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中浸润?实践中传承

来源 :教师·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onglongyan08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上杭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上杭留下了伟大革命实践的史迹。近年来,学校依托家乡的红色资源,结合百年老校的深厚底蕴,以红色文化育人为特色,文章从四个方面进行德育实践的论述,促使红色教育入脑入心。
  关键词:上杭苏区;德育实践活动;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
  中图分类号:G65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2-17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09-0022-02
  上杭苏区是无产阶级革命家进行革命实践的圣地,是红旗不倒的老革命根据地。它不仅有许多闻名于世的革命旧址,还有丰富的精神财富。为了充分挖掘利用这一宝贵资源,2017年,上杭县实验小学申报了“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的德育课题,被福建省教育厅批准立项为中小学德育建设“十佳百优”示范项目,旨在把红色基因注入全体少先队员的血脉,让他们听党话、跟党走,茁壮成长为“有理想、守法纪、高素质”的时代新人。
  朱永新教授认为,理想的德育,应该重视在自然的活动中养成学生的德性,让学生在游戏和丰富多彩的自主活动中体验和感悟道德的境界。因此,学校德育工作应当多引导学生走出教室,走入生活,在活动中学习,在过程中成长,在体验中进步,从而获得知、情、意、行等方面的发展。德育课题立项开展以来,我们积极调动学校、社会、家庭各方力量,开展了与时俱进、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给队员全方位体验和展示的平台,让全体队员们在活动中浸润,在实践中传承红色基因。
  一、借助优秀家委力量,创新活动组织的模式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201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表示,“广大教育工作者要换脑筋、换思路、换办法,改环境、改途径、改习惯,让立德树人回归社会、回归家庭、回归生活,以新的方式推进立德树人工作,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了更好地推进红色文化,传承德育实效,我们打破以班级及班主任老师为核心组织的德育实践常规,创新德育活动组织的模式,尝试建立了以家委为核心的德育实践小分队。具体做法是:
  (1)细化家委工作任务。学校家长委员会下设了四个工作组:家庭教育宣讲组、奖学基金筹建组、德育实践指导组、义工志愿服务组。大家既分工又协作,共同开展家校共育工作,成为学校形象的维护者、学校品牌的宣传者、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智囊团。
  (2)创新家委工作方法。家委会积极参与班级微信群管理,关注微信群舆论导向;主动传播家校共育宝典,传播正能量;积极搭建沟通桥梁,协助处理家长之间的小摩擦等;参与班级管理,为班级管理出谋划策,积极介入班级管理,引导班级学生培养习惯,促进养成教育。
  (3)组织学生参与实践。家委会积极挖掘社会资源,努力搭建校外实践活动平台,策划和组织开展服务社会、融入自然等丰富多彩的假日活动,积极响应学校、班级号召,参加班级组织的社会体验与劳动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经历和体验中得到了锻炼与成长。
  寒暑假期间,學校德育室发动家长委员会的力量,让各班的家委主任牵头,以就近原则邀集本乡镇同学或老乡,组成假日红色研学小分队,带领学生们了解自己家乡的红色景点,寻找红色足迹,寻访红色故事。借助家委的力量,创新德育活动组织的模式,积极引导学生在寻访家乡红色足迹的实践活动中传承红色基因。
  二、依托学校教育阵地,丰富活动开展的形式
  学校教育面对的是身心迅速发展的生命个体。红色文化教育应遵循教育规律以及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为此,我们依托本土红色资源,把传承红色基因教育与主题班队活动、与重大节日等结合,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让红色基因融入每个学生心中。
  (一)以富有时代特色的创先锋大队主题活动贯穿一条主线
  福建省上杭县实验小学(以下简称“我校”)是一所百年老校,有着深远的文化历史传承。2006年老红军邓六金倾其生平积蓄捐建了“鑫鑫图书馆”。如今,“邓六金事迹陈列厅”已被列为上杭县红色文化教育德育基地。为此,学校少先队大队部积极开展“争当红土地美德少年,争创邓六金先锋大队”的系列活动,组织各中队开展争创先锋行动,结合“红领巾美德银行”自主养成德育实践活动,在全校各中队大力开展争当“校园文明之星”,争创“邓六金先锋中队”活动,围绕“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实践主题,组织开展每周一次的班队课主题活动,进行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通过典型引路、示范带动,激励广大少先队员听党的话、跟着党走,从小学习做人、从小学习立志、从小学习创造,争当“美德少年”。
