育起点公平。然而今后一段时间,教育公平的重心正在从以资源配置为标志的起点公平,转向以平等对待为特征的过程公平。[1]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进教育公平,
习惯,是从小养成的;习惯,是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的。习惯看似虽小,但它却有着巨大的能量,在每个人的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发挥着作用,它影响着每个人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良好的习惯可以帮助一个人成就一番伟大的事业,不好的习惯也能葬送一个人的前程,因此,培养良好的习惯应该是我们每一个人从小必修的功课。小学阶段是良好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这一期间的习惯教育尤为重要。近年来,各个学校都在培养小学生的习惯方面
郭天财的一生和麦子紧密相连。  麦子是粮食,麦子滋养生命。出生在老愚公家乡——河南省济源市深山沟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的郭天财,童年时期所经历的贫穷苦难让他永远难忘饥饿的滋味,更能理解“粮食”二字沉甸甸的含义。因此,年幼的郭天财暗暗立下了“将来当一名农业科学家,让所有人都能吃上白面馍,不再饿肚子”的志愿。1974年,郭天财被保送到河南农业大学,并在毕业后凭借优异的成绩留校任教,从事教学和小麦科研工作。自
小学数学主题作业的优化设计主要是针对当前教学中作业设计的现实困境,围绕单元学习中的知识、技能、思想、方法、现象方面的困惑为主题,引导学生在作业中经历探索、发现、研究、快乐的学习体验,注重体现学生数学思考主动参与的全过程,注重体现学生经历问题解决自主探究的完整过程,形式新颖多样,内容丰富有趣,让儿童感到数学“好吃而有营养”、好玩而有深度,力求以此为载体,整体发展儿童的数学核心素养。下面,笔者仅以北师
本刊讯 8月20日,第三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以下简称“教博会”)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本屆教博会是由北京师范大学主办,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和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共同承办的年度性盛会。参会人员覆盖了全国34个省市自治区,含港澳台地区。有近140多所大学和科研单位、180多个省市区县教育行政教研机构、1300多所中小学幼儿园
一、童年记事:“山上”到“山下”  ——狩猎民族的集体记忆  我1959年出生于茫茫大兴安岭深处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少数民族——鄂伦春族①的家庭。鄂伦春族人家庭子女较多,少则五六个孩子,多则十一二个,我家有兄弟姐妹8人,我排老三。我家祖祖辈辈、世世代代,都是以狩猎为生的纯正的鄂伦春人。在大兴安岭地区,鄂伦春族有两个较大的部落——南部和北部,南部的部落族人基本都姓莫;北部部落的族群较大,人数较多,姓氏
编者按  随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颁布,培养青少年一代的家国情怀,成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标志。本期专栏呈现历史学科如何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两个层面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案例,以期为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落地找到地方表达、学校表达的课程与文化支撑。  夏辉辉老师的文章以广西为例,呈现如何挖掘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文化资源,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构建系列地方特色课程,为学生打好家国情怀的底色。周刘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社会的制度之魂,是全体社会成员安身立命的根本。从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到党的十八大大力倡导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在中小学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教育,我国的中小学价值观教育已经经历了较长时期的探索发展过程。但有不少学者指出,中小学组织和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成效不是很理想。比如,对个人成功的目标定位有失偏颇,社会宣传与学校德育之间缺少积极互动,核
编者按  党的十九大是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为深入学习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总要求、总任务、总基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设教育强国,《中国教师》特邀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王定华就相关内容进行解读,以期对广大读者有所借鉴。  中国教师:王司长,
李小文先生是世界著名遥感物理几何光学奠基人之一。2015年1月8日先生答应参加原计划2015年1月16日上午在北京大学召开的遥感物理光学学术研讨会,暨科学出版社《偏振遥感物理》发布会和国家自然基金委偏振遥感重大仪器申请论证会。  2015年1月10日我的学生焦健楠发来短信:“晏老师,您不是16日邀请李小文院士出席《偏振遥感物理》致谢发布会吗?他今天走了。”“啊?”我的回复,我的惊愕,短信时间显示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