  (二)以学科性或综合性校园文化活动形成一个系列
  开展读红书活动。红色书籍是最为宝贵的精神食粮,为了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学校购买并征订了大量适合儿童阅读的红色书籍,有《红星别动队》《追英雄的少年》等。学校利用国旗下讲话、晨会课、班队活动课等集会充分动员全体学生积极参与读红书活动,充分利用鑫鑫图书馆、校园书吧、班级图书角建立读书平台,要求每班结合推荐书目选择适合自己年级的书本,利用班会课和阅读社团活动课组织学生阅读,交流读后感。
  举办读书征文比赛。每个学期寒暑假,组织一到六年级的学生以班级为单位积极参与读红书征文活动,广泛征集优秀文章,要求一二年级字数在50~200字,三四年级字数在300~500字,五六年级在600~1000字,并认真组织教师对征文进行审阅,并对评选出的优秀作品进行表彰。
  举办红色故事演讲比赛。每个班队利用晨会、班队活动时间,组织全体队员开展红色故事演讲比赛,以宣传革命前辈、革命先烈、仁人志士,意志坚定、艰苦奋斗、顽强拼搏、不怕牺牲的崇高品德为主要内容,要求人人参与。每个班级先进行初赛,然后各班选派2名代表参加年段的比赛,在规定的时间脱稿演讲。年段优选出的代表在学校电视台每周三的校园电视台直播栏目向全校展示演讲。   举办“童心向党”歌咏比赛。结合学校一年一度的音乐节活动,开展“童心向党”歌咏比赛。比赛要求选择以红歌,歌颂祖国,以及内容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歌曲为主要内容。比赛形式以班级为单位,要求全员参与,分年级评选出一等奖3名,其余为二等奖。评比结果列入期末文明班级评比。目的是通过歌咏比赛活动,提高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促使学生从红歌经典中吸收红色精华,传承红色基因。
  三、依托丰富红色资源,拓宽实践活动的渠道
  依托“红军广场”,开展“传承红军精神,争当美德少年”校内实践活动。走进校园,便能看到正中央矗立着一尊英姿飒爽的“我们永远热爱红军”的女红军铜像。她代表着我们苏区的红军精神,是红军战士伟大人格的化身,永远激励着学生们争当著名苏区好学生。每年10月13日建队日,庄严的新队员入队仪式就在红军铜像前举行。在老队员的带领下,一批批新队员以“传承红军精神,争当美德少年”为响亮誓言,加入了中国少年先锋队。
  依托“邓六金事迹陈列厅”,开展培养小小“红色讲解员”实践活动。学校充分发挥“邓六金事迹陈列厅”的育人功能。少先队积极开展“学习邓六金奶奶,争创邓六金中队”系列活动,学习和传承邓奶奶的崇高品格,引领学生积极参与“了解邓六金奶奶,学习先辈伟大精神”等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教育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传承红军精神。
  学校从“六节一赛”活动中及读红书、唱红歌、红色故事会等多层次、多角度的主题红色文化教育活动中,选出优秀学生,成立一支普通话水平高、表达能力强、仪态大方、责任心强、品行表现好的“红色小小讲解员”队伍。“红色小小讲解员”队伍每学期承担校内党员教师、各教研组教师、新调入教师、一年级新生和家长的红色文化教育培训讲解任务,同时承担莅临学校检查指导工作的领导来宾以及各机关单位红色文化教育活动的讲解任务。
  学校德育室与少先队大队借助选拔和培养“红色小小讲解员”为契机,积极开展“传承红色基因,培育红色少年”革命传统教育主题系列实践活动,让上杭红色文化嵌入学生的心胸,根植于学生的心灵,永远伴随着学生的健康成长。
  依托上杭红色遗址,开展“传承红色基因,争当时代新人”校外实践活动。经有关部门普查和专家认定,现在上杭境內有红色遗址106处,其中重要会址9处,领导人旧居9处,重要活动旧址11处,重要机构或驻地旧址26处,武装暴动或重要战斗旧址10处,其他重要红色旧址4处。依托丰富的红色资源,学校少先队开展红色文化教育主题实践系列活动,组织队员“重走红军路”,参加各项研学、军训活动和参观革命旧址(古田会议址、毛泽东才溪乡调查纪念馆、临江楼、邓六金故居等)活动,清明祭扫活动,采访、慰问老红军活动,“雏鹰小队”活动以及传统节假日主题实践和寒暑假社会综合实践等系列活动,让每一个队员在活动实践中得到情感体验和心灵洗涤,树立远大理想与坚定信念,争当著名苏区好学生。
  四、构建评价激励机制,提升实践育人的效果
  “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激起进一步求得成功的努力。”红色文化的传播也需要教师、家长不断地引导、激励。因此,学校应积极构建多元化、多层次、有特色的评价激励机制,为“寓红于乐、寓红于学”的系列活动提供保障。如设立每个学生的“美德银行”,采用“启航卡—扬帆卡—银章少年—金章少年”的递进式激励考评机制。同步进行“班级文明之星”“校园文明之星” “著名苏区好学生”等的评选,鼓励学生积极向进步的方向发展。
  红色文化是由中华各族儿女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创造的革命文化精髓,它的内涵很广,今后,我校将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继续深入挖掘红色元素,并将其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精神内核,构建有特色的德育育人体系,在教育教学中不断探索、渗透和深化,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1]朱永新.我心中的理想德育[J].教书育人,2009(16):6-7.
  [2]陈宝生. 落实 落实 再落实——在201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EB/OL]. http://www.moe.gov.cn/jyb_xwfb/moe_176/201901/t20190129_368518.html.
  [3]张丽琴. 有效开展德育工作的途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20):58-59.
其他文献
摘 要:我们要“从语言出发,再回到语言”,既要正确理解语言文字蕴含的思想感情,更要准确地理解语言文字的表达形式,及其内在规律,提高学生理解和表达语言文字的能力。“教,是为了不教”,因此我们要徜徉在语言之途,关注“言语形式”,以此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素养。  关键词:语文教学;“言语形式”;表达  叶圣陶先生指出:“凡是学习语言文字,如不着眼于形式方面,只在内容上去寻求结果,是劳力多而收获少
摘 要:“圆锥的体积”是苏教版数学教材六年级下册的知识内容。教材编排是以“提出猜想—实验验证—获得结论”为线索,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发现圆锥体积公式。文章作者认为,教材上的实验方案过于单一,没有充分体现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学生的创造思维没有得到充足发展。为此,文章对“圆锥的体积”的教学进行了思考、探究。  关键词:“圆锥的体积”;主体地位;思维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摘 要:感受与欣赏、表现与创造是艺术领域的核心目标。文章作者认为依托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四大传统节日中的民俗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可引领幼儿感受节日氛围,传承民俗文化,提升审美能力。  关键词:传统节日;美术活动;民俗文化;审美能力  中图分类号:G613.6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1-28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18-0123-02  《3~6岁
摘 要:大多数班主任都会遇到一些德育工作上的问题。工作做得多、做得细,累不说,还达不到预期效果。说教多了,学生腻烦,说少了,不起作用;惩罚到位,学生抵触,不落实奖罚,制度失效;连续用力,师生俱疲,只顾节点,容易失效——这一组组对立的德育工作矛盾亟须找到一个平衡点。失去平衡,德育乱、累且无效。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经验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4-
摘 要:家庭教育对少年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文章从家庭教育环境的构建、家庭亲子教育手段的运用、儿童健康意识的培养及良好家风的熏陶等方面,对健全儿童人格、培养身心健康、强化价值引导等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与发展的策略进行了探讨,以期更全面地阐述家庭教育对儿童健康成长的作用,促使社会更重视家庭教育。  关键词:家庭教育;儿童成长;身心健康  中图分类号:G78;G635.1 文献标识码:A
摘 要:现代社会进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教育也被裹挟在这激情与速度的洪流之中。但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其实讲究的是“慢”文化,练的是“慢”功夫,需要教师持之以恒地辛勤教授、耐心引导;这个过程漫长而又复杂,需要教师静下心来,慢慢耕耘,静待花开。  关键词:教育;小学数学教学;慢;等待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8-12-20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09-
摘 要:在中考压力下,各初中篮球队都存在课余训练时间不足的情况,对此,笔者以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容桂外国语学校男子篮球队另辟蹊径为例,对在大课间组织篮球训练展开探究。针对大课间篮球训练存在的管理、场地和时间的问题,采用碎片化学习方式,通过运用循环训练法等多种手段来提高训练实效性,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可供各校同仁参考借鉴。  关键词:探究;大课间;碎片化学习;循环训练法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
摘 要:数学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问题”是学生思维的引擎,找准一节课的核心问题,也就抓住了一节课的“主线”。文章主要谈谈如何确定课堂中的核心问题,以及注重问题串的设计,引领学生更为积极主动地思考,发展空间观念。  关键词:核心问题;空间观念;《直线、射线和角》  《直线、射线和角》是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教材的一节数学概念教学。概念教学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难点,概念对学生来说过于抽象,对学
摘 要:在学习小学语文课文时,由于不能确定学习的内容和目标,所以学生往往难以完成文章的自主学习。而“自主学习任务单”的设计,可以帮助学生明确学习内容和目标,从而以任务驱动学生自主学习。因此,本文对小学语文“自主学习任务单”的设计问题展开探讨,以便为关注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关键词:任务驱动;自主学习;小学语文;任务单;设计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育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出了一定的
摘 要:均衡、优质、特色、内涵已成为推动学校不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也是进一步构建学校文化、提升办学品味的重大举措。文章从“充实理论学习、夯实队伍建设、严实过程管理、扎实课题研究、厚实收获成果”这五个方面,阐述了在园本教科研工作中的一些实践与思考。  关键词:幼儿园;教科研;教师  中图分类号:G617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2-20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12-